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小一家長的五個教養錦囊!別擔心孩子們起衝突,每一次都是珍貴的經驗

小一家長的五個教養錦囊!別擔心孩子們起衝突,每一次都是珍貴的經驗

當孩子從幼兒園邁入小學,進入人生中第一個正式的學習階段,許多家長的焦慮也隨之而來。人際互動、學習態度、3C使用、生活規律等問題,往往在這個階段逐漸浮現,讓家長既期待又擔憂。

文章目錄

孩子升上小一,是人生的重要轉捩點,不僅從遊戲為主的學習型態,轉為較正式的課業學習,同時也面對全新的生活環境、人際關係及規矩要求。

這些轉變對孩子而言是挑戰,對家長而言,則是另一種學習的開始。

許多家長會發現,原本在幼兒園看似「沒問題」的孩子,進入小學後開始出現一些令人擔心的狀況:在課業上無法專心、與同學相處時常發生摩擦、不容易遵守老師規定,甚至沉迷3C產品,影響作息與表現。

這些問題其實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家長不必過度焦慮,但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以下,我們將一一探討小一家長常見的五大擔憂,以及實際可行的應對方法來分享給你。

人際錦囊:不搶解決,教孩子表達



​面對孩子提出被欺負、甚至疑似霸凌時,這個時候我們會有擔心,甚至是憤怒都是正常的!

不過,在進一步解決前,我們第一件事,要先感謝孩子願意和我說,這一個感謝、接納,是陪伴的開始,而我們也要近一步搜集更多的資訊,不急著馬上下判斷,也可以和孩子溝通,期待的處理方式。

不是所有的衝突都需要告老師,解決問題是重要的,但每一次衝突是在學習溝通表達的機會!特別對於小一新鮮人,班內的每一次衝突都是珍貴的學習經驗!

延伸閱讀  小學老師親揭88個最常遇到,或是意想不到的投訴!「連假可以不要出作業嗎?」

情緒錦囊:從控制,到理解

​這段期間,家長要留意孩子情緒困擾的狀況,藉由爆炸曲線的分享,我們看見需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引導!而我們,做需要在小學中低年級做的就是「情緒命名」和「情緒調節」。

說出孩子真正的情緒詞,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情緒調節方式。盡量避免壓抑孩子的情緒,或是用手機安撫孩子,我們需要陪伴孩子從「控制」到「理解」,慢慢成為情緒的主人。

生活錦囊:從規矩,到習慣



從「他律」到「自律」是許多家長頭疼的議題,面對生活上容易遺忘、漫不經心、不斷出錯的日常,家長需要留意背後的原因,是能力問題?態度問題?還是專注力缺乏?

提醒家長,把大任務切成小任務,有階段、次序的幫助孩子養成習慣,前期可以搭配勾勾表、集點方式做正增強,讓孩子慢慢從規矩中長出自己的生活好習慣!

作業錦囊:從監督,到陪練

「最黃金的寫作業時間是早上6:30?」,不是每個孩子一回家就可以完成作業,常常三催四請,完成度又低,與其我們不斷責罵、催促,不如花一些時間來評估孩子課後的時間安排,有時候先好好放電,再進入複習、作業時間,效果會比較好!

寫作業不只是複習,也不是應付任務,更是可以成為做自己學習主人的開始,設定目標、規劃時間和進度,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自主學習者吧!

數位錦囊:從禁止,到提前界線

​怎麼孩子適合擁有個人手機?大家都會回答:「自律」!

但自律不只是包含時間自律,還有內容自律、社交自律、身心健康等等的自律,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給孩子手機,不能只是看時間使用,更重要的是「他在看什麼?」、「他跟誰互動?」、「他為什麼需要使用?」這些更隱性的因素,更需要我們的留意!

面對短影音、數位性犯罪,我們不能夠在孩子還沒有思辨力之前,就讓孩子大量使用手機,特別是手遊和社群平台,建議家長不要讓這麼早讓孩子使用。但我還是強調:「延後給,但提早教!」,全部小一家長一起努力、團結,創造更好的學習與成長環境!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小孩聽不懂人話!?失控的管教沒有用了,讓小孩乖乖聽話,這5招爸媽們都要會!

孩子做到這4點!表示爸媽教得好,父母最迷惘的親子教養一次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