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寶寶說話聽不懂?其實這些「寶寶語」也有意義哦!

寶寶說話聽不懂?其實這些「寶寶語」也有意義哦!

(2020.07 更新) 國外研究發現,5個月大的嬰兒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卻能從旁人的表情與聲音變化之中,發現對方的心情好壞,我們也能進而得知,其實寶寶與外界的溝通方式,早在他們學會說話之前,已逐漸以其他形式一點一滴構築而成。

文章目錄

嬰兒|照顧

國外研究發現,5個月大的嬰兒雖然還不會說話,但卻能從旁人的表情與聲音變化之中,發現對方的心情好壞。

  寶寶在學會說話之前,只能藉由情緒、動作等方式,對父母傳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與需求,但也並非一舉一動都有其意義,父母應針對孩子的年齡發展,推測出寶寶此時的行為可能具備了什麼含意,才能精準地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寶寶出生後,除了哭泣和露出無意識的微笑之外,一般到了4~6個月大的階段,因喉嚨肌肉逐漸發育成熟,有些孩子開始會出現「咯咯」的笑聲,久而久之,當大人因為他的行為而露出笑容或是跑來與他玩樂,寶寶就會模仿成人抑揚頓挫的語調,讓笑聲的音頻更加豐富,使這些笑容和聲音具有溝通性質。6個月以上的寶寶,會對身邊的玩具或物品出現喃喃自語的聲音,就算沒有成人陪在身旁,也能自得其樂,代表寶寶開始想主動接觸外界。

剛出生:

  剛出生的寶寶,多半都會大哭,且節奏有時單調、有時特別大聲,但不代表他的心情不好。

2~4個月:

  爸爸媽媽開始會聽到寶寶出現「ㄚ、ㄧ、ㄨ、ㄟ、ㄛ」等母音,但對寶寶來說,這些是完全沒有意義的發音,僅只於開口練習發聲的用途,也是他們探索自己的一個正常過程。 

4~5個月:

  寶寶笑的時候會出現笑聲,且因為喉嚨肌肉發展成熟,開始會模仿成人的語調及聲音。

6個月:

  此時寶寶已學會用眼睛辨認陌生人和主要照顧者的臉龐,也能發出類似英文字母「f、s、d」等子音,爸爸媽媽能聽出寶寶的聲音有不太明顯的語調高低;不過,如果聽到寶寶好像發出「爸爸、媽媽」的聲音,並不代表寶寶學會叫人,而是因為他在練習發音的時候,湊巧發出同音字。到了8~9個月左右,寶寶的音調大小、高低,會越來越明顯,且能模仿大人說出一些簡單的單字,但仍不知其意義。

  孩子未滿1歲之前,雖然能夠用動作和聲音讓父母知道他的需求,但家長卻不見得了解他傳達出的訊號到底是想喝奶、尿布濕了或是覺得冷,特別是新手爸媽更容易覺得寶寶哭得莫名其妙,甚至到了無理取鬧的地步,所以建議爸媽一定要花時間來觀察孩子在哭的時候,通常是因為哪些因素所造成,久而久之才能建立起親子之間的默契,在第一時間根據以往經驗來處理寶寶的需求。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寶寶學習.從累積開始
進入語言爆發期,爸媽可以這樣引導寶寶說話
寶寶手語 促進感官學習 滿足心理需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