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幼兒照顧> 1歲半叛逆期就來了!越難搞代表能力越躍進,3方法讓孩子不生氣,別在哭鬧時說教

1歲半叛逆期就來了!越難搞代表能力越躍進,3方法讓孩子不生氣,別在哭鬧時說教

2歲不是叛逆期,1歲半就要接招,爸媽準備好了嗎?這階段孩子的能力正在大躍進卻不夠純熟,每天都在「想自己做、不要你幫、但做不好、就發脾氣」的輪迴裡,十分難搞!面對孩子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爸媽要學會的第一件事是放手!3大教養法,教你一邊在孩子的叛逆期中學會放手一邊教會孩子認識自己。

文章目錄

叛逆期│1歲半

  爸媽好疑惑,叛逆期不是2歲才來,怎麼我的孩子才1歲半,已經天天把「不要」放嘴上?


孩子第一個叛逆期1歲半就開始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曾雅鈴表示,叛逆期不一定2歲才開始,從孩子的發展來看,2歲、3歲這種整歲是指相對穩定期,而1歲半、2歲半、3歲半為相對不穩定期,每個學齡前兒童的發展,因先天基因遺傳和後天環境刺激不同,穩定期與相對不穩定期的長短因人而異。

  那為何大家都會說2歲是叛逆期呢?曾雅鈴職能治療師解釋,叛逆期不一定是指一個年齡區間,大致在孩子1歲半就會出現,持續至2歲半到達巔峰。這時爸媽會覺得孩子開始不聽話、嘴裡愛嚷嚷著「不要」,漸漸地頻率和堅持度越來越高,大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來了!


1歲半、2歲半、3歲半是相對不穩定期

  相對不穩定期與穩定期有什麼差別?曾雅鈴職能治療師說明,主要照顧者可能都會有同樣感覺,孩子有一段時間開始突然睡不好、想要自己做,於是要求孩子配合規矩、慢慢磨合之後,爸媽好似抓到孩子脾性了,便又進入一段穩定期。然而,這樣的榮景,可能維持不到半年,當孩子能力向前躍進後,爸媽又有新挑戰!

  因此,所謂的穩定期和相對不穩定期,關鍵在於孩子的能力是否正在躍進,孩子進入不穩定期,家長應該感到欣慰,孩子的各種能力正在進步,只是對孩子的態度需要調整做法。

  換句話說,孩子的穩定期與相對不穩定期,取決於家長對孩子是否足夠熟悉與了解,答案若是肯定,代表孩子穩定;若是否定,孩子有新的能力出現,而爸媽不夠了解時,就會覺得挑戰,認為孩子處於不穩定期,也就是叛逆期,通常落在1歲半、2歲半、3歲半時。主要照顧者應該都能感受其中的微妙。


叛逆期│孩子

孩子說「不要」是不要你幫,不是叛逆!

  曾雅鈴職能治療師提到,大部分孩子在1歲半時,大動作發展已經很不錯,放手走也大致沒有問題,甚至有些孩子已經快發展到跑或跳的階段,可開始扶著上下樓梯。這時候的他,可能出門不想爸媽牽、想自己上下樓梯等,當爸媽認為這樣會跌倒、想要幫忙,會讓孩子出現「我不要你幫」的情緒,就會覺得他變得好難搞。

  在精細動作部分,1歲前或1歲左右的孩子,基本手部功能的發展已完成,這時候會漸漸發展操作工具的能力,例如:想用湯匙、想學大人拿杯子喝水等,孩子已經不想用奶瓶或吸管杯,想拿一般的杯子來喝,當然也想學大人去按開關、拿剪刀,但爸媽可能會覺得太危險或孩子還不能做很好,因此不讓孩子做,這時就會有衝突。

  另一方面,孩子的認知和語言能力,也會在這個階段開始精進。有趣的是,孩子越聰明,便越知道這麼做可能會導致什麼結果,他有時會享受這個過程,比如:孩子自己會拿杯子喝,他知道可能會灑出來,但他覺得很好玩、很有成就感,當遭到爸媽制止時,便會有不滿的情緒。

  這個階段的孩子,能力正在大躍進但還不夠純熟,所以會落入想要自己做、但又做不好的矛盾情緒裡,曾雅鈴職能治療師說:「爸媽想要幫孩子,但他又想要自己做,然而真的讓他自己做了,他做不好又生氣!好像幫也不好、不幫也不是,每天都在陷入這個輪迴裡,覺得孩子怎麼這麼難搞。」


叛逆期│孩子

3大教養法,搞定孩子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曾雅鈴職能治療師表示,當孩子想要自己做的時候,放手讓他去嘗試前,可以善用一些方法,或是爸媽適時給予一些協助,來增加孩子的成功率,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孩子哭鬧或崩潰時同理他的情緒。

方法1:改變環境或物件,降低孩子失敗率

  當孩子想要自己做的時候,爸媽可以嘗試改變環境,或是一些物件,可讓孩子容易自己完成,也降低失敗的機率。舉例來說,孩子想要自己洗手,不要爸媽抱著洗,這時可使用一些小撇步,如:給他一個增高凳、將水龍頭水管的長度延長,改變環境和物件,讓他自己做得到,孩子就會感到很開心!

  有些孩子想要自己擦手,可把毛巾掛得低一點、近一點,不但能讓他自己完成擦手這件事,同時也是一種認知上的練習。

  曾雅鈴職能治療師提到,臨床上有位媽媽說,她在做菜時,孩子也想要跟他一起做,但她覺得廚房很危險,這時可以怎麼做?她建議,在旁邊幫孩子布置一個安全的角落,給他一小塊好切的食材,一把不會受傷的蛋糕刀,孩子不但不會動那些危險廚具,也能有成就感。

  媽媽做好菜餚,孩子想要學大人端盤子,這時可找一些邊緣高一點的塑膠盤讓他端,因為盤子邊緣太淺,孩子端東西的穩定度不佳、湯汁容易溢出或掉落,他一定會生氣。爸媽藉由改變環境和物件,提高孩子自己完成的成功率,讓他不會常因受挫而氣噗噗。


叛逆期│孩子

方法2:表面放手讓孩子嘗試,但爸媽偷偷助攻

  除了改變環境與物件外,放手讓孩子去嘗試,爸媽還可以適時給予孩子協助。不過,曾雅鈴職能治療師認為,協助孩子這件事,宛如一門藝術,不僅沒有制式規則,也需要時時調整。

  她以自己1歲半的孩子為例,最近想要自行穿褲子、襪子,但現在的能力還做不到,後來想到一個解決之道,讓孩子坐著、媽媽在他身後,他先做拉開的動作,媽媽再幫他提住褲頭,他自己把腳伸進去後、站起來、再拉起褲子,媽媽只要一直在後方幫他拉著褲子即可。

  爸媽用澡盆幫孩子洗澡,有些孩子不希望由爸媽扶他或抱進去,想要自己跨進、跨出,但浴室很滑、很危險,這時可以想個讓孩子可攙扶、但又是他自己跨進去的方式。比如一邊跟孩子說:「你自己跨跨」,一邊把雙手伸出去,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跨進去」這件事,不知不覺就扶住大人的手。

  曾雅鈴職能治療師說,就算孩子只做到中間一個小步驟或一小部分,但他做到了,就會很有成就感!爸媽可藉著幫一點、讓他自己做一些、最後步驟自己做到的方式,讓孩子開心地練習生活自理的能力。


叛逆期│孩子

方法3:別在孩子崩潰時說教,冷靜後再機會教育

  當孩子哭鬧、崩潰時,爸媽千萬別在這個時候說教或落井下石,如:小朋友在沙發上跑來跑去、站起來,不小心跌倒、哭了,爸媽可能邊抱緊孩子邊碎碎念:「就跟你說不要這樣,跌倒了吧!」這樣做可能會讓孩子哭得更大聲。

  不要在情緒中說教!曾雅鈴職能治療師建議,可給予1歲半至2歲的孩子一些安撫,先抱抱他,等他平靜之後,再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情緒,譬如當下跟他說:「跌倒了好痛、東西掉了好生氣」,先幫他把這些感覺說出來,因為這年紀孩子才剛開始練習這些語言的辭句,還不是很能表達自己的感覺,同時讓他知道爸媽有站在他的角度為他著想,孩子漸漸地會了解原來這就是難過、生氣,也學會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比較冷靜下來以後,再對他機會教育,例如:「在沙發上跑跳會跌倒受傷,椅子是坐坐的,我們改成在地上跑跑跳跳吧!」告訴孩子正確做法後,再引導他自己做一次。用這樣的方向溫和堅定地對待孩子,也能在說「不要」的每一天,看見孩子日日的成長。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兒科問題|兒科醫師

延伸閱讀
寵愛和寵壞如何拿捏?1~2歲漸進式放手是關鍵
2-3歲叛逆期先別罵,具備3能力再教才有用,4歲前當獅吼爸媽都錯了!2原則分歲段教養
孩子胃口也有叛逆期,這兩階段會偏挑食!真正挑食不會在家不吃,到幼兒園卻吃光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