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爸媽餵「半顆藥」,3歲男童送醫脫險,呼籲家長 「成人藥減半」是錯誤觀念

爸媽餵「半顆藥」,3歲男童送醫脫險,呼籲家長 「成人藥減半」是錯誤觀念

許多家長誤信「成人藥減半」可替代兒童藥,導致用藥錯誤。提醒家長落實確認、詢問、紀錄三步驟。降低用藥錯誤與中毒風險,也讓醫師更能追蹤治療效果。

文章目錄

當孩子半夜咳不停、發燒不退,家長是否曾心想:「給他吃一半成人藥應該沒關係吧?」

這樣看似貼心的舉動,其實潛藏致命風險。國泰綜合醫院響應衛生福利部病人安全週,以「兒童安康 醫同守護」、「孕產安全 你我共守」為主題,自9月17日至10月31日舉辦系列病安活動,呼籲家長提升用藥警覺,從日常細節守護孩子與孕產婦的健康。

兒童用藥

錯誤觀念「成人藥減半」不是兒童用藥劑量

3歲的小恩咳嗽、流鼻水看診後照醫囑服藥,媽媽卻因夜咳不止,自行將成人感冒藥切半餵食;隔天爸爸又餵了兒童感冒糖漿,導致小恩重複用藥、嗜睡走不穩。幸經醫師停藥與監測才脫險。國泰醫院院長簡志誠指出,「成人藥減半」的錯誤觀念十分普遍,但成人與兒童在體重、代謝與吸收速率上差異極大,隨意換算劑量,後果可能嚴重。

延伸閱讀:餵寶寶吃藥,爸媽需要的是耐心!灌藥會增加內心的恐懼,3歲以上可讓孩子決定吃藥方式

破解常見迷思,過度退燒與自行停藥皆有風險

簡志誠提醒,許多家長誤以為「症狀好了就能停藥」、「退燒要立刻吃藥」、「藥沒吃完留著下次用」等做法無傷大雅,但其實可能造成病情惡化或副作用疊加。兒童用藥應依醫囑精準劑量與時程執行,切勿混用不同成分或同成分的複方藥品,尤其是抗生素、退燒藥與過敏藥。

兒童用藥

兒童用藥三步驟防錯

為確保用藥安全,建議家長遵守以下用藥三原則。

  1. 領藥時確認藥袋與劑量資訊
  2. 若孩子同時服多種藥物,應主動詢問醫師或藥師是否重複成分
  3. 建立用藥紀錄清單,標註時間、反應與劑量

這三步驟能有效降低用藥錯誤與中毒風險,也讓醫師更能追蹤治療效果。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吃藥後馬上吃飯,吃飽後馬上吃藥都是錯誤觀念!藥物會與食物產生交互作用,專家告訴你正確服藥時間

吃藥可配牛奶嗎?藥沒吃完能留下次吃?家長必看「兒童用藥」正確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