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媽媽談心> 兩性情感> 一個屋簷下只能有一個家!夫妻自立門戶讓距離為婆媳問題解套

一個屋簷下只能有一個家!夫妻自立門戶讓距離為婆媳問題解套

(2020.05 更新) 婆媳問題可說是千古難解,可是一直放著不處理,最後可能連夫妻的情分都被耗到形同陌路人。面對這千古難解的習題,夾在中間的男性不應只想逃避,而是該積極地做點什麼事,不求全然解決,至少別讓問題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否則影響的不只是夫妻之情,可能連孩子的心也傷到了。首要之務,從小夫妻自立門戶開始!

面對婆媳問題,男性應一肩扛起解決的責任,而不是讓妻子獨力「對抗」。扛責任的同時,更該講求方法以順利解決問題。 


方法1 夫妻自立門戶.建立「我們的家」

夫妻想要真正建立「我們的家」,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余仁龍指出,「就不能與長輩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畢竟一個屋簷下只能有一個家,否則在這個家究竟要聽誰的?」不少夫妻結婚,會考慮與父母(岳父母)同住,但也註定搬進去的那個人勢必要沿襲舊有規矩;反之,夫妻與父母各過各的,就不用彼此互相遷就或強勢改變對方。

不可否認地,要建立一個家並不容易,不只需要兩個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夫妻互相磨合,還有種種大小事情需要夫妻共同承擔,更不要說花錢租屋、買屋都需要一筆為數不少的費用。年輕人可能會想,跟公婆住在一起,的確可以省房租等相關開銷,甚至家事有婆婆為主力,媳婦可能不需要全包在身上,看來日子會輕鬆點,不過,他表示,「現在選擇自立門戶,剛開始辛苦,將來會輕鬆;但選擇與長輩一起住,看似負擔較輕鬆,可是以後會困難,尤其隨著孩子出生,與父母或岳父母一起同住的,將會愈來愈辛苦,因為問題只會愈來愈複雜,何不在成家之初,夫妻就選擇自立門戶,即使再辛苦,也是為創造屬於兩人的獨立空間而辛苦」。

余仁龍心理師提醒,應由男性以「我長大了」為由,提出婚後要搬出去的決定,而不是讓女性開口,以避免問題被複雜化;萬一男性沒有意願想搬出去,「女性可用『成年男人應該要成立自己的家庭』勸老公,說一次沒用,就繼續說,一直磨,至少磨到夫妻形成同盟,建立各自解決各自原生家庭狀況的共識,很多問題較能順利解決」。 

方法2 夫妻持續溝通.建立良好關係

余仁龍心理師表示,「婆媳問題的根源其實來自夫妻間的溝通有問題」,由夫妻雙方溝通不良開始,進而導致婆媳問題層出不窮,「女性應花時間了解如何跟先生相處,建立穩固的夫妻關係,讓先生願意出面處理與自己媽媽有關的問題,才是解決婆媳問題的根本之道」。

畢竟先生與婆婆是母子,比起媳婦,更能以相近的價值觀與溝通模式講得上話,同樣的事,婆婆聽兒子講就是比較順耳。然而,該如何讓先生願意出面呢?很多老公一聽到老婆哭訴「你媽又怎樣……」,只想選擇逃避,畢竟夾在媽媽與老婆之間,不知道怎麼做可以同時讓兩方滿意,乾脆逃避比較快。

他強調,「男人也是需要被鼓勵的,比起哭鬧、埋怨,太太不如用鼓勵的方式請先生成為有肩膀的男人、有擔當的丈夫,以此為夫妻溝通的開始,持續以『我倆是同一國的,要一起想辦法解決……』,讓先生願意出面為自己發聲,與自己的媽媽溝通意見,相信更能有效解決存在婆媳之間的問題」。若沒有穩固緊密的夫妻關係,又要隻身面對婆媳之間的紛紛擾擾,時間一久,必然心力交瘁,最先結束的將是自己的婚姻關係! 

為何父母想要與結婚子女一起居住?

相較西方人,子女成年之後就離開家庭,自立門戶,彼此保持各自的生活空間,但透過定期聚會交流感情,用「距離」創造對彼此的美感。華人文化則是處處可見結了婚的兒子跟太太、子女繼續住在父母家裡,同個屋簷下,可能有好幾家人住在一起,為何會有這明顯差異?

余仁龍心理師指出,年輕夫妻為了孩子有共同努力的目標,但是當孩子大了搬離家後,夫妻倆沒了共同目標,又無法讓焦點回到自身的夫妻關係時,強烈的失落感油然而生,老夫老妻大眼瞪小眼,日子過得空虛。如果兒子結了婚,繼續住在家裡,老夫妻就不需要「面對自己」,而是面對媳婦、孫兒,不論是否與媳婦相處和諧,對老夫妻而言,都比「面對自己」容易,因此,不僅對成年子女成家後仍與父母居住一事習以為常,甚至以此評論子女是否孝順的依據!

延伸閱讀

「婆媳問題」千古難解?和平共處真有那麼難?

面對婆媳問題.男性應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