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旅遊> 孩子動不動就打人 !?高情商父母就用這三招,不吼不罵也能有效改善

孩子動不動就打人 !?高情商父母就用這三招,不吼不罵也能有效改善

面對孩子愛打人,爸媽常常感到尷尬又無奈。不想孩子成為「惹事精」,你需要更聰明的教養方式!

文章目錄

明明有教了,為什麼孩子還是打人?

其實,孩子出現打人行為並不代表教養失敗,而是他在學習表達情緒的過程中出現「卡關」。這時候,父母若能用高情商的方式應對,就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際互動模式。以下是情緒教養專家推薦的三個方法,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不再動手。

第一招:當下立刻制止,語氣堅定但不責罵



不論孩子是因為生氣、搶玩具,還是被別人欺負而打人,第一步就是「馬上制止」。父母可以溫和,但堅定地握住孩子的手,告訴他:「不可以打人。」

記住只說「不可以」,不要罵或羞辱孩子。過度指責只會強化孩子的情緒,也可能讓他學會「大人也是會動怒的人」,反而無法矯正行為。

第二招:了解原因,教會孩子用正確方式表達

打人背後通常有情緒或需求。

孩子可能還不會說出「我很生氣」或「我覺得他不公平」,這時父母需要幫忙「翻譯」他的情緒。可以這樣說:

「你是不是覺得他搶你的玩具,你很生氣?」

然後再說:「生氣的時候可以說『我不喜歡你搶走』,但不能打人。」

如果孩子情緒太激動,先帶他離開現場冷靜一下,陪伴他一起安穩下來,再進行溝通。

第三招:讓孩子學會修復關係

被打的小朋友一定也受傷了,這時父母要引導孩子為行為負責,學會道歉與修復。

如果孩子語言能力夠,可以鼓勵他說:「對不起,我剛剛不應該打你。」

若孩子還小,可以引導他擁抱對方或拉手示好,傳達歉意。

這樣不只讓對方感受到誠意,也讓孩子理解:行為有後果,錯了就要修正。

延伸閱讀:小一家長的五個教養錦囊!別擔心孩子們起衝突,每一次都是珍貴的經驗

五個高情商父母,必做的事



除了當下應對,日常的教養才是預防孩子打人最重要的關鍵。以下這五點,是高情商父母都在默默做的事:

1.以身作則,不以暴制暴

千萬別因孩子打人就反打他,這樣只會傳遞「打人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最會模仿的就是父母的行為。當你控制情緒、用語言解決問題,他也會慢慢學會照做。

2.訂下規矩,並且堅持執行

如果孩子打人,父母可以冷靜地告訴他:「如果再打人,就要先去冷靜一下。」記得說到就要做到,讓孩子知道規則是有一致性的,不能因為哭就心軟妥協。

3.鼓勵孩子說出不滿

幫助孩子學習用說的來表達情緒。

例如:「你是不是不喜歡他拿你的玩具?那我們可以告訴他:這是我的,請還我。」語言越能表達,越不會靠肢體來宣洩。 

4.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有時孩子打人是因為挫敗感太重、事情做不好、情緒沒出口。此時,陪孩子一起完成任務,幫他找到成功的經驗,他會更穩定、更少情緒爆發。

5.多多表揚良好行為

孩子學會分享、忍耐或成功用說的解決問題時,記得馬上讚美他!例如:「你剛剛有先說,不是直接搶,很棒喔!」這會強化他下次願意這樣做。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小孩聽不懂人話!?失控的管教沒有用了,讓小孩乖乖聽話,這5招爸媽們都要會!

孩子做到這4點!表示爸媽教得好,父母最迷惘的親子教養一次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