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幼兒園相關> 全家也開托嬰中心了!免註冊費、免費尿布,還有「全家限定」超可愛書包曝光

全家也開托嬰中心了!免註冊費、免費尿布,還有「全家限定」超可愛書包曝光

全家便利商店響應政府公共托育政策,斥資1,500萬元自辦「全家托嬰中心」,成為零售業首例。不過這麼夢幻的幼兒園只有員工享有:子女享免註冊費、尿布免費提供,還能獲得「全家限定」超可愛書包、學用品。 除了全家,台灣也有不少友善職場典範,例如宜蘭的德築建築、智慧穿戴品牌Garmin、中華電信、國泰世華、牧德科技與中華汽車....等,都以不同方式支持員工育兒,逐步形成企業友善生養生態圈。

文章目錄

 全家托嬰

大家熟悉的「全家」,一直以來都是爸媽的好幫手:買咖啡、繳費、寄件,生活大小事幾乎都能解決。現在,全家更把「便利」精神延伸到育兒生活——在台北市中山區總部三樓正式開辦「全家托嬰中心」。

這裡將在9月22日迎來第一批小小成員,核定可收托52名0–2歲幼兒,空間近百坪,規劃三間分齡教室與專屬遊戲區,並聘有專業托育人員、護理師與廚工。設計走溫馨童趣風,大面積採光與安心工程監造,讓孩子就像進到第二個家一樣安全又明亮。

全家自辦托嬰中心,創零售業首例

全家

全家總經理薛東都說,光總部後勤人力每年就有近百位「全家寶寶」誕生,超過五成同仁正值適婚或育兒階段。聽見員工最真實的心聲後,全家決定率先投入托嬰服務,從「幫你顧好工作」到「幫你顧好小孩」,真正把「全家就是你家」變成日常。

省力、省錢、省心,照顧全家爸媽

爸媽最在意的生活細節,全家都規畫好了!

  • 省力:收托時間07:30–17:30,最晚可延至19:30;上下班就近接送省去奔波,月費可直接到全家櫃檯臨櫃繳費。

  • 省錢:員工專屬托育優惠每月18,000元、免註冊費;首年贈全套學用品(書包、提袋、餐碗、餐袋),加購8折;上課時段免費提供尿布;延托至19:00免收費;將申請準公共化托育,符合資格的台北市第一胎家庭,每月最高可享18,000元補助,等於「免費托嬰」。

  • 省心:師生比1:5、專任護理師駐點,定期邀請牙醫師、小兒科醫師、職能治療師進行健檢與發展評估。

    飲食與食安:每日三餐皆由專業廚工當日現煮,依年齡分齡設計菜單並公開供家長參考;食材由「全家」關係企業全台物流全程溫控配送,選用國產豬肉與具產銷履歷的蔬果,並通過 ISO22000 與 HACCP 驗證;每月由公證單位抽檢並送交「全家」食品實驗室檢驗,以最高標準確保食安無虞。

全家托嬰

其中最吸睛的亮點,莫過於開學就能領取的 「全家限定書包」,小巧方正、搭配童趣插畫設計,象徵企業對「全家寶寶」的用心呵護。

連結社區:打造「友善生養共好圈」

全家不僅設立員工專屬托嬰中心,更與第一銀行、彰化銀行、台新銀行及東南旅行社合作,開放部分名額與福利資源共享,攜手打造「友善生養共好圈」,讓職場育兒支持擴散至更大的社區範圍。

全家托嬰 

全家以「親職支持、彈性共融職場、健康關懷、學習發展」四大員工支持體系回應跨世代需求:

  1. 親職支持:生育補助、子女教育補助、托嬰中心全方位照護。

  2. 彈性共融:核心工時制、遠距工作、家庭照顧假,滿足不同階段需求。

  3. 健康關懷:定期健檢、心理諮詢、職場按摩。

  4. 學習發展:企業大學、進修補助,協助員工持續成長。

這些台灣企業也挺媽媽!不同方式支持育兒

除了全家,台灣也有許多企業積極推動育兒友善職場:

  • Garmin:祭出「催生政策」,子女0–6歲每人每月育兒津貼1萬元,生幾胎就加幾萬元薪水,直到孩子滿6歲。另有全薪12天陪產假與產檢補助。

  • 中華電信中華電信目前已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 等地設立 9處共16班互助教保中心,專門收托滿2至6歲的幼兒,幫助員工解決上下班接送與托育的煩惱。實現「職場即生活圈」的友善支持。

    更創新的,是中華電信推出的 「不扣薪、每日減少1小時工時」制度。只要員工家中有3歲以下幼兒,就能申請每天少上一小時班,卻仍享有全薪。對許多新手父母來說,這一小時,可能就是能親自陪孩子吃晚餐、哄睡,甚至只是多一個擁抱的寶貴時光。

    中華電信

  • 國泰世華:提供10天全薪產檢假、生育津貼、育兒禮盒,並設34間五星級哺乳室;推出「減速不脫隊」學習平台,確保育嬰留停員工不與職場脫節。更貼心的是,員工一旦懷孕,公司便會準備一份「媽媽和寶寶的祝福禮」。包含了專為孕產期設計的實用物品,例如孕婦枕、寶寶包巾或新生兒護理用品,讓準父母在手忙腳亂的階段,也能感受到職場的支持與陪伴。

    國泰世華

    (懷孕後的國泰世華員工,即會收到公司的好孕禮包。)
  • 牧德科技:自辦「牧德幼兒園」,採混齡式教育、低師生比,員工子女免費就讀,展現企業對育兒支持的決心。

  • 中華汽車:設立安親中心,服務6–12歲國小子女,從出生照顧一路延伸到小學。

  • 德築建設:在宜蘭,德築建設一直被員工形容為「最像家的職場」。公不只打造員工圖書館,還特別在辦公室內預留了一整塊區域作為小孩的遊戲天地。每間廁所都貼心設有獨立洗手台,真正把「親子需求」融入建築細節中。

    最特別的是,德築的同事們本身就很喜歡孩子,誰有空就會輪流陪玩,讓職場氛圍多了幾分笑聲與童趣。創辦人 Helen 本身就是三寶媽,深知爸媽在育兒與工作的兩難,因此她總希望公司能成為員工的第二個家。對她來說,「孩子的聲音」不是打擾,而是活力的象徵。甚至鼓勵孩子帶到公司「半日遊」、「陪媽媽上班」。

    德築

讓職場成為家庭的後盾

這些企業們,讓育兒不再是父母單打獨鬥,而是企業共同承擔的責任。從全家到Garmin、國泰、中華電信、德築、牧德與中華汽車,台灣企業正逐步形成「友善生養」的生態圈,這場友善育兒革命,或許正是翻轉少子化危機的關鍵契機。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友善家庭職場獎!26間企業入選,這些企業假最多、誰生一胎補助12萬?

台灣邁向「共育時代」!這縣市爸爸「育嬰留職停薪」人數為六都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