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全球暖化和極端氣候影響,還不到7月就已令人難耐酷暑,相信...
不久前,Threads又一篇戰「母嬰同室本末倒置」,觀點其實還是老...
隨著從體重3%俱樂部大家長畢業後,希望我也可以慢慢從身高第一排...
受到全球暖化和極端氣候影響,還不到7月就已令人難耐酷暑,相信不少人只想玩水消暑!的確,玩水既能消暑又能運動,大人小孩都喜愛,但今年光是6月就已發生8起溺水不治憾事,提醒大家玩水不可不慎!即使是會游泳的人更應該敬水,務必注意水域安全、遵守安全注意事項,大人帶孩子去玩水游泳,一定要隨時將視線專注在孩子身上,才能在酷暑安全玩水並平安回家。
不久前,Threads又一篇戰「母嬰同室本末倒置」,觀點其實還是老掉牙,「回家就抱不完有急著產後這三天嗎?」其實不是急不急這三天,只是希望整個家庭可以在回家前,能夠更熟悉寶寶,還有產後媽媽的身體,就算不餵母奶也是會脹奶啊!不餵也要安全下莊、就算銜接是月中、就算是餵配方奶,也要知道寶寶的飢餓反應,什麼時候要準備餵奶呀。然後,已經是「親子同室」,「伴侶」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因為親子同室正是伴侶的增能訓練班。
隨著從體重3%俱樂部大家長畢業後,希望我也可以慢慢從身高第一排俱樂部大家長畢業,自己很幸運,有兒童內分泌科的同儕們穩定軍心,但一般家長很容易被各式廣告成長聖品廣告所迷惑!
俗諺「月子坐得好,一生沒煩惱」,但每年都不乏關於坐月子的爭執事件,不論婆媳問題或夫妻價值觀的問題,在社群平台被熱烈討論。但昂貴不等於最好,重視母嬰健康、適合家庭的模式最重要!
近期的腸病毒疫情快速升溫,且年齡層分布廣泛,國中及國小學生病例攀升,情況罕見,加上流感、COVID-19本就流行在冬季,還有濕冷季節容易讓過敏發作,大家要小心啊!
跟出門要坐汽車安全座椅一樣,嬰幼兒不要趴睡真的是每個兒科醫師的底線,每年幾乎都會有令人傷心的新聞,讓醫生們即使逆風向也要繼續講下去……2020年底和2021年1月初接連兩則嬰兒猝死的新聞真的很讓人傷心,幾乎每個兒科醫師都會講 #不要趴睡,講到沒口水也會講;看到鼓勵趴睡的留言也幾乎都會在螢幕前跳腳(戰不戰其實也看有沒有時間,因為我們也知道擁護者叫不醒),但只要在急診看過一次那種傷心欲絕的場景,心是會淌血的,心疼孩子也心疼家屬,忍著眼淚急救和解釋真的很心痛。
吃飯應是全家開心、互相分享的時光,而非親子角力的時刻,有時,該學習的是大人把心、把手放下。只要小孩發展好,健康沒生病,何必執著於多一口或兩口副食品呢?
每到開學前後,總容易出現腸病毒上升趨勢!事實上,還沒等到9月開學,即已感受到因腸病毒感染就診的人次大幅上升。今年,有研發上市的腸病毒疫苗,要打嗎?
沒有小孩會餓壞自己的!大人該學習的是把心、把手放下,副食品怎麼吃?把握大原則,大人小孩都開心,吃飯應該是全家開心、互相分享的時光,而不是親子角力的時刻。
成為國際認證泌乳顧問與哺乳媽媽後,深深覺得哺餵母乳是個人選擇,不需被哺乳迷思綁架,也不要被「我是為你好」情勒,更不用事事要求完美。保持身心平衡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