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初生女嬰臀部連著罕見超大畸胎瘤,短短10週內暴增至16公分

初生女嬰臀部連著罕見超大畸胎瘤,短短10週內暴增至16公分

台中一名新生女嬰自母胎即帶著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腫瘤10週內暴增至16公分。醫療團隊於出生第9天進行20公分V字切口手術,成功切除重達530公克的腫瘤並確認為良性。此案凸顯定期產檢的重要性,能為母嬰爭取黃金治療時機,降低先天疾病造成的風險。

文章目錄

台中一名新生女嬰出生時臀部帶著一顆比拳頭還大的巨大腫瘤,醫療團隊在出生第9天成功切除,從發現到治療的過程,再次凸顯產檢監測的重要性。

新生女嬰出生帶巨瘤

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接生一名3440公克重的女嬰,然而她出生時臀部外接一顆直徑達16公分、重達530公克的巨大腫瘤,肉眼看起來宛如掛著一顆「大球」。經診斷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腫瘤重量幾乎佔女嬰總體重六分之一,幸經後續化驗確定為良性。目前女嬰生命跡象穩定,已能正常生長發育。

畸胎瘤
澄清醫院提供

產檢即發現異狀,腫瘤10週暴增近四倍

澄清醫院指出,孕婦在常規產檢中,透過超音波率先發現胎兒肛門附近有一顆4至5公分的腫瘤,自此即由醫療團隊持續密切觀察。孕期第25週,孕婦向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進一步諮詢,評估後決定待出生後進行詳細檢查與處理。然而腫瘤成長速度驚人,短短10週內便暴增至近16公分,醫師形容「再等下去將更具風險」。

新生女嬰在第33週提前出生,MRI檢查確認腫瘤深及尾骨,手術困難度極高。醫療團隊在出生後第9天進行手術,採用長達20公分的V字形切口,才能完整清除腫瘤。最終成功切除重達530公克的巨大畸胎瘤,術後化驗證實為良性,醫師也評估未來復發機率極低,手術可說化險為夷。

延伸閱讀:1歲女童罹患罕見惡性腫瘤!半年內連續被醫師誤判,從家暴到良性腫瘤

罕見先天疾病,發生率僅3萬5000分之一

林雨利表示,尾骶骨畸胎瘤成因仍不明,推測可能源於尾骨區域全能幹細胞分化異常。該疾病極為少見,發生率約3萬5000分之一,且更偏向發生於女性,女嬰罹患比例約是男嬰的3至4倍。雖然能透過治療獲得良好預後,但腫瘤大小、位置及血流供應皆可能對胎兒造成高度威脅。

畸胎瘤
示意圖

定期產檢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醫師強調,此次個案能及時發現並成功處理,關鍵在於產檢未中斷。透過例行超音波,醫療團隊得以早期掌握腫瘤變化,並在出生後啟動最適切的手術時機。醫師也呼籲,孕期檢查不只是例行公事,更是母嬰安全的第一線防護,提早發現就能提早應對,避免風險失控。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幼兒腦瘤七大徵兆,家長可得看仔細
以為孩子只是生長痛,其實是最常見的兒童骨癌「骨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