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玩水一「夏」,大人小孩都要注意安全!絕對不讓小孩離開照顧者視線,發現疑似溺水狀態應先立即呼救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玩水一「夏」,大人小孩都要注意安全!絕對不讓小孩離開照顧者視線,發現疑似溺水狀態應先立即呼救

受到全球暖化和極端氣候影響,還不到7月就已令人難耐酷暑,相信不少人只想玩水消暑!的確,玩水既能消暑又能運動,大人小孩都喜愛,但今年光是6月就已發生8起溺水不治憾事,提醒大家玩水不可不慎!即使是會游泳的人更應該敬水,務必注意水域安全、遵守安全注意事項,大人帶孩子去玩水游泳,一定要隨時將視線專注在孩子身上,才能在酷暑安全玩水並平安回家。

文章目錄


玩水消暑可說是夏日不可少的活動,但戲水時務必注意安全!

注意水域的安全

對於游泳初學者而言,選擇有合格救生器材和救生員的游泳池是相對安全的,攜帶幼童者應選擇適當高度的兒童池較為安全,但大人也應專心陪同,不能因為有救生員或孩子稍微識水性就掉以輕心。

當然,也有些喜歡親近自然的人會選擇海水浴場、溪水河流及野塘圳溝,不過,更應該要注意這些水域的安全性,因為它們的環境及突發狀況充滿很多變數(例:天氣、地形等),水面看似平靜,但水下可能隱藏很多變化(例:暗流、急流)不易被發現,不可不慎,所以,更應該要遵守水域遊憩的活動警示!包括:

.水域應選擇有救生人員值勤的地方活動,並遵守規定及救生員指示。

.已設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險」等警示標誌更應避免接近。

.溪流水域深淺不一,可能暗藏急流及漩流,要特別注意安全,而且因為水底大多是滑溜的卵石,在水中行走,應注意避免滑倒,更不要貿然跳水以免腳被暗流或石頭卡住捲入。

.不要在水質不清或受污染的溪流、深潭、野塘、水埤中游泳。

.溪流戲水若發現水勢突然湍急或是水質混濁或聽到遠處有雷聲則應盡速上岸。

.海邊戲水更應量力而為,海水是流動狀態,有海流、有波浪,需要加倍的耐力及體力才能達到同等距離,不可逞強也禁止在航道、港區、急流區、礁岩區及碼頭邊游泳。

(延伸閱讀:小心!熱過頭會出人命 更要多注意小孩,預防中暑,也不要遺忘在車上

防溺十招的5不5要

合法規: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合格救生人員和公告。

妥善準備:下水前要暖身,要穿著適合腳部動作的衣物(例:不要穿著牛仔褲)。

注意天候和海象:去戶外水域游泳應注意氣象報告,海巡署提醒民眾從事海域活動前,可下載查閱「Go Ocean海洋遊憩風險平台」APP,提前掌握天候和海象變化。

保持冷靜:平時應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時應保持冷靜放鬆。

小心謹慎:進入陌生水域,戲水游泳要格外小心,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更要注意。

不要做危險動作:不要跳水。

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的狀況位置。

不要惡作劇: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不要勉強下水:身體疲累、空腹、飽食、疲勞、身體不適等狀況不佳時,不適合下水。

不要長時間浸泡:注意時間不要長時間浸泡,以免失溫。

發現他人溺水的「叫叫伸拋划」的救溺5步驟

.叫:立即大聲呼救。

.叫:打電話報警。

.伸:利用竹竿、木條、衣物等延伸物。

.拋:抛送球、繩等漂浮物。

.划:利用船、浮木、救生圈、保麗龍等大型浮具等方式划過去,間接進行搭救。

就算情況再緊急,仍應牢記救溺三原則:岸上救生優於下水救生、器材救生優於徒手救生、團隊救生優於個人救生。切勿貿然自己跳下水,免得雙雙發生憾事。

溺水者其實不會大聲呼救

溺水的時候,溺水者往往不會大聲呼救或是奮力拍水掙扎,很常呈現的是安靜,在水中一上一下直立地載浮載沉,頭在水中往後仰,嘴巴張開想吸到更多空氣,但又更容易嗆到更多水,黃金發現時間真的很寶貴和短暫,不擅長游泳的人很快就會無力掙扎向下沉了。

魚丸醫師在國小的時候曾有溺水經驗,我是會游泳的,但誤入深水區,一緊張嗆到水,當下,真的是腦袋一片空白,落底之後,蹬起想吸到更多空氣,只是馬上又沉下去,拚命想一蹬一蹬往岸邊靠近,但其實沒什麼移動,還好救生員有注意到我,但當時在泳池裡,還有很多人和我的父母其實完全沒有發現。

魚丸醫師的先生在兒時也有溺水經驗,更是讓他有很大的陰影!他是在有游泳圈的情況下,整個不小心倒栽入水,幸好有救生員發現趕快把他救上岸邊,所以,游泳真的要選有合格救生員執勤的地方,而且陪伴孩童游泳真的要專心,多一分警覺,少一分可能的遺憾發生。

最後,還是要提醒,就算是在家裡的浴缸玩水,大人也不宜把學齡前小孩單獨放在浴室,你可以陪玩個5~10分鐘就起來,或是乾脆一起親子共浴;就算是大孩子和小小孩一起,也不能把照顧責任轉到大孩子身上,畢竟有突發狀況,有時連大人都反應不及,何況是孩子。玩水是一個很好的舒壓活動,但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才是。


魚丸醫師

四寶媽魚丸醫師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是一個兒科醫師&四寶媽咪分享育兒經驗的小天地,望可以增能父母,也增能自己。Empower parents, empower myself.

#初學游泳,應選擇在有合格救生員的泳池
#學會水母漂、踩水、韻律呼吸及仰漂是基本功
#溺水者初期是安靜、貌似站直在水中,發現疑似溺水狀態應先立即呼救
#更多母乳哺育和育兒資訊歡迎追蹤FB: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累積會員Q幣,
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會游泳≠不會溺水!玩水達人小飛:美國小孩從湖泊開始玩水,游泳池無法消除恐懼!
【編輯透視鏡】抵抗蟲蟲危機與紫外線傷害,選購防蚊防曬品讓寶寶安心度過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