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駐站專家> 老公,你當初說好要給我的「安全感」呢?

老公,你當初說好要給我的「安全感」呢?

「你怎麼那麼沒有安全感啊?」「你也太容易焦慮了吧?要不要穩重一點呢?」「你想太多了啦!不要動不動就大驚小怪的。」

      「你怎麼那麼沒有安全感啊?」
      「你也太容易焦慮了吧?要不要穩重一點呢?」
      「你想太多了啦!不要動不動就大驚小怪的。」

      這些聲音,你熟悉嗎?

      可能是你的另一半、你的家人、你的朋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人曾經對你這樣說過,也可能是你在夜深人靜回顧一整天時對自己這麼說著…

「安全感」是什麼?

      「安全感」,似乎是個耳熟能詳、常常被提到,甚至有點爛大街的字詞。那麼,究竟什麼是安全感呢?

      簡單來說,安全感是個體主觀知覺到的感受(Felt Security),是內在一種滿足、平衡的狀態。

      不管是什麼年紀、性別、性傾向、種族、文化、環境,也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或任何形式的人際關係,生而為人,需要安全感便是我們重要的原廠設定之一,因為這有助於生存適應。

      當我們有安全感時,不僅對自己的看法比較和諧一致,與他人互動時也更能心口合一地溝通表達與接收訊息。此外,也因為有安全感的狀態,整體是較為穩定的,所以受到刺激時也不容易一下子就反應過度或麻木無感。無論是調節情緒的能力或對自己的掌控感,都是比較高的。

形塑安全感的關鍵因子

      透過一些研究與觀察發現,影響個體是否感到安全的關鍵因子有三個,分別是─「可及性」(Accessibility)、「回應性」(Responsiveness)和「投入性」(Engagement)。(推薦文章:感情會有倦怠期,是很正常的:認識彼此的小秘密,開啟戀愛初期的甜蜜感!

  • 「可及性」(Accessibility):當我需要你的時候,我是找得到你的嗎?
  • 「回應性」(Responsiveness):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是會回應我的嗎?
  • 「投入性」(Engagement):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是足夠投入的嗎?

      舉例來說,當孩子在遊樂園中的球池玩耍時,當他的年紀越小且對環境越不熟悉,越會時不時地觀望父母在不在身邊。這就是所謂的「可及性」。

      當女朋友發現男朋友連續好幾天行蹤不明,發訊息未讀、打電話不接。男朋友整個好像人間蒸發似的。這對女朋友來說,便是嚴重缺乏「回應性」。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小小孩早早就接觸到3C產品。有些父母會採取3C育兒法。然而,過度的3C育兒,可能影響父母的「投入性」,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不夠投入、沒放心思在自己身上的。甚至國外已有研究指出─學齡前兒童過度使用螢幕和大腦發育程度較低有關,特別是和語言發展、讀寫有關的認知能力。

      因此,在與重要他人的關係互動中,是否擁有足夠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回應性」(Responsiveness)和「投入性」(Engagement),便影響了我們是否感到安全。

安全感檢測

      下列這份問卷(主要適用於親密關係),有助於你和你的另一半檢視關係中的安全感。

      你可以自己填寫一份。若圈選越多個「否」,那可能代表你在關係中越容易感到不安。那麼,透過這份問卷,有助於你釐清自己在關係中缺乏安全感的哪個關鍵因子。並試著與你的伴侶討論,彼此可以怎麼互動,來恢復安全感。像是較缺乏投入性的伴侶,或許能在每週找到一段精心陪伴時光,是專屬於兩人世界的,創造你們的幸福儀式感。當然,也很歡迎使用「個別諮商」。藉由跟專業的心理師談話,來尋求進一步的專業協助,以有效恢復內在的安全感。

      你也可以邀請你的另一半,兩人各自填寫一份。若兩人皆圈選越多個「否」,那可能表示雙方在關係中都常常覺得不安。又或者同一道題目,一人圈選「是」、另一人圈選「否」,若兩人答案不同的題數越多,那可能反映了彼此在關係中的感受是有不少落差的。隨著兩人的落差越大,關係變得動盪不安的機率也越高。藉著討論彼此作答的狀況,讓關係能好好被放在檯面上討論,去了解這些落差是怎麼發生的?又怎麼隨著互動讓不安被強化了?以及,最重要的─練習心口合一地邀請與回應,以重建安全感。然而,若關係已長期處於很不安的狀態,要伴侶雙方自行做到上述的討論,是很不容易的。這時候可以考慮「伴侶諮商」。透過伴侶一同跟專業的心理師合作,讓關係重新靠近、變得安心。(推薦文章:夫妻幸福的兩大關鍵字:是「療癒感」和「安全感」



參考資料: https://technews.tw/2019/11/07/research-shows-3c-related-with-children-brain-performance/ 安全感檢測問卷出自《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 蘇珊.強森Dr. Sue Johnson著,劉淑瓊譯。張老師文化出版。第67至68頁。)

💁‍♀本文由【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文:黃騰億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格瑞思心理諮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