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小兒疝氣不能拖,延誤就醫後果很麻煩!當寶寶腹股溝腫腫的時候,務必提高警覺

小兒疝氣不能拖,延誤就醫後果很麻煩!當寶寶腹股溝腫腫的時候,務必提高警覺

腹股溝疝氣是嬰幼兒及兒童最常見的疾病,男孩罹患的機率比女孩高出許多,然而,女孩雖不易得,卻往往在第一時間延誤就醫。有腹股溝疝氣應該儘早開刀治療,以免隨時可能發生箝閉性疝氣的風險。不論是採傳統手術或單孔腹腔鏡手術,都須視各種狀況選擇對病患最有利的術式,將疝氣洞口補起來。

文章目錄

  腹股溝疝氣是嬰幼兒及兒童最常見的疾病。台灣地區,根據學齡兒童調查的結果,疝氣發生率約5%;其中男生比女生多,約四比一。

推薦閱讀:小心!7大嬰幼兒危險病徵,別讓你的輕忽延誤孩子的就醫時機!

疝氣|腹股溝疝氣|嬰幼兒
(腹股溝疝氣是嬰幼兒及兒童最常見的疾病。圖/shutterstock)

依機轉分為直接型與間接型

  腹股溝疝氣依其機轉可分為直接型及間接型兩種,直接型主要發生在成人,是腹股溝管的後腹壁筋膜層隨著年紀增長而變薄所引起。至於兒童的腹股溝疝氣則幾乎都是間接型,亦即腹股溝管內的腹膜鞘狀突在出生後退化不完全所致。

  當鞘狀突開口(又稱「內環開口」)很小,只容許腹水通過,就形成陰囊積水;若是內環開口較大,腸子可以掉入腹股溝管內,則是疝氣。若是陰囊積水,通常可以觀察到1歲,其內環開口有可能慢慢退化關閉,待陰囊積水消退,自然就不用開刀;但如果是疝氣的內環開口,基本上不會自行關閉,因此只要確立診斷就應儘早安排開刀。

腹股溝可見腫塊.女生不易有卻易延誤就醫

  疝氣發生時,腸子進入鞘狀突(亦即疝氣囊袋),可在腹股溝的位置看見鼓出的腫塊,不能言語的新生兒或嬰幼兒常伴隨有哭鬧或吐奶,稍大會說話的小孩則會說「肚子痛」。檢查時,可讓患者平躺,醫師會用手指沿腹股溝外上方推擠,若腫塊可推回腹腔,並且聽到「咕嚕」一聲的腸音,即可確診是腹股溝疝氣。

  即使是病患就診時,腫塊已經消失,有經驗的醫師仍可憑藉理學檢查,在腹股溝摸到疝氣囊袋並據以診斷。最可怕的是腸子推不回去,造成箝閉性疝氣,這是小兒外科急症之一,須緊急動刀。因為時間一久,箝閉的腸子可能壞死,甚至導致敗血性休克死亡。

  但是行醫多年,最頭痛的反而是女生疝氣。女生不容易得疝氣,因此家長多會半信半疑,不太相信疝氣的嚴重性,而在第一時間就延誤就醫。而女生疝氣有時候是卵巢輸卵管跑出來,一旦進入腹股溝,很不容易退回腹腔而造成無痛性的箝閉性疝氣,也因為沒有不舒服的症狀而延誤就醫。曾經有好幾個案例是卵巢輸卵管的箝閉性疝氣,才卡住不到6個小時,卵巢就壞死了,即使緊急手術也只能切除掉。

疝氣|腹股溝疝氣|嬰幼兒
(腹股溝可見腫塊.女生不易有卻易延誤就醫。圖/shutterstock)

腹股溝腫脹未必都是疝氣.檢查須鑑別診斷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腹股溝腫脹都是疝氣。其他可能的狀況包括水腫、淋巴腺腫、膿瘍、腫瘤、隱睪等,在檢查時都得列入鑑別診斷。因此醫師除了詳細詢問病史和理學檢查之外,如有必要還會進一步安排抽血、照X光或超音波做確認。

  目前資訊發達,父母普遍都了解腹股溝疝氣應該儘早開刀治療,以免隨時可能發生箝閉性疝氣的風險。但在某些特殊狀況下,如體重過輕的早產兒、急性感染(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血液疾病、末期惡性腫瘤或大量腹水時,則須先評估麻醉和手術對病人的負面影響,等病人狀況獲得改善後,再做疝氣修補手術。至於小兒疝氣的麻醉方式,目前仍以全身麻醉為主。

傳統手術與單孔腹腔鏡各有優缺點.依病患狀況選擇最有利術式

  手術的目標無非就是要把疝氣洞口補起來。傳統手術方式是從腹股溝附近的皮膚下刀,撥開層層筋膜,進入腹股溝管,將其中的疝氣囊袋找出,並在靠內環開口處做縫合綁紮。內環開口關閉了,腹腔內容物自然就不會再掉出來。傳統手術在專科醫師的執行下,不但手術時間短,復原快,也少有復發或後遺症發生,但仍然會遭遇到一些困擾︰對側以後會不會發生疝氣?需不需要順便探查等問題?

疝氣|腹股溝疝氣|嬰幼兒
(傳統手術與單孔腹腔鏡各有優缺點.依病患狀況選擇最有利術式。圖/shutterstock)

  近年來,國內外漸漸開始利用單孔腹腔鏡來執行兒童疝氣修補手術,在腹腔鏡直視下,可以清楚地檢查對側的內環開口有沒有閉合。如果已經閉合,以後對側發生疝氣的機率非常低,父母就不用一直掛慮這件事;萬一有發現內環開口,則在徵詢過家長同意後,現場會一併予以縫合關閉,以後也不會有對側續發疝氣的問題了。

  單孔腹腔鏡兒童疝氣手術在經過長期追蹤後,似乎有不錯的結果,研究顯示,不論就手術時間、身體復原、傷口疼痛、疝氣復發等方面都與傳統手術不相上下,但是對側續發性疝氣的發生率確實明顯下降。本人認為,兩種手術方式各有優缺點,單孔腹腔鏡疝氣手術並不會取代傳統手術,主治醫師會考慮各種狀況來選擇對病患最有利的手術方式。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兒科問題|兒科醫師

延伸閱讀
嬰兒腸絞痛評估「333準則」,唯一的解藥是「時間」
寶寶肚子突然鼓一塊!嘔吐哭鬧不停,醫師教你先觀察這裡,判斷嚴重程度!
為什麼肚子痛?一張圖讓你秒懂!從腹痛 6 位置看可能疾病、這些症狀當心大病前兆

小兒外科|王世憲|兒科醫師
王世憲醫師
現任/嘉義長庚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雲林虎尾天主教若瑟醫院兼任小兒外科醫師.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長庚大學專任教師
學歷/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高醫附設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雲林虎尾天主教若瑟醫院小兒外科主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