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吃藥崩潰日常!藥師示警:這6種飲品千萬別配藥,不然會越吃越糟
每到秋冬,不少爸媽擔心孩子感冒、腸胃炎等輪番上陣,但真正讓爸媽心力交瘁的,往往不是孩子生病本身,而是——如何讓孩子乖乖吃藥。
面對哭鬧、逃跑、緊閉嘴巴的小孩,家長常絞盡腦汁,用果汁、奶粉、甜飲混藥,只求孩子吞下去。但藥師米八芭就在《白袍藥師米八芭》提醒,部分飲品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反而影響藥效,甚至造成不良反應,務必避開特定飲品。
爸媽崩潰的其實不是疾病,而是「餵藥大戰」

許多父母分享,孩子生病時再怎麼辛苦都願意陪伴,但一講到「吃藥」,整個家像打仗。小朋友抗拒吞藥、怕苦味,加上對身體不舒服的不安,更讓餵藥過程混亂不堪。
有些爸媽因此會把藥粉混入食物、飲料,或用甜味掩蓋苦味,希望能減少孩子排斥。然而,並非所有飲品都適合與藥物混合,一不小心還可能讓治療效果打折扣。
延伸閱讀:嬰幼兒餵藥好難!該用偽裝策略或直球對決?拒絕吃藥怎麼辦?
藥師提醒:避免6大飲品,以免藥物效果大受影響
米八芭藥師表示,能用白開水配藥永遠是最安全的做法。如果孩子真的無法接受,可以與醫師或藥師討論是否改用藥水、使用矯味專用糖粉等方式協助。然而,若想搭配飲品,就務必避開以下六種,可能會與部分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的飲品:
葡萄柚汁
柳橙汁
葡萄汁
咖啡
茶類
牛奶
米八芭提醒,避免上述六種飲品並非「迷信」,而是因為其中成分確實與部分常見藥物產生作用,可能使藥效變弱甚至帶來不適,尤其對腸胃道脆弱的幼兒來說更需要謹慎。爸媽雖然心急,但在餵藥前與醫師、藥師多確認一步,更能保護孩子的身體,也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實用餵藥技巧:不硬來、不騙孩子,效果更好

除了飲品搭配,家長也可以參考一些更友善的餵藥方式:
1.使用滴管、針筒、藥杯等輔助工具,讓孩子更容易吞嚥
2.餵藥前約30分鐘告知,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3.避免在飯前預告,以免孩子誤以為「不吃飯就不用吃藥」
4.必要時請醫師開立口味較佳的藥水或使用矯味粉
5.讓孩子感到安心,比強迫吞藥更能提升合作度。
延伸閱讀
.幼兒園老師也怕餵錯藥,請父母務必遵守託藥規定!落實「生病者不入園」需要配套措施
.嬰幼兒服藥狀況多.可以跟牛奶一起吃嗎?餵了就吐還要再吃嗎?讓藥師告訴你怎麼做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