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駐站專家> 【蘇文清專欄】當孩子感到焦慮怎麼辦?克服焦慮大怪獸.家長能做3件事

【蘇文清專欄】當孩子感到焦慮怎麼辦?克服焦慮大怪獸.家長能做3件事

在幼兒發展過程中,兩種焦慮模式時常伴隨孩子左右,一是「陌生人焦慮」,另一則是大家熟知的「分離焦慮」,然而,當孩子出現焦慮行為時,家長該如何從旁協助呢?

  距離孩子入學有一段時間了,相信許多新生家長應該或多或少都有過類似經歷,例如:帶孩子到學校,前一刻明明還好好的,但孩子一到校門口就立刻崩潰大哭;又或者,前一天放學明明還很開心,但隔天孩子就吵著不要去上學了,孩子大哭大鬧的模樣,經常讓家長不禁猜想:孩子是否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推薦閱讀:孩子有「開學症候群」嗎?專家建議爸媽「4招」降低上學焦慮

陌生人焦慮|分離焦慮|蘇文清
(陌生人焦慮及分離焦慮是幼兒常見兩種焦慮模式。圖/shutterstock)

幼兒常見兩種焦慮模式

  「陌生人焦慮」指的是孩子對陌生人產生警戒和害怕的反應,尤其是當孩子身處陌生環境,表現得會更加明顯;「分離焦慮」則是孩子與依附對象分開時所產生的抗議行為,尤其是分開的當下,焦慮情感會更顯著。

  這兩種情感都是幼兒適應技巧的展現,對於剛入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都是必經的歷程,身為家長只要多留意孩子的狀況,並多與老師密切合作、討論,就能輕易幫助孩子解決焦慮問題。

  然而,當孩子感到焦慮時,家長須注意以下4點:

1.哭的強度

  哭是孩子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但是您要注意:孩子哭的強度是否有改變,是越來越能控制的小聲啜泣?還是越來越歇斯底里的瘋狂大哭?

2.哭的頻率

  讓孩子適當以哭泣方式發洩情緒是必須的,但是您要注意:孩子哭的頻率是否有改變,是每天、每小時越來越少?還是越來越頻繁,甚至是想到就哭?

3.哭的時間

  每位孩子的適應性不同,哭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所以您要留意:孩子哭的時間是否有改變,是哭一下就停止?還是每次都哭到不可收拾?

4.伴隨哭的行為表現

  每位孩子哭的方式不同,有些孩子只是單純的哭,但有些孩子哭泣時,會伴隨不同的行為模式,例如:大吼大叫、破壞東西、躺在地上等等,所以您要留意:孩子伴隨哭的行為是否有改變,是越來越輕微呢?還是越來越嚴重?

  倘若隨著孩子入幼兒園的天數,上述4個注意要點都有陸續好轉的趨勢,家長就不需要太擔心,若是每日漸增的話,就要衡量是不是孩子本身還沒做好入學的準備,又或是家長與老師的策略需要調整。

推薦閱讀:培養時間觀念有助於改善分離焦慮!13W促進孩子有效理解時間觀念

陌生人焦慮|分離焦慮|蘇文清
(當孩子產生焦慮行為時,家長能做3件事。圖/shutterstock)

當孩子產生焦慮行為時.家長能做3件事

  那麼,當孩子產生焦慮行為時,家長能怎麼做呢?

1.採取事先預防的策略

  事先預防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有熟悉、認識,以及準備的機會,透過讓孩子提前接觸未來要碰觸的環境,能增加孩子適應成功的機率,像是上學前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逛逛,提早熟悉環境;在家陪孩子觀看跟上學有關的電視節目,事先認識幼兒園的生活型態;或者帶著孩子到文具店購買上學需要的物品,透過具體的誘惑,提升孩子對上學的心理準備等等。

2.執行轉移注意力的策略

  轉移注意力的目的,是要減緩孩子發生焦慮的程度,避免情緒繼續擴大,並適時提供正向的成功經驗,像是找尋好朋友或手足一起上學,減緩孩子的焦慮;透過不同的活動,讓孩子有事做,進而轉移焦慮的情緒;攜帶熟知的安撫物在孩子身旁,隨時安撫孩子緊張的心情;或者建立隔天才能履行的課堂約定,讓孩子期待未完成的任務等等。

3.建立適應技巧的策略

  建立適應技巧的目的,是要提升孩子的挫折忍受度與問題解決能力,在漸進式與軟硬兼施的策略下,製造機會強化適應表現,像是家長在陪伴過程中,發現孩子出現適應表現後,與老師相互配合,並有技巧的離開;到校門口後,假裝與老師討論,並適時換老師接手,引導孩子學習適應;或者事先與老師討論作法,到門口後,直接由老師接手,讓孩子學會適應等等。

當孩子出現焦慮行為時.須遵守7「不」

  然而,當孩子出現焦慮行為時,有哪些事是家長不能做的呢?

【1不】

  給予做不到或不切實際的承諾,會讓孩子產生過高期待,例如:答應孩子明天不要去上學。

【2不】

  缺乏耐心就隨意安撫孩子,會讓孩子出現錯誤連結,例如: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

【3不】

  被孩子的情緒牽著走,會讓孩子產生懼怕,例如:大人也跟著情緒失控。

【4不】

  分開時依依不捨,會助長孩子焦慮程度,例如:大人站在門口遲遲不離開。

【5不】

   直接要求孩子完全忍受與承擔,會讓孩子容易崩潰,例如:要求孩子完全不能哭出聲音來。

【6不】

  輕易說出氣話或嘲笑的話語,會讓孩子失去自信,例如:嘲笑孩子羞羞臉,或是威脅孩子再哭的話就怎樣。

【7不】

  不接納學校老師的意見,因為老師是除了家長之外,最熟悉孩子的人!

  幼兒的焦慮情緒是發展必經的過程,所以需要家長與老師一起合作,共同找出策略,逐步減少孩子的焦慮發生,讓孩子能盡早適應學習環境。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幼小銜接怎麼做?資深教師:除了關心學注音,這4個該養成的生活習慣也別忘
開學了,連學校也好緊張!7本幼兒園入學必讀繪本,家有分離焦慮兒的爸媽快買
開學前收心5步驟:早睡早起、建立儀式感!「規劃下一次假期」讓孩子期待上學後的下個假期

蘇文清
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我不是一位主流教育者,我只是一位喜歡跟著孩子一起學習的務實療育者,我是職能治療師,我擅長兒童發展、兒童教養、感覺統合、專注力學習、情緒行為管理、遊戲功能,以及社會人際互動技巧,我喜歡說說我怎麼與孩子們有效互動,只是我的方式都不是從書本理論而來,都是療育課程中,孩子們教會我的事!
臉書/蘇文清職能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