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母親群像> 【影響力媽媽】從三寶媽到城市造夢者:德築集團Helen,用建築為孩子打造有希望的宜蘭未來

【影響力媽媽】從三寶媽到城市造夢者:德築集團Helen,用建築為孩子打造有希望的宜蘭未來

曾在國際品牌磨練的行銷人黃瓊之 Helen,與建築師老公Arran黃德倫回到宜蘭,創立德築集團。身為三寶媽,她不只想以建築改變城市,更想打造一間懂家庭、挺爸媽的企業。從智慧宅、機器人到永續建材,她相信,比起逃離,留下來讓孩子看到希望,才是影響力媽媽最溫柔、也最有力量的選擇。

文章目錄

德築宇宙總部的玻璃帷幕透出晨光,會議室裡有人測試簡報、有人對樣本再三確認,討論聲此起彼落。整個空間像一座甦醒的城市,但德築宇宙總部已經注滿維他命C,充滿啟動的能量。

德築集團創辦人 Helen 與建築師 Arran 剛送完孩子上學,手裡的咖啡還冒著熱氣。手機跳出女兒投籃的照片,她看了一眼,笑著回傳貼圖,隨即踏進會議室——今天,他們要討論的,是如何讓一家人住得更輕鬆,讓城市多一點希望。

對她而言,創業不是只是事業,而是讓家的想像被具現的過程:當夢想落地成家,理想的世界,就有了門牌號碼。

世界教她:回家是必然的方向

德築
(德築集團共同創辦人Helen 黃瓊之)

Helen 的故事,從一對願意「讓女兒去看世界」的父母開始。

當時,她甫從成大建築畢業,到美國主修行銷取得UCSD MBA,與各國同學組隊熬夜趕專題、交朋友。她說:「書本在哪裡都能取得,但不同價值觀的碰撞,會把一個人的格局打開。」在美國,她遇見了同樣來自宜蘭的建築師黃德倫(Arran),那時他們還不知道,未來會一起蓋出屬於自己的宇宙。

學成歸國,對她來說是理所當然的路。把看見的好帶回來,把力氣用在自己的土地上。

但那時,她還沒有回到建築。她先在國際品牌歷練,打世界級的仗,學會如何用空間與品牌說故事,看過國外企業的 campus 式總部如何以設計體現企業文化——透明的玻璃建築、湖畔會議室、開放運動園區,都在對員工傳遞一個訊息:「你值得被好好對待」。她說,那讓她第一次意識到:建築不只是房子,也是一種愛與關係的語言。

直到有一天,她和 Arran 決定回到從小長大的宜蘭。

「想要的家,就自己開始蓋。」她笑著說。後來,生了三寶的他們,也蓋了三棟自己的房子:HA夏、HA秋、HA春,這三棟建築,也成為生命中最美好的紀念。

把孩子想住的世界先蓋出來

德築
(德築集團創辦人Helen與建築師Arran)

四年生三寶、同時創業帶團隊,是許多人聽了都覺得「太硬」的組合。

對 Helen 而言,成為三寶媽反而讓她更堅定——如果希望孩子在台灣長大有選擇,就要有人先把環境做好。

她常問自己:大人想給孩子一個怎樣的世界?

對她與 Arran 來說,答案從不是華麗的建築,而是一種生活方式——讓人能安心呼吸、被自然擁抱。

搬回宜蘭後,他們發現這片土地從未在人與自然之間畫出界線。

因此,每個德築的案子,他們都會在尚未整地的基地上待上幾天,觀察日照、風向與鳥鳴,想像未來住在這裡的家庭與生活節奏。

當陽光的角度、風的方向、孩子在草地上奔跑的聲音逐漸浮現,他們就知道:建築不只是空間的設計,而是生活被實現的方式。

「等我們腦海裡的畫面清晰時,這棟建築的主題就找到了。」Helen 說。

德築
(德築作品:築山)

她與 Arran 把庭院、陽光、風、樹、視野一一放進圖面——築楓像紙飛機,站在宜蘭運動公園旁,把天空、龜山島與綠意一次打開;築山、築水則像兩個性格不同的孩子,一個讓人望山品茶,一個陪人河畔散步。

築水
(德築作品:築水)

蔦屋書店 × 築院,更是她對下一代的承諾。他們在未來高鐵宜蘭站旁擁有 15,000 棵樹的縣政特區,立志打造兼具文化、美感與生活感的日常基地。讓孩子一出站,就能看到一個有品味又有溫度的台灣版本。

他們用建築描繪的世界,正逐漸與自己理想的生活距離拉近。

建築的職人革命

而身為媽媽的她,也想讓孩子看到,建築業也能成為孩子嚮往的選擇。

Arran與Helen正在改變建築的樣貌。當團隊發現台灣的建築流程繁瑣又不透明時,他們選擇投入七年、三千多萬元,自行開發管理系統 bimAir,把圖面、法規、內部溝通與客戶往來整合起來,讓每一棟建築都能被誠實看見。

德築
(德築員工穿上設計師周裕穎設計的工裝系列)

她不只讓建築更聰明,也想改變大眾對於建築工地的既定印象。她跨界攜手服裝設計師 JUST IN XX 周裕穎 推出營建工裝系列,改變大眾對「做工」的刻板印象。新工裝以品牌色——活力黃與建築灰 為基調,展現職人精神,也讓工地成為新的美學場域。

從充滿活力的巴士到乾淨整潔的工地,她想做的,是一件能改變未來的事:讓每一個從事營建業的孩子,都能為自己感到驕傲。

她說:「營建業其實充滿專業與美感,缺的只是被看見的自信。」

快樂工作不是口號:一間懂爸媽的公司

身為三寶媽,Helen 深知職場與家庭的拉扯。她不希望媽媽員工們都勉強自己當女超人,身為集團創辦人之一,她知道她可以提供員工不同的可能。

德築上班時間可選 8:00、8:30 或 9:00,中午休息 90 分鐘,下班時間則能彈性安排,讓爸媽有時間接孩子、運動、煮飯。當員工臨時請假接小孩,公司不多問理由刁難,只會問你:「需要什麼支援?」

德築
(德築總部裡頭就有蔦屋書店,同事、甚至是同事的孩子,都可以在這邊盡情閱讀。)

Helen 說:「真正愛公司的員工,不會因為當爸媽就怠惰,他們只需要一個不被愧疚綁架的職場。」

這樣的企業文化,讓德築團隊從幾人擴展成十家公司、數十位夥伴,每年都有新生兒誕生,工作與生活共好,成為這間公司最自然的節奏,也讓員工在家庭與職場之間,找到真正的平衡。

把生命的經歷,變成影響力

黃瓊之
(除了事業,Helen與Arran也很重視家庭,經常帶著孩子一起去開拓視野。)

四年前,一連串的意外——車禍、腦震盪、手術——讓 Helen 的人生暫時停格,也讓她開始重新定義「更好的生活」是什麼。

「我想更愛惜自己的健康,也繼續做對世界有意義的事。」她從作息開始調整,把對身心平衡的體悟,融入公司文化與建築設計裡。陪孩子、陪團隊、陪城市一起長大。

對她來說,真正的成就不是蓋了多少棟房子,而是當人們住進去、生活開始變好,那才叫建築的價值。

德築宇宙:從「家」到「樂園」的想像

德築宇宙
(德築總部以太空總部概念設計,期許用創意和實踐力航向想去的世界。)

七月,德築宇宙總部在宜蘭正式啟動,象徵品牌從「家」的實踐,進化為「宇宙」的想像。那一天,他們舉辦了一場充滿創造力的「宇宙派對」——在德築,建築不只是工程,而是一場關於生活的遊樂。從設計到日常,所有事都能變得更好玩,像一座有故事的樂園。

就像 2023 年,德築集團科技推出全台首個線上購屋平台「MyHouse 我的訂製屋」,以智慧化與數據化的方式,重新定義購屋體驗。

買房的人不再只能走進樣品屋,而是能在線上自由選擇主題,所有作品圖資、總價、時程都公開透明,還能透過 24 小時雲端資料庫與互動介面,輕鬆搜尋、比較、收藏——夢想中的家,就在指尖一點一滴成形。

「MyHouse」讓「買房」第一次變成一場可以親自參與的創作過程。那份從看見到參與、從想像到生成的自主感,正是德築想喚醒的生活態度:讓理想不只停在藍圖,而是能被真正住進去。

如今,德築也跨足四大領域——身心靈健康、文化創意、娛樂餐飲與商務辦公。未來將與日本蔦屋書店合作,預計十年內在宜蘭打造五座文化場域,以「打造娛樂場域」為核心,讓生活充滿體驗與互動。

在 Helen 心中,有比建築更大的願景。

「就像迪士尼或星野,我希望我們的每一棟建築,都是樂園中的主題館。未來的宜蘭,會成為人們願意走進來、體驗生活的入口。」她相信,當建築能帶動地方產業與文化,讓世界透過這座城市看見宜蘭。那,才是她最想完成的事。

把宜蘭變成能大膽做夢的地方

德築

2025 年,德築宇宙總部正式啟用,成為智慧建築與創意交流的基地,也成了 Helen 世界旅程的答案。

影響力不是站在世界中央揮手,而是回到自己最在乎的地方,扎實地把一塊土地照顧好。

如今,她每天仍從孩子的笑聲開始,與團隊一起討論建築、陪員工看見風景,也陪宜蘭長出新的樣子。她用建築、文化與創意,讓宜蘭成為一個能安居、能做夢的地方。

對 Helen 而言,建築的價值從來不在天際線上,而是在每一個能安心生活、抬頭就看見光的家。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善用空間、家具教孩子生活自理和創意!看三寶媽如何把「家」翻轉成孩子的大玩伴

日本有夢幻幼兒園,台灣也有!絕美游泳池、綠地......幼兒園用建築空間激發孩童想像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