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名人部落客> 小孩總是只想到自己、說話超直白?心理師:掌握四原則,教會孩子看臉色,以免以後吃大虧!

小孩總是只想到自己、說話超直白?心理師:掌握四原則,教會孩子看臉色,以免以後吃大虧!

疫情尚未穩定,再加上戰爭的消息不斷,近來社會氛圍混亂、眾人惶惶不安,但愈是負面訊息紛飛,愈是需要彼此理解與體諒,才有攜手同行、前進突圍的可能性。資深心理師指出,能辨識別人的情緒,是同理心的第一步,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有同理心,首先得教會孩子看懂別人的臉色。

文章目錄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
(資深心理師指出,能辨識別人的情緒,是同理心的第一步/蔡百祥提供)

  疫情尚未穩定,再加上戰爭的消息不斷,近來社會氛圍混亂、眾人惶惶不安,但愈是負面訊息紛飛,愈是需要彼此理解與體諒,才有攜手同行、前進突圍的可能性。

  站在家庭教育的觀點,如今的生活情境,正是教孩子將心比心的最佳機會。有同理心的孩子,不僅社交人際力較佳、容易融入團體生活,也比較能理解他人的一舉一動、對外在情勢做出正確判斷,好處多多。

  心理專家指出,比較基本的同理心,通常在孩子六歲左右,就會逐步發展而出,這是人類原始的生理設定,當看到別人有情緒時,我們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會模仿這個畫面,讓我們能解讀對方的表情、理解對方的行為。但有著基本的同理心,不代表就能妥適運用,孩子從「看出他人的情緒」、「理解他人的行為與想法」,到「雙方有良好互動」、乃至於能「關懷他人」,這中間的過程,需要大人的引導。

  父母當然是孩子最好的導師,至於教材,除了孩子的自身經驗之外,還能透過閱讀、觀察外界、玩遊戲等等,拓展孩子的生命視野。

同理心的三個面向:情緒、認知、關懷

  臨床心理師蔡百祥說明,同理心分成三個面向,

第一個面向是「情緒同理心」

  也就是說,要能理解別人的感覺,比方說,當孩子看到一個人在哭時,能夠感覺到「對方正在難過」,就是有情緒同理心。有意思的是,很多物種都有情緒同理心,尤其是哺乳類,例如當一隻狗看到別隻狗在吠時,牠就會知道「這隻狗在緊張」,這是演化的結果,有親代撫育或群居生活的動物,比較能知道他人的感覺。

第二個面向是「認知同理心」

  是思考層面的,心理學用詞是「觀點取代」。蔡百祥說,這是指一個人能不能從別人角度來想事情,去想或去解讀別人行為背後的意涵、動機。

第三個面向是「關懷同理心」

  也有人稱為「慈悲同理心」。同理心其實是中性的,可以運用在關心他人、做好事,也可以運用在做壞事,蔡百祥舉例,像詐騙集團,也是因為非常理解他人,才能設計出騙局,又比方說,納粹在發動空襲前,會先發出鈴聲,因為他們知道,轟炸前先響鈴,會讓人更害怕,這可說是同理心負面運用的極致。

說話直白│教會孩子臉色

同理心發展的成熟,也分為三大階段

  那孩子的同理心,什麼時候會發展出來?主修兒童心理學的蔡百祥說,這跟腦部的成熟度有關,有其發展的脈絡,「我們不太可能叫小baby要為別人的心情著想。」

  在三、四歲時,孩子的情緒漸漸分化,會有開心、生氣、害怕、討厭、驚訝和難過這六個基本情緒;到了六、七歲時,開始有忌妒、悔恨等更複雜的情緒。同理心要發展的第一階段,關鍵就在於孩子的情緒分化和情緒辨識要好。

  蔡百祥建議,父母可以加強情緒教育這一塊,多跟孩子聊感受,也讓孩子明白:人有各種感覺,都是很正常的,把這些感覺表達出來,也都是OK的。

  第二階段,則牽涉到孩子的思考能力,如果有了「換位思考」的能力,就發展得出認知同理心。換位思考通常是在四到六歲左右發展,蔡百祥說,父母可以常問孩子:「當某個人遇到某個狀況時,你覺得他的心情、他的想法,可能是什麼。」

  比方說,請孩子猜猜看,如果有一個人打不到疫苗,他的心情是什麼?或許是緊張、害怕;那他的想法又是什麼?可能是擔心打不到疫苗,容易被傳染新冠肺炎等等。蔡百祥說,無論是看新聞、讀繪本,或生活情境中碰到的事件,都可以用來談,讓孩子練習換位思考。

  前兩階段都跟大腦發展有關,而大腦發展要好,就得飲食營養、規律作息、有大人足夠的照顧與呵護等等;簡單來說,多數孩子如果正常成長,前兩階段的同理心也會隨之發展。

  但第三階段的關懷同理心,就需要大人特意培養。即便孩子發展正常,情緒跟認知同理心都OK,但不一定會妥善運用,「例如他可能在看到別人難過時,覺得『那又怎樣?』或當有人來家裡玩、媽媽端水果出來時,他就先自己全部吃光了,比較不會顧慮別人感受。」

  又比方說,孩子看到比較胖的人,就直接說「你好胖喔!」,表達不夠圓融,容易跟別人有摩擦;甚至可能做一些不符合社會常規或道德觀感的事情,例如闖紅燈、作弊等等。

  對此,蔡百祥建議,學齡前的孩子,大人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怎麼樣的行為比較恰當,例如水果也要留給別人吃、說話要委婉一點,大人平日也要做好的示範;如果是年紀稍微大一點了,例如國小中年級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請孩子自己去想,怎麼樣的行為才算有同理到他人、能讓他人的感受好一點。

說話直白│教會孩子臉色

運用FACE四原則,引導孩子同理關懷

  想要引導孩子關懷他人,並進一步有共好利他的觀念,蔡百祥提供了「FACE」原則(感受Feelings、態度Attitude、連結Connection、鼓勵Encourage),他以現在「為了防疫,必須宅居在家」的生活型態為例,說明FACE原則。

感受(Feelings):常與孩子討論各種感覺,增加情緒素養。

  父母可以跟孩子聊聊:「這陣子,被關在家裡,你的感覺是什麼?」蔡百祥提醒,要用開放式問法、而非封閉式問題,倘若問孩子:「你是不是感覺不開心?」孩子可能回答:「是,不開心。」就結束對話了,非常可惜。

  他強調,一個人只要有辦法或有機會跟別人聊天、討論時,情緒張力就會慢慢被抒發掉了,父母有空就可以跟孩子多聊聊,如果孩子年紀還小、無法清楚表達情緒感受時,也可以用情緒圖卡來輔助,讓孩子指出自己的感覺偏向哪一種情緒圖像。

態度(Attitude):透過身教,建構孩子良善的價值觀。

  除了聊感受、談情緒,父母還可以跟孩子討論:「在疫情盛行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怎麼幫助別人?」例如,照顧好自己、不要變成防疫破口、別增加醫護負擔,其實就是一種照顧別人;當然,父母自己也要身體力行。

  當看到違反普世良善價值觀的事情時,也能機會教育,蔡百祥舉例,當電視上播出有人毆打醫護的新聞,父母要明確跟孩子說:「這是不對的行為。」若行有餘力,還可以跟孩子聊聊為什麼會有人毆打醫護,或許是因為那人很緊張、所以情緒失控了。

連結(Connection):引導孩子與他人、與世界有正向的連結。

  當孩子在家停課不停學,外出時有戴口罩、認真消毒,其實就是與世界有正向的連結,父母可以讓孩子更有意識的發現到,這就是一種「利他行為」。也可以再跟孩子聊聊,還能如何跟外界有正向連結,例如對外送人員、宅配工作者表達謝意等等。

鼓勵(Encourage):當孩子能同理他人時具體稱讚,賦予正向意義。

  孩子在疫情期間,其實也有犧牲、有委屈,例如平常可能放學後都能去公園玩,如今都不能去了,父母可以適時的鼓勵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這些犧牲,其實也有意義的,至少能降低被傳染的機率,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正向的解讀,有意義感與價值感。

  蔡百祥提醒,父母希望增進孩子的關懷同理心,有一個大前提,就是父母本身要照顧到孩子的心情,「如果孩子常被照顧,他也會覺得照顧別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如果孩子沒被照顧、卻要照顧別人,他可能會怨恨世界,或變成苦命阿信、苦情付出。」

我的孩子有沒有同理心?簡單評估方法

  若想知道自家孩子的同理心發展狀況,父母可以做些初步的評估。蔡百祥說,在孩子大約六歲左右,可以看看孩子辨識情緒的能力如何,對開心、生氣、難過等基本情緒,是不是都知道,而且不只要知道自己的情緒,還要能知道別人的。例如,看到妹妹在哭,就要能知道妹妹在難過

  也要看看孩子的認知發展狀況,例如,孩子看到有一個糖果罐放在櫃子上面,也看到妹妹伸手了,是不是能做出「妹妹想拿糖果」的推測。

  還有一個很經典的心理學實驗遊戲「sally-anne task」(請參考影片),如果五、六歲的孩子,玩這個實驗遊戲時,沒辦法順利的換位思考,父母可能就要再多留意,蔡百祥提醒,自閉症、或亞斯兒,常是同理心發展不OK的,如果有所疑慮,不妨帶孩子做專業評估。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點耐心,常常同理孩子,當孩子的行為、情緒、想法總是被充分同理、明白了被同理的感受時,孩子也才有更強的動力去同理他人,做個溫暖的人。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孩子是否懂得關愛別人,遠比學業有好表現來得重要!教孩子:世界不是圍著他轉,為人處事不是自己開心就好
同理心是可以學習的!從小培養孩子同理心全靠1關鍵
有同理心的孩子不會變壞!利用這些方法從小培養出同理心

 

👌本文由【未來Family】授權
  文/小孩總是只想到自己、說話超直白?心理師:掌握四原則,教會孩子看臉色,以免以後吃大虧!
  更多文章請見 未來Family,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未來Family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