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駐站專家> 學齡前孩子說不雅的話,怎麼教?心理師教你一不二要

學齡前孩子說不雅的話,怎麼教?心理師教你一不二要

孩子學習說話是一段很特別的旅程,從一個只會哭泣的軟嫩嬰孩,開始逐漸發出咿咿ㄚㄚ的聲音、用含糊不清的「臭奶呆」聲調、奮力地表達,和大人溝通,大人發現孩子真的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喜好,親子之間的互動變得更豐富、更有趣味了。

學習講話│臭奶呆│咿咿ㄚㄚ

「臭奶呆」的可愛時期

  孩子學習說話是一段很特別的旅程,從一個只會哭泣的軟嫩嬰孩,開始逐漸發出咿咿ㄚㄚ的聲音、用含糊不清的「臭奶呆」聲調、奮力地表達,和大人溝通,大人發現孩子真的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喜好,親子之間的互動變得更豐富、更有趣味了。

  隨著語言能力的發展,家長會發現孩子時不時地「語出驚人」,有些是可愛的驚喜,有些則帶來了一些「驚嚇」。爸爸媽媽還記得,孩子第一次說出「放屁」、「大便」、「笨蛋」、「雞雞」等語彙時,內心的感受嗎?可能先是一陣錯愕,然後心中開始警鈴噹噹大作,大人感覺到事態嚴重,得趕快導正他才行!否則「細漢偷挽瓜,大漢偷牽牛」,長大了還得了!可是,常有爸爸媽媽說,越是跟孩子說不可以,孩子就越是愛講,而且還越講越興奮,邊講邊笑!爸媽真是頭痛到不行呀!

話語代表是一種社交能力的展現

  其實,學齡前孩子在學說話的階段,每一句話,都是一種學習。孩子與身邊的人互動,從人家給他的反應,孩子學會這些話語代表的意義,這是一種社交能力的展現,是孩子學習人際互動、進入團體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因此,孩子今天說出了「放屁」這個詞,大人聽到之後可能覺得有趣而哈哈大笑,也可能是覺得不妥而嚴肅制止,孩子會經歷到什麼呢?孩子會意識到「這個語詞很容易引發大人的反應」。基於孩子天生的社會本能,他會開始試著使用這個詞彙來與大人互動,其實這跟孩子用快樂的笑容來引發大人的笑容,功能是很像的。

  那麼,孩子何時會停止使用它呢?按照行為學派的原則,就是「停止關注」及「懲罰」,也就是忽略孩子的行為,或者給他一個他不喜歡的回應(可能是被責罵、被剝奪好處)。這些做法在行為學派裡是有用的,在樹立大人的權威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重視依附關係的學派裡,對親子關係而言,卻可能是個破壞關係的經驗;用處罰、威權和怒氣來控制孩子的言行,在經營安全的親子關係上,效果較不長遠。

「一不二要」的策略

  從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Erickson的發展理論來看,學步兒正處於發展「羞怯或自主」的心理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內心的大哉問是:「我可以成為我自己嗎?擁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圖,是沒有問題的嗎?」他們的語言使用,常是一種探索自主的表現。若能得到適當的支持和引導,孩子會獲得獨立自主的能力和自信;相反地,若受到太多的打擊,孩子也可能會變得過於膽怯、不敢嘗試、過於依賴。

  因此,大人們只要先理解孩子為何說出這些語言,背後的心理需求為何,就可以運用「一不二要」的策略來回應;這些策略能幫助大家有效地引導孩子,且不至於壓抑了孩子發展獨立自主的需求。它們分別是「不過度關注」、「要轉移」、「要示範」。

一、不過度關注

  爸爸媽媽聽到孩子說出穢語,會開始緊張,多是擔憂孩子養成壞習慣,變成一個行為不端的孩子。此時,建議大人先深呼吸,莫驚慌莫害怕~先放輕鬆吧!要知道,其實孩子只是在探索語言罷了。舉例來說,今天孩子看到一顆彩色的藥,覺得很新奇,就放到嘴裡吃,但如果藥根本沒味道或是苦苦的,他就不會想要再繼續吃了。所以說,只要孩子得到適當的回應,就不太會養成習慣的。

  孩子可能是覺得看到大人尷尬的表情,覺得新奇好玩,或想吸引大人的注意力。這時,大人可以盡量用自然、平穩的口氣,回應他的動機,如:「喔~對,你也會放屁,你覺得講這個很好玩。」然後就不多做回應,不過度關注,進入到「要轉移」的步驟。

二、要轉移

  當孩子做一件事,只是因為好玩時,只要確認孩子背後的動機,就可以適時忽略、轉移焦點。大人可以觀察孩子說完的樣子,他是否等待著大人的反應,或者大人反應越大、孩子越是要講,有時臉上還帶著調皮的笑容。這時,大人簡單、平淡地用一句話回應(如:喔~你剛剛放屁了),就趕快轉移目標(如:跟孩子聊手邊的玩具、等一下要吃什麼東西等等),創造新的互動,讓孩子對放屁的話題失去興趣。

三、要示範

  有些時候,孩子說出不妥的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正確的表達方式,大人就可以提供示範。例如,孩子和大人玩到一半,對大人說「你是笨蛋嗎~連這個也不會!哈哈哈」,大人可以回:「喔~你的意思是,你不喜歡我剛剛的做法,是嗎?」同時也提醒孩子「聽你這樣說,我會有些難過耶。如果你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做』,我感覺會比較好」。

  這樣的示範,不去否定孩子背後發展自主的需求,讓孩子知道「媽媽知道你只是試試看,會怎麼樣」,因為感覺到被了解,孩子與大人的依附關係更穩固,孩子會學到,「當我想嚐試一件事時,我是被肯定的,我的爸爸媽媽會幫助我做出正確的事,我可以安全的向他們尋求意見。當我有新的想法時,我有勇氣去嘗試,我知道我不會被拒絕或受到懲罰」。

  另外,家長也要留意,孩子的環境中,是否很容易接觸到不雅的言詞,可能是模仿身邊的大人、小孩,或從媒體中聽到,這時大人就需要適時為孩子把關情境了。如果孩子不小心聽到了,也教導他正確的觀念(如:那個叔叔這樣說,可能是他很生氣,但是他沒有學習怎麼好好說)。如果上述原則應用了之後,還是無法改善孩子說穢語的問題,也須留意孩子是否有心理困擾,可能孩子內在有焦慮或不安,而透過這些方式表達,需要大人多一些關心和安撫,建議也可以尋求專業協助喔。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寶寶不愛說話、口齒不清都有解!學齡前語言發展里程碑&口語訓練訣竅
寶寶語言發展黃金期!按階段引導說話,你做對了嗎?
親子共讀好處多,強化寶寶語言能力

 

👌本文由【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文:王巧涵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格瑞思心理諮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