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群像】鋼鐵台客柯大堡的寵妻智慧:尊重、分工與溫柔尊重,讓彼此發光
在舞台上,他是音樂人、主持人柯大堡;在生活裡,他是太太的夥伴、女兒的爸爸。結婚多年,他和太太一路從情侶走到家庭,角色在變,但關係始終建立在一個核心尊重。
在《好爸爸俱樂部》PODCAST裡,與艾董的兩個爸爸聊天中,我們發現倒,在他鋼鐵硬漢的外表下,其實充滿寵妻智慧。對他來說,尊重不只是夫妻感情的基礎,更是育兒分工的關鍵。他相信,每一段關係的平衡,都要靠「互相成全」。
尊重老婆專業:讓彼此發光
柯大堡的太太是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曾拿下多項獎項。婚後,她選擇繼續專注於工作,並沒有因為當了媽媽而停下腳步。
「她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不應該因為家庭就被困住。」柯大堡說。他理解太太的專業需要投入與時間,因此常主動承擔更多家務與育兒。「媽媽也有追尋自我的自由,我幹嘛為了自己輕鬆,就把她的自由拔掉?」
在她的尾牙,他是抱著孩子的爸爸;在他的舞台,她則是背後的支持。夫妻的角色不斷切換,但本質是一樣的──讓彼此有機會在專業上發光。
家庭分工:沒有籌碼,只有共同承擔
對柯大堡來說,家庭就是兩件事:經濟來源與照顧家庭。夫妻都在職場上打拚,就沒有誰能用「下班很累」當藉口。
「我不會因為她懷胎十月,就把那段辛苦當成永遠的分工籌碼。」他說,「但那份辛苦要放在心裡,用感謝和補償去回應,但家務的本質,是我們兩個人一起的。」
因此,在家裡,他常是幫女兒洗澡、陪玩樂高的那一個,也能接下大部分的接送任務。當工作出差時,他會記得準備小禮物回家,不只是給孩子,也是給太太。
「這不是誰偉大,而是誰能退一步,就多退一點。」柯大堡的語氣很平實,但字裡行間卻有一份務實的溫柔。
從語言到陪伴,創造台語育兒環境
作為爸爸,他在育兒上的堅持也很明確。
他不使用「吃菜菜、喝水水」的疊字語言,而是給孩子完整的句子。「語言是靠模仿來養成的,如果最親近的大人一直用錯誤邏輯,孩子會混亂。」因此,他的女兒國語、台語、英文都學得快。
同時,他刻意讓家裡有「台語環境」。數字、顏色,他都用台語再說一次。甚至連音樂,他也以台語歌為主。女兒最愛聽的歌曲,竟是爸爸唱的〈歹田春秀田水牙〉。
在陪伴上,他不給孩子手機,也不依靠 3C。「我從來沒有讓她自己滑 iPhone。」玩樂高、畫畫,才是父女共同的世界。他從作品中看見孩子的想法,也藉由陪伴更了解她的個性。
放風哲學:短暫抽離,重回溫柔
即使如此,他也明白育兒是高壓的工作,情緒總有爆炸的時候。
「放風」成了夫妻倆的默契。有人去陽台吹風,有人去便利商店透透氣,短短幾分鐘,就能讓情緒降溫。
有一次,女兒和媽媽因「刷牙」吵架,哭著說「媽媽誤會我」。柯大堡像翻譯機一樣,幫孩子找出出口,也教她學會「先停兩秒」。從大人到小孩,家裡的每個人都慢慢練習「暫時抽離,再回到溫柔」。
男人的洗碗哲學:家庭和諧的小祕訣
在他眼裡,洗碗是另一種情緒管理術。外景跑了一整天,回到家再累,也會進廚房把碗盤泡在水裡。
「情緒不自己消化,就會變成要對方消化,這很危險。」他笑著補充:「而且洗碗是唯一可以名正言順背對老婆的時候。」
對柯大堡來說,這樣的「退讓」不是犧牲,而是成全彼此。因為當情緒冷卻下來,家裡自然能保有和諧。
爸爸不是英雄,在愛裡找到平衡
柯大堡的故事,展現了爸爸角色的一種可能──不是英雄,而是家裡穩定的平衡器。
他尊重太太的專業,也願意分擔家務;他在育兒上有原則,也懂得給自己和家人空間。從語言教育到洗碗哲學,每一個小小的堅持,都是愛的一種形狀。
這位鋼鐵硬漢底下有著溫柔,他提醒著我們:家的幸福,不在於誰付出得多,而在於彼此願意互相尊重,互相成全。
(好爸爸俱樂部 PODCAST /線上聆聽)
不只是爸爸上輩子情人、更是媽媽的Mini Me,獻給和女兒形影不離的妳!
你家老公也是 #GirlDads 嗎?美甲、洋娃娃、夢幻甜點,還有完全準備好見那些小男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