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孕媽媽補鐵就吃這6種食材!牛奶與高鈣食物恐影響吸收,建議間隔「這時間」

孕媽媽補鐵就吃這6種食材!牛奶與高鈣食物恐影響吸收,建議間隔「這時間」

懷孕後若鐵質不足,容易出現疲倦、頭暈、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更可能增加早產、低出生體重寶寶及圍產期健康風險。究竟孕媽媽該怎麼吃,就讓營養師高敏敏告訴你 !

文章目錄

懷孕期間,媽媽的身體正悄悄發生巨大變化。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體內血液量會自然增加,以支應胎兒成長所需的氧氣與養分。鐵質,是製造紅血球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能將氧氣送往全身,也是維持媽媽與胎兒健康不可或缺的關鍵營養素。

然而,懷孕後若鐵質不足,容易出現疲倦、頭暈、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更可能增加早產、低出生體重寶寶及圍產期健康風險。研究也指出,孕期貧血與新生兒不良結局息息相關,因此及早補鐵、維持良好血紅素數值,是每位準媽媽不可忽略的重要保健任務。究竟,孕媽媽該怎麼吃,就讓營養師高敏敏告訴你 !

孕媽媽補鐵這樣吃!6種高鐵質食材最推薦



衛福部建議孕婦每日鐵質攝取量 

第1~第2孕期:約 15 毫克

第3孕期提高至 45 毫克

原因是後期胎兒快速成長,需要更多鐵質來製造血液與支持母體需求。

以下提供每 100 克食材的含鐵量,孕媽媽可依自身狀況均衡搭配:

豬血:28 mg

高鐵質食材之冠,吸收率高,是許多孕媽媽補鐵的好選擇。

鴨血:15.6 mg

同樣屬於動物性血液食品,鐵含量充足,烹煮方式多元。

紅莧菜:11.8 mg

植物性鐵質來源,其中所含維生素C也能自然促進吸收。

豬肝:10.2 mg

富含鐵、維生素A、B群,但因膽固醇較高,建議適量即可。

牡蠣:5.2 mg

除了鐵質外,同時含有鋅、蛋白質,是提升免疫力很好的天然食材。

牛小排:2.1 mg

紅肉中的血紅素鐵吸收效果佳,也是日常補鐵的穩健來源。

建議孕媽媽可多變化食材、結合動植物性來源,營養更均衡,也不容易吃膩。

延伸閱讀:孕期4類「隱藏」版垃圾食物,有機食材也入榜!10大垃圾食物一次看,專業營養師提醒 : 長期下來對身體影響甚大!

想讓鐵吸收更好?搭配維生素C最加分



鐵質分為「血紅素鐵(動物性)」與「非血紅素鐵(植物性)」,後者吸收率較低,但若能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與蔬菜,吸收率可以明顯提升。

推薦的搭配食物有:

芭樂

檸檬、柳橙等柑橘類

番茄

奇異果

例如:

紅莧菜加番茄、豬肝湯搭配一份芭樂,就是一天之中非常高效的補鐵組合。

牛奶、茶類、咖啡,可能阻礙鐵質吸收!建議間隔「1~2小時」



補鐵並不是吃進去就能完全吸收,有些食物若同時攝取,可能會降低效果。

茶類、咖啡、可可含有單寧酸

會降低鐵吸收,尤其是植物性鐵受影響更大。

咖啡因飲品

也會干擾鐵的利用率,孕婦本來就需控制咖啡因,因此補鐵時更要留意。

牛奶、優格、高鈣食物

鈣質會與鐵質競爭吸收,在同一時間攝取容易影響兩者利用率。

建議:補充鐵劑或食用高鐵食材時,與上述飲品、乳製品間隔約 1~2 小時。這樣不僅能讓鐵質吸收更有效率,也能讓日常飲食安排更彈性。

營養師提醒:均衡飲食才是孕期營養的根本

孕期是孕媽媽與寶寶能量需求最高的階段,均衡攝取營養、減少加工食品,多吃天然原型食物,才能讓身體更輕鬆地應對懷孕帶來的變化。如果經醫師評估有中度以上貧血,也可在專業指示下補充鐵劑或維生素C,確保寶寶健康發育。

只要掌握「吃對食物、搭配得宜、避開阻礙吸收因素」三大原則,孕媽媽補鐵其實不難,天天都能為自己與寶寶建立更健康的基礎!祝福所有準媽媽都能順利平安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營養師說健康】想要孩子長高高,光補鈣是沒有用的!還要加入「這6個」條件才行

【營養師說健康】孩童腦部發育,「這時間」是生長最快速階段,七歲前黃金時期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