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群像】《百靈果News》Ken的育兒日常:學會溝通,也享受陪伴
文章目錄
《百靈果News》的Ken常在個人社群分享家庭快樂的片段,成為爸爸的他,日前來到《媽媽寶寶》的Podcast「好爸爸俱樂部」暢聊成為爸爸後的點點滴滴,內容精采又有趣。
爸爸心裡苦爸爸不說:社會期待下的壓抑角色
Ken談到初期育兒最讓他挫折的不是體力,而是心理壓力。太太因親餵、半夜起來照顧小孩而筋疲力竭,自然情緒容易失控。而身為爸爸的他,一方面要兼顧工作和家務,一方面又要承受太太的不滿。最常出現的情境是:只要忘了做一兩件事,就會被放大檢討,甚至被罵得「像全盤皆輸」。
他形容這種狀態是「爸爸心理苦,卻不能說」。原因在於社會對男性的期待,總認為爸爸要「扛得住」,不能喊累,更不能抱怨。於是很多時候,他選擇把委屈壓下去。直到後來朋友提醒:「你不說,對方怎麼知道你也需要被理解?」他才開始學會用平靜的方式把情緒講出來,也逐漸緩解夫妻間的緊張。
太太爆炸的拆彈術:一句話救回婚姻
Ken有了孩子後也沒忘記夫妻要有屬於兩個人的時間,會安排夫妻倆人的旅行,日常白天也有請保母來幫忙,但夫妻間少不了有摩擦,他從原本的不悅,到慢慢理解:「生氣的理由往往不在於事情本身,而是表達的方式。」
Ken舉了例子:「我太太之前覺得很累的時候,因為不知道要怎麼跟我講,就會情緒爆炸,以前的我會覺得你氣屁,我們都有保母了,妳有什麼好爆掉?」可是她其實有工作,事情會卡住,那時候我沒深入去思考該如何好好處理,後來我學會了說話的藝術,往往可以避免很多爭執,溫馨提醒大家可以在察覺另一半的情緒時這樣說:「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我才能更好接住你的情緒。」
短短一句話,讓太太感受到支持,而不是指責。這種語言上的轉換,彷彿拆掉了婚姻裡的「隱形炸彈」。Ken強調,男人要練習「說話的藝術」,不是辯論誰對誰錯,而是讓伴侶知道「你不是孤軍作戰」,當彼此在育兒路上的好隊友。「有時候你接住我,有時候我接住你,互相努力,就可以在這條路上走很久。」
嫩嬰出國:飛機上崩潰?爸爸只能靠神操作救場
對多數新手爸媽來說,光是帶嬰兒出門上超商就是一場大冒險,更別提「跨國旅行」。Ken原來就是很愛出國旅遊的人,成為爸爸後也不改變這樣的嗜好,在女兒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帶著她搭飛機遠遊。
「當然會擔心嬰兒一路大哭、乘客側目,所以準備好在飛機起降的時候讓寶寶喝水喝奶。」若搭機過程中情緒失控,他會積極處理,立刻帶孩子到空服員工作區安撫,避免影響到其他乘客。他自嘲說:「反應慢一點全機都聽得到。」這些臨場救場經驗,讓他從「緊張旅客」一步步變得老神在在。
延伸閱讀:【爸爸群像】鋼鐵台客柯大堡的寵妻智慧:尊重、分工與溫柔尊重,讓彼此發光
雙面女兒:在家哭成一灘水,出門卻秒變小天使
Ken提到,他的女兒不是難帶的小孩,是那種「在家比較有問題,但一出門就很乖的孩子」,他會善用「轉移注意力」化解危機,然後在孩子心情平靜下來後再「說教」。
雖然說是「說教」,其實比較像是耐心解釋,他認為這樣會比高壓責備更能讓孩子理解行為的正確與否。例如,談到「說謊」,他不會只說「不能說謊」,因為孩子一開始根本不懂「說謊」是什麼意思,當然也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他會耐心跟女兒說:「說謊就是就是你有做這件事情,然後你說你沒有做。」也讓女兒知道誠實能換來信任。
小吃貨養成中:一歲就吃得出和牛
Ken的女兒現在一歲八個月大,談到女兒的飲食,Ken形容女兒是「天生吃貨」,都要吃貴的!本來是自己買了要吃的和牛,結果都落入女兒的口中,買了好吃的白色草莓,也被女兒搶先一步吃了。一歲多就懂吃,Ken笑說:「從小就是一個美食達人也好!她就不會被男生帶去餐廳,然後輕易覺得好像很不錯。」
台灣公園難波萬:親子共樂的最佳場域
前面談了很多出國旅遊,但Ken非常推薦台灣的公園!「很多台灣公園有很棒的設施,有些在國外完甚至要收費的。有時候在國外看到那些收費的設施,想到在台灣住家附近的公園就可以玩到,生活在台灣太幸福!」他特別在節目裡,大力推薦。
從「飛機上的危機處理」到「婚姻裡的拆彈術」,Ken用幽默卻真誠的方式分享了新手爸爸的心路歷程。他坦言,父親角色不只是扛責任,更要學會表達情緒,懂得在伴侶關係中給予支持;同時也展現了如何在日常中透過耐心與方法,引導孩子建立正確行為。無論是女兒的「小吃貨日常」、在家與出門的雙面表現,或是最單純卻幸福的台灣公園時光,都讓人看見育兒的挑戰與幸福並存。
Ken真誠分享他的經驗,提醒父母:育兒並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夫妻攜手、共同成長的旅程,而其中有苦,但是甜蜜更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