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產前基因檢測做不做?

產前基因檢測做不做?

當2003年「人類基因圖譜」正式公布解碼後,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可說是有著蓬勃的發展!目前基因檢測最常運用在產前檢查,不過,這項需要自費的檢查,並非每一位孕婦都要做,究竟哪些孕婦可考慮進行產前基因檢測呢?

在了解「基因檢測」前,先從一個令人揪心的故事說起。美娟(化名)和夫婿結婚多年,為了順利求子,借助人工生殖技術,懷了一對雙胞胎,只是這對在妊娠7個月就早產的雙胞胎,一個因腸壞死而夭折,另一個在幾個月後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疾病AADC(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酵素缺乏症),撐了4年,小天使還是離開了父母。

不久,美娟自然懷孕,讓剛揮別喪子之痛的她滿懷希望,相信這會是個健康的寶寶,不料,孩子出世後的幾個月,又被診斷出是AADC的患者。

之後,第三次與第四次的懷孕,都在12週做了絨毛採樣,一樣逃不過AADC的魔咒。對美娟而言,曾育有三個出世的孩子,卻沒有一個活過5歲;之後的懷孕則被迫人工流產,原本該是充滿迎接生命喜悅的人生,卻是美娟心中難以言喻的痛!

在保守的鄉間,美娟堅強掩飾內心深處的絕望,孤獨過了9年的日子,直到PGD技術的成熟,她才重新燃起孕育小生命的勇氣。透過PGD,讓美娟順利生下健康寶寶,揮別那段寶寶怎麼也養不大的傷痛歲月。 

孕前基因檢測

於胚胎著床前確認

彰化基督教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陳明表示,「PGD是胚胎著床前遺傳診斷(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這是一種胚胎著床前的診斷技術,主要的目的是避免遺傳疾病的傳遞。

透過試管嬰兒的技術,在受精卵第三天、分裂成8個細胞時,吸取一兩個細胞做基因檢測,待確定為健康的胚胎時,再植入子宮」。

他補充,「過往,是懷孕後再進行絨毛採樣或羊膜穿刺,如果不幸又懷到罹患重症的胎兒,必須進行人工流產,對母親而言,可說讓身心受到雙重傷害,如今,產前遺傳診斷則是把篩檢提前到胚胎期,將確定不會帶有家族遺傳疾病的胚胎植入母體」。 

Q1:「基因檢測」是一項怎樣的檢查?

與生俱來的基因會決定一個人是否一出生就有先天的缺陷,也決定每個人一生中得到疾病風險的高低。陳明醫師指出,「人類有三萬多個基因,會造成數千種已知的遺傳疾病」。

每個基因的突變形式不同,有的是單點突變,有的是大段缺失。基因檢測運用在產前診斷,簡單而言,是針對重大致殘或出生後必死的嚴重遺傳疾病進行產前檢測。

過去,對於有遺傳疾病的家庭來說,並不知道家中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悲劇,如孩子早夭,或先後罹患不知病因為何的疾病,父母往往只能默默承受傷痛與外人投射的異樣眼光。

如今,則在基因檢測的協助下,從染色體結構、DNA結構、DNA序列或基因表現,檢測人體基因,以評估個人特殊體質,以及預測與基因遺傳有關的疾病,進而了解人體可能受到的疾病威脅、出現機率與對藥物的治療反應。

在基因檢測的革命性技術問世後,可以「主動出擊」──事先發現受測者是否具有基因變異、預測遺傳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同時,尋找更有效的解決方式,不再是只能「坐以待斃」。  

Q2:基因檢查運用在產前檢查的目的?

陳明醫師說,「主要是提供胎兒出生後預後的參考,由父母決定要不要繼續懷孕」。

當檢查結果出現後,父母應透過「遺傳諮詢」──由專業的遺傳諮詢人員將當前所有已知的狀況詳盡告知父母,使其了解胎兒罹病的風險高低及可能面臨的種種狀況,在接受完善詳盡的遺傳諮詢後,由父母決定胎兒的去留。 

Q3:誰需要接受基因檢查?

並非每一位孕婦都需要做基因檢查,以家族中曾患有遺傳疾病的孕婦為主,陳明醫師說,「這就有如大池塘有兩萬多條魚,我們可能不知道要釣哪一條魚,但如果在家族中,已經知道某個基因突變造成遺傳疾病,這就好像在魚身上裝上雷達,只要釣那條魚即可」。

他強調,「有些即使父母正常,但是自然突變機率高的疾病,如唐氏症,也在檢測範圍內」。 

建議進行產前遺傳診斷的主要對象

1.年滿三十四足歲之高齡孕婦。
2.經由超音波或血清篩檢發現異常之孕婦。
3.夫妻之一或家族中有染色體轉位或其他染色體異常的帶因者。
4.近親婚姻。
5.曾生育唐氏症、無腦兒、脊柱裂等開放性神經管缺損兒者或其他染色體異常的小孩。
6.家族有遺傳性單基因疾病,如地中海型貧血、血友病等。
7.有多次習慣性流產者。
8.孕婦的羊水過多或者過少者。 

Q4目前提供孕婦的基因檢查項目有哪些?

簡單而言,可分為以下兩種:

  • 針對染色體疾病以及已知道目標的單基因遺傳疾病所進行的侵入性檢查,如羊膜穿刺和絨毛採樣。
  • 針對染色體數目異常所進行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非整倍檢測。

陳明醫師表示,「過去為了要精確診斷三種胎兒染色體異常(no.21、18、13),必須接受侵襲性的產前遺傳診斷,包括羊膜穿刺或絨毛採樣,不免存在微小的流產風險(約五百分之一),總讓一些孕婦裹足不前,因沒有接受診斷而造成遺憾,為了減少這種遺憾,傳統做法會先進行母血唐氏症篩檢判定高危險(風險超過兩百七十分之一)者,但這樣的篩檢方式,無論是搭配頸部透明帶的第一孕期篩檢或是單純抽血的第二孕期篩檢,準確率只有八成到八成五,還是會漏掉一成五的唐氏症寶寶。」

如今,則可採用抽母血驗胎兒三條染色體的非整倍性(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他解釋,「在懷孕母親的血漿內,其實有相當比例的游離胎兒DNA片段,透過抽取孕婦靜脈血,利用次世代定序儀與精細的生物資訊學分析,即可準確分析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疾病」,雖然費用較貴,但準確度從八成提高到逼近百分之百,幾乎等同於侵入性檢查的絨毛膜採樣或羊膜穿刺術對於唐氏症診斷之能力,值得不想承受微小流產風險的孕婦多加考慮。  

Q5:產前基因檢測愈來愈熱門,項目之多,令人眼花撩亂,檢查時,應注意哪些事情?

的確,隨著商業運作模式的介入日益加深,讓基因篩檢變得愈來愈商業化,加上比起羊膜穿刺或絨毛採樣的侵入式檢查,這項非侵入性檢查幾乎不具任何風險的優勢,往往讓不少孕婦心動,儘管檢查所費不貲,不過,在動人的文宣廣告攻勢下,仍有相當比例的孕婦願意接受檢查,因此,更需要慎思慎選。

陳明醫師強調,孕婦在接受檢查時,需要對於用途與限制有正確的認知,「用途不該被誇大,也不宜過分期待結果」。他進一步說明,這項檢查依據衛生主管機關規定,不得用於胎兒性別檢查,且必須滿10週才可受檢;多胞胎可以受檢,但結果若判定為高危險,則無法知道是哪一個胎兒,還是必須透過羊膜穿刺或絨毛採樣進行確認。

此外,以NIPT技術為例,應用範圍將會愈來愈廣,不過,「臨床上,目前仍只有針對染色體13、18和21等三條染色體的結果值得信賴,不是每條染色體都可受檢,因為還沒經過驗證」。

還有容易被人忽視的是,檢體是否新鮮,也會影響檢測準確度,他說,「如果檢體放置過久,或抽血時造成的傷害讓血液發生溶血,母親血球破裂使其核酸大量進入血漿,就會造成結果嚴重失準」。

陳明醫師提醒,「任何檢測,不是只有不準,還有過度靈敏的問題,因此,使用先進的遺傳檢測,必須搭配夠水準的遺傳諮詢」。如果孕婦在一般醫療院所受檢,為了讓檢測結果得到更好的分析,「建議最好到設有遺傳諮詢中心的醫院徵詢第二意見」。

此外,陳明醫師亦強調每項檢查都有其限制,基因檢查也不例外,「仍有一些疾病檢查不出來」,陳明醫師提醒,「基因檢查不純然是商業行為,孕婦務必事前充分了解檢測的範圍與限制,再掏腰包花錢,不宜有過分期待」。   

Q6只要我的經濟能力沒問題,所有檢查都做,就能確保胎兒的健康沒問題?

陳明醫師語重心長的指出,「目前最新的資料顯示,其實每個人都有大約數百個基因是異常的,只有那些會明確危害生命或是造成嚴重殘障的,才需要檢驗。

天底下沒有完全正常的人,如果每個胎兒都做全基因定序,將沒有任何一個胎兒可以被生下,最後的結果將是滅種」。他說,臨床上的確碰到有孕婦堅持要做全部的產前遺傳檢查,「這時的醫病關係很微妙,雖然該孕婦並沒有接受特定基因檢查的必要,可是面對主動提出並堅持要做,也不好拒絕」。

或許有人會想,若經濟能力不足,是否就被拒於門外?陳明醫師表示,「這些不需要卻主動接受檢查者,不可否認是讓實驗室維持營運的財源。

不過,經濟能力不足的孕婦也無須擔心,如果真的有接受檢查的必要性,醫院會以學術研究專案的經費代為支付相關費用;對於胎兒出生後,疑似患有罕見疾病,需要進行診斷的患者,罕見疾病基金會與相關檢驗機構合作,提供了部分費用的補助」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兒科問題|兒科醫師

延伸閱讀
遺傳疾病最怕帶因不發病!孕前先帶因篩檢,也能生出健康寶寶!
孕媽咪最怕的胎兒染色體異常?醫師:遺傳諮詢,降低染色體疾病機率

X染色體脆折症導致智能障礙?一生一次篩檢一勞永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