乙型鏈球菌篩檢對孕婦有多重要?婦產科醫師解析原因、治療方式
文章目錄
在懷孕過程時,孕媽咪都要經過層層的檢查,孕後期35~37週時醫生更會安排一次內診,說是要檢查「乙型鏈球菌」。產科醫師以專用棉棒,在孕婦的陰道口及肛門口採取檢體,做細菌培養,約5天左右看報告。不過媽咪知道什麼是「乙型鏈球菌」嗎?這種菌對生產又帶來什麼樣的風險跟影響呢?

乙型鏈球菌是什麼?20~30%孕婦可能是帶原者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潘恆新表示,乙型鏈球菌常見於人類皮膚表面,屬於常態會出現的菌落,也可能在生殖泌尿道、直腸中被發現。約有20%~30%的孕婦在陰道中可以發現乙型鏈球菌的蹤跡,這些人被稱為「帶原者」。
但有少數免疫力低下的女性,在陰道感染了乙型鏈球菌後,會發生菌血症、腎盂腎炎、子宮內膜發炎等症狀,因此私密處的清潔還是很重要。
為什麼會感染乙型鏈球菌?發現這些症狀要注意
潘恆新醫師指出,當乙型鏈球菌在我們皮膚表面存在時,屬於正常的菌落,所以每個人身上都帶有乙型鏈球菌!只是當這細菌跑到陰道並且在該處繁殖時,為維護胎兒健康,才會在待產時為孩子進行更周全的預防措施。
感染乙型鏈球菌原因有哪些?孕婦需留意的2大成因
當準媽媽被檢測出來陰道帶有乙型鏈球菌時,可能會有的疑惑是:為什麼我會得到「這種病」?潘恆新醫師表示,其實乙型鏈球菌並不屬於嚴重感染,無須過於恐慌,陰道帶菌的原因可能與下列幾點有關:
體質
體質跟免疫力有關,有些女性較容易有陰道方面的感染。
衛生習慣
女性如廁後、MC來時要注意擦拭的方向,由前往後擦,不要讓沾有肛門髒汙的衛生紙或衛生棉、護墊,觸碰到陰道口,可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另外,性交也有可能會造成感染。
潘恆新醫師表示,若是足月生產的產婦,都有時間投藥因應,比較需要擔心的是有早產傾向的孕婦,尤其是早期破水的情況最危險,因為寶寶失去了羊水膜的保護,導致被感染的機率大增。
因此,若孕婦有早期宮縮的症狀,去醫院安胎時,醫師會先做陰道與肛門的採樣,做細菌培養;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孕媽咪會做預防性的投藥,以免一旦早產發生時措手不及。
若第一胎檢測時為陽性,且寶寶生出來後出現感染的症狀,在懷第二胎時會做預防性的投藥,以確保胎兒安全。

如何辨識乙型鏈球菌感染?解析症狀與分泌物顏色
孕期陰道發生感染,有時嚴重時,可能危及胎兒安全,孕媽咪須及時就醫。懷孕時,若要判斷陰道有無發炎,建議可由以下症狀判斷:
分泌物
孕婦的私密處分泌物較多,正常分泌物是有點稠稠的、偏白,沒有什麼異味。若發現分泌物偏黃、綠、甚至其他顏色,聞起來有異味,就代表有發炎現象,要就醫治療。
搔癢
若覺得私密處常常搔癢,則不管是否有異常分泌物,都要就醫檢查,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女性私密健康9守則!泌尿保養從這裡開始,擦屁股方向也超關鍵
寶寶感染乙型鏈球菌會有什麼症狀?
孕婦若沒有在產前進行篩檢,並給予陽性者預防性的抗生素治療,會導致免疫力低落的新生兒暴露在受感染的風險中。根據統計,母親為乙型鏈球菌陽性的患者中,所產下的新生兒約有1%至2%會發病。這些遭感染並發病的新生兒當中,依其發病時間可區分如下:
早發型
在7天內(72小時內屬之),會引發呼吸急促、發紺等症狀,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敗血症的死亡率約為25%。
晚發型
7天後~3個月才發病的寶寶屬之,由於這屬於漸次性的感染,因此死亡率較低,較嚴重的可能會引發腦膜炎,死亡率約2%~6%。
感染乙型鏈球菌的新生兒,可能會罹患敗血症、腦膜炎、新生兒肺炎,嚴重可能致死,或留下神經系統後遺症,因此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孕產婦,雖然不用太緊張,遵醫囑就可以獲得良好控制,但也不可掉以輕心。

乙型鏈球菌沒過怎麼辦?治療與預防方式建議
孕後期35~37週做的乙型鏈球菌篩檢,如果呈現「陽性」,就表示孕婦的陰道或直腸內帶有這種細菌,大約 1/4 的孕婦會出現。
乙型鏈球菌的治療方式
乙型鏈球菌檢測為陽性的孕婦,進醫院待產時會注射抗生素,在寶寶出生前4小時就要開始施打,當孕婦出現產兆後,會施打第一次預防性抗生素,之後隨著抗生素的代謝速度,會陸續投藥至胎兒分娩,如此可大幅降低新生兒被感染的可能。
抗生素的預防注射要發揮療效至少要2個小時,因此若是遇到急產的產婦,或是施打第一劑不到4小時寶寶就出生的情形,該怎麼辦呢?潘恆新醫師表示,其實急產的情況反而不用擔心,因為胎兒在產道停留的時間很短,被感染的機率就會大幅降低!此時新生兒感染科也會建議直接為寶寶注射抗生素,或是持續監測寶寶的健康。
預防感染乙型鏈球菌的方法
乙型鏈球菌無法徹底預防,養成良好的維生習慣,注意維持免疫力維持,均衡飲食、充足休息,避免反覆陰道感染,雖不能保證不帶菌,但能降低其他感染加重風險。
另外,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清除乙型鏈球菌,因為可能造成抗藥性,醫學上並不建議這麼做;也不要長時間使用護墊,因為那會創造一個溫暖、潮濕的環境,可能改變陰道及外陰的微生物平衡,增加細菌滋生的機會,包括 GBS。(護墊本身並不是直接導致 GBS 感染的原因,它只是可能增加細菌增生的環境風險。)
乙型鏈球菌篩檢需要內診嗎?採樣流程、補助說明
採樣對象:醫學會建議所有孕婦在妊娠35~37週接受乙型鏈球菌篩檢。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傳統內診」,但會有陰道與肛門的拭子採樣。採樣流程如下:
-
醫師或護理師會請孕婦躺上內診台,但不使用內診擴張器(speculum)。
-
使用一支細長的棉棒,輕輕擦拭陰道口與肛門口周圍(不是深入陰道或肛門)。
-
採樣過程約1分鐘,通常僅有輕微異物感或搔癢感,幾乎不會疼痛。
-
拭子送至實驗室培養,結果約3~5天可得。
篩檢費用與補助說明:乙型鏈球菌篩檢不屬於健保公費產檢項目,費用依院所而異,約300~600元。部分縣市或醫院(如教學醫院、母嬰友善醫院)會自行提供補助或優惠。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產前超音波檢查.孕婦最期待的檢查,真的萬能嗎?
.新生兒殺手 感染乙型鏈球菌恐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