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托嬰中心修法爭議,衛福部擬放寬人員資格引爆反彈

托嬰中心修法爭議,衛福部擬放寬人員資格引爆反彈

衛福部擬放寬規定,允許評鑑甲等以上托嬰中心聘用非專業人員,限一年內取得資格,引發民團與工會強烈反彈。專家指出,托育事故多因專業不足,放寬恐釀悲劇。全國調查顯示94%反對修法,家長最重視安全與專業。各界呼籲應改善薪資與勞動條件,而非降低門檻。

文章目錄

托嬰中心│專業資格

修法內容:非專業者可入托,限期一年補件

衛福部7月下旬預告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草案,考量托嬰中心人力短缺,擬開放最近一次評鑑成績達甲等以上的托嬰中心,可聘用不具專業資格人員協助幼兒照顧。但規範要求,這些人員需在一年內取得專業資格,且在專業人員的監督下執行照顧工作。

民團批評:專業倒退,後果不堪設想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今日召開記者會,強烈反對修法,直言此舉等同「讓任何人都能進托嬰中心照顧嬰幼兒」,恐釀悲劇。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李庭欣指出,今年5月衛福部才提出「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主張限縮保母資格,如今卻反向放寬托育人員門檻,「立場相當矛盾」。

研究與現場:專業不足是事故主因

李庭欣進一步指出,托育事故主因往往是照顧者專業不足。雖然草案規定需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執行,但評鑑制度常流於形式,現場勞動環境高壓,專業人員根本難以確實監督。更有資深托育人員坦言:「已經夠忙了,誰還想和沒有專業的人共事?」若修法通過,恐引發離職潮。

托嬰中心│專業資格

延伸閱讀:怎麼挑托嬰中心才安心?家長送托6大疑問一次解答

比較教育部做法:衛福部被批完全棄守

李庭欣表示,教育部針對幼兒園雖放寬人力標準,仍維持大學學歷與訓練時數要求;相較之下,衛福部的方案形同全面棄守。她認為台灣並不缺乏合格托育人員,真正問題在於薪資過低、工時過長。若要解決人力短缺,應該提高待遇並持續推動公共化托育,參考國際經驗改善勞動條件。

民調數據:九成四反對修法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近期進行問卷調查,15天共收回4027份,其中48%為托育人員、45%為家長。結果顯示,有高達94%反對修法,凸顯基層與家長對政策的不信任。

家長心聲:安全與專業是首要考量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楊書瑋指出,衛福部調查顯示,家長在選擇托嬰服務時,最重視環境安全、耐心愛心及照顧專業度,比例皆逾40%。放寬資格門檻等同否定專業,將打擊現有人員士氣,也可能進一步降低送托率。楊書瑋強調:「根本問題在於薪資與工時,若不改善,任何修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2025托育補助與育兒津貼完整指南:補助金額、申請流程,還有各縣市加碼生育補助詳解,一次搞懂!

衛福部修正托嬰定型化契約,孩子健康狀況不佳,通知家長必須接回,不能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