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培果教育專欄】寶寶為什麼總愛盯著人看?陪著寶寶一起看世界!

【培果教育專欄】寶寶為什麼總愛盯著人看?陪著寶寶一起看世界!

許多爸媽在陪伴寶寶的過程中,會發現他們總是睜著大眼睛,專注地盯著身邊的人看,彷彿要從眼神中找出什麼秘密。為什麼寶寶這麼愛「盯人」呢?這背後隱藏著寶寶探索世界、建立安全感以及學習互動的重要關鍵。

文章目錄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無論是在餵奶、換尿布,或只是經過客廳,嬰兒那雙小小的眼睛總是專注地望著照顧者。這樣的注視,彷彿有什麼話想說,又像在默默觀察。嬰兒這樣的行為不只是好奇,更是發展歷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正在透過觀察人臉,學習如何認識世界、建立安全感,也為未來的語言與社交互動做好準備。

寶寶「盯」著看的原因

根據研究指出,新生兒在出生後幾小時內,就會對「人臉」結構展現出高度興趣。特別是「兩眼一鼻一嘴」的排列方式,比起其他隨機圖形更容易吸引新生兒的注意,即使視力尚未完全發育完全,也能分辨出基本的臉部結構,並展現出較長的注視時間。

這種對臉孔的偏好(face preference),是一種演化上的本能,有助於嬰兒在茫茫世界中,優先辨識出照顧者的臉龐。對新生兒來說,臉不只是圖案,而是一個重要的訊號來源:這是可以照顧我、給我回應的人。而更令人驚訝的是,新生兒對人臉的喜好,其實不是從出生才開始,而是在胎兒時期時就已經出現了!

從胎兒時期開始認識世界

英國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透過高解析度的4D超音波掃描,首次觀察到胎兒對光影圖案的反應。他們將光線從母親的腹部投射進子宮,模擬出簡單的人臉形狀(例如:三個點呈「倒三角形」排列:兩個在上、一個在下),並觀察32週以上的胎兒,是否會對這些圖形產生反應。

結果顯示,胎兒對「類人臉」的圖案特別有反應,會明顯轉頭朝向這類圖案。而對非臉部排列的點(如:正三角形或隨機圖樣)反應則相對較少。這代表即使還在媽媽的子宮裡,胎兒的大腦便已經對人臉產生偏好,並具備基本的辨識能力。這項研究不只提升我們對胎兒感官發展的理解,也再次印證:「注視人臉」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對新生兒來說,這個世界既新奇又陌生,他們正在逐步建立起「誰是可以依靠的人」,而觀察人臉就是關鍵的途徑之一,會特別注意照顧者的表情、眼神、嘴型變化,甚至是講話時的聲音與臉部動作的搭配方式……這些細節能讓他更熟悉你,並幫助他建立起對你的信任和安全感。

此外,在寶寶學會說話之前,他也已經透過觀察照顧者的臉部,開始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尤其當你與他說話時,他可能會緊盯著你的嘴巴,藉此掌握聲音與口型的關係,而這正是語言學習的起點。

3方法給予寶寶最溫暖的回應

研究發現六個月大以前的嬰兒,已經能夠利用視覺資訊來輔助理解語音。舉例來說,透過觀察嘴唇的開合來分辨不同的語音特徵。根據實驗中,研究者對六個月大的嬰兒播放從 /ba/ 到 /da/ 連續變化的音節,會同時呈現與聲音吻合或不吻合的嘴型動作。結果發現只有觀看到視覺與聽覺同步配對的嬰兒,能成功區分這兩種音節。這顯示視覺訊息(嘴型動作),確實有助於他們敏銳分辨語音,並促進語音類別的學習。這也是為什麼「看臉說話」對寶寶如此重要——「臉」,是他們第一本學習語言的指南。

在了解寶寶盯著看的行為,其實是主動在建立「連結」之後,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方式,讓這段互動變得更豐富、有意義:

1.保持眼神交流

當嬰兒看著你時不妨停下手邊的事,輕輕地回望他並給他溫柔的微笑或眨眨眼,讓他感受到「也有在關注我」,進一步加強安全感。

2.搭配表情與嘴型說話

和嬰兒互動時可以放慢語速,多使用清楚的嘴型和豐富的表情。這樣不僅更容易吸引注意力,也有助於他們學會語音、語調與表情之間的關聯。

3.用語言幫他命名觀察

當嬰兒盯著你或其他人時,可以說:「你在看媽媽喔」、「這是爸爸的臉,爸爸笑笑的!」不但能豐富他的詞彙,也能幫助他把視覺經驗轉化成語言線索。

寶寶盯著看並不是因為無聊,也不是出於失禮,而是他正在用全身的專注力,透過照顧者來了解整個世界。這樣的注視是他最真誠、最原始的學習方式。

所以,下次被一雙小眼睛牢牢盯上時,別害羞也別急著移開,不妨輕輕地回應一句:「你好寶寶,我也在看你喔!」

 

BaeGo培果教育

BaeGo培果教育

有感於語言治療資源不足,我們把語言發展相關落落長的文獻,變成可口好消化的圖表,並設計對應活動,研發孩子在家就能輕鬆學習的教具,致力讓家長成為孩子最棒的老師。

臉書/BaeGo培果教育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如何解讀寶寶的話?從嬰幼兒發展解讀情緒語言,觀察孩子陪伴成長
寶寶分離焦慮怎麼辦?爸媽該懂的4種跡象,幫助理解寶寶情緒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