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媽媽談心> 能量補給站> 媽媽與孩子關係緊張,可能是溝通的肢體與語言錯了!他不是不聽話,而是聽不到你說話

媽媽與孩子關係緊張,可能是溝通的肢體與語言錯了!他不是不聽話,而是聽不到你說話

溝通出現問題時會導致衝突發生,也會造成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緊張。因此,要怎麼樣才能好好溝通呢?我們要來檢視自己的語言,以及肢體及表情動作。你怎麼說話?怎麼和孩子互動?請仔細觀察,你是否用心表達自己了呢?

孩子不聽話,可能是他聽不到你說話

當孩子不聽你的話時,你會生氣嗎?還是你會想著,他故意裝作聽不見(或許他真的充耳不聞)?以上兩個情況你都具備的話,請先確認以下兩件事:是不是某些熟悉的場景又出現了──你兒時的經驗、回憶或是體會,再度碰觸了你現在的敏感神經?原生家庭裡父母曾聽你說話嗎?你自己有聽見內心的渴望和需求嗎?你允許自己說出來嗎?

首先確認你的過去經歷,你面對自己的方式,是其中一件要做的事。此外,也有其他會影響你和孩子溝通的因素,因此我們也想問:孩子真的聽到你說話了嗎?他知道你在和他說話嗎?你如何和孩子說話呢?

很多人有一種習慣,隔著很遠的距離喊叫對方,或許你自己也是這樣。另一半坐在客廳的電視機前,我們走出浴室,扯開喉嚨邊走邊喊:「你快好了嗎?我們要馬上出發了!」這種談話的模式一旦成為常態,你的另一半可能會嘟囔著回答:「快好了!」──這種場景時不時在日常生活中上演,這就是我們和別人對話的模式。



跟孩子說話時,多靠近一點,蹲下來更能進行眼神交流

不過,要為了每件小事,走到對方跟前,和他面對面,四目相交,專注看著他,然後一字一句說清楚,這麼做似乎太刻意了。但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多靠近他一點,卻可以帶來十足的影響力。不用每次都這樣,但一定要經常這麼做!

有意識的家長會在教導孩子時蹲下來。這樣的舉動並不意味著自己低聲下氣,他們反而知道,和孩子談話時,眼神交流的重要性。當你專心看著孩子時,你能額外「讀」出他們的想法,以及「彼此之間的氣氛」。「上對下」的姿態無法建立親子關係,請多用點心、表現出積極且開放的態度吧!(延伸閱讀:彎下腰聆聽並與孩子平行對話可增孩子自信,英國皇室威廉與凱特的暖心育兒小細節!

如果你不對孩子這麼做,沒有真正開啟彼此的對話管道,這或許就是孩子聽不見你說話的原因。有可能孩子陶醉在他自己的小世界裡,剛好沒有覺察你在和他說話。

當我們用心在溝通上,就不會平白無故衍生許多誤會和對立。不光是對待我們的孩子,面對其他身邊周遭的人也是:和對方眼神交流,做到主動積極,就能開啟雙方的交談,然後建立起關係。因此,坐在電腦前或是在打掃時,隔空喊話是行不通的。



媽媽應該對孩子坦誠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遷怒孩子

正好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想要表達自己的感覺時,在言語上會採取一種作法,就是把自己和內容人物之間切割得一乾二淨──我們常用「有人覺得……」的機會,還高過於說出「我覺得……」。原本清楚又能表達個人意願的「我不想要這麼做」,變成有點隱晦的「沒有人想要這樣」。

請說出你的想法,直接表達!讓你身邊的人知道,你在乎什麼、想要什麼,或是不喜歡什麼,面對孩子時也是。想要這麼做,你需要勇氣。但你若是躊躇不安,一樣無法和他人建立緊密且穩固的關係。

基於事實的重要性,你必須表明你自己的想法:你覺得煩躁時,你不想對著孩子提起的那個人是誰?應該就是孩子吧!一般來說,以下這種表達方式帶來的後果,就是會被聽成是「責罵」:(延伸閱讀:3歲小孩在外哭鬧,週末厭世爸吼:再哭不載你回家!別跟孩子鬥氣,4方法搞定負面情緒

・讓我心煩的就是你!
・看看你那是什麼樣子!
・都是你的錯!
・你什麼時候才會改?
・你為什麼都這麼緊張兮兮的呢?
・你又幹了什麼好事?

你一邊貶低孩子,把造成你不愉快的原因歸咎在他身上,然後傷害了他;另一方面,你又熟練地運用這種機會抒發自己的情緒,因此要和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可能性,根本是微乎其微。

有些人利用這種方式來逃避事情,這樣他就不必去思考,孩子好不好或是他們為什麼會這樣:當你不需要開口,說出你和事件之間的關係,或是承認你也不知道怎麼繼續下去,你自己也不必去釐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這看似一條完美的逃生路線,卻很快會來到死胡同裡。所以,在用語上,請以你的立場出發:

・我現在無法再繼續下去了。
・我現在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我現在覺得不開心。
・我現在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幫你,我覺得很抱歉。
・我需要暫時透透氣。
・我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想。
・目前的情況已超出我能力所及。
・我只是不知道該怎麼思考下去,因為我現在很無力。

(推薦閱讀:孩子不聽話在於爸媽下錯指令,明知沒用就不要說!約定要像「傳統市場的議價,便利商店的執行」

(推薦閱讀:其實你不懂我的心!談親子溝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