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旅遊> 「凡經過必打卡!」基隆美術館《WE ARE ME 我(們)到此一遊》把社群儀式搬進展場,親子六大看點一次看

「凡經過必打卡!」基隆美術館《WE ARE ME 我(們)到此一遊》把社群儀式搬進展場,親子六大看點一次看

在「凡經過必打卡」成為全民習慣的時代,手機鏡頭彷彿成了我們觀看世界的方法。基隆美術館年底推出話題國際大展《WE ARE ME — 我(們)到此一遊》,把這項社群「儀式」直接搬進展場:鏡面、光影、視覺介面與科技生成影像,讓每位觀者不只是「看展」,而是成為作品的一部分。展覽集合台灣、英國、法國、日本、泰國 10 位藝術家,是近期最值得帶家人一起走走的生活展覽。

文章目錄

走進基隆美術館,一件作品還沒看到,大家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掏出手機。家長拍孩子、年輕人拍自己、年紀較長的觀展者則靜靜在鏡子前端詳。這不是炫耀,而是當代人的「觀看本能」。

《WE ARE ME》從這個日常動作開始,把「打卡」變成一種現象拆解。

我們真的在看作品?還是在看自己?我們想呈現「我」?還是想融入「我們」?展覽用幽默又直接的方法,把這些平常不會說出口的行為變成能被討論的事。

鏡子寫著 WE,反射卻變成 ME:自我與群體,在展場裡交換位置

基隆美術館

展覽入口是一面大鏡子。鏡子上寫著「WE」,但你一靠近,映出來的卻是「ME」。意喻在網路與影像主導的年代,「我」與「我們」早已糾纏在一起。

你分享、你被看見;

你打卡、你成為資訊的一部分;

你以為自己是旁觀者,卻又不斷成為鏡像的一員。

展覽就是從這一面鏡子,把「社群文化」拉進藝術現場。藝術家余政達打造的虛擬角色「法咪咪」。選擇讓虛擬角色策展,本身就是一個提問:在社群時代,我們每天在扮演的「角色」是不是也都能被自由更換?

展覽以「我/我們」為軸線,10 位藝術家帶來的作品,不只好拍,更好理解——因為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來看看孩子會感興趣的六大看點吧!

親子看點1.把樂高排滿地,爸媽最懂這種「痛」

基隆美術館
(圖/基隆美術館;攝影 KRIS KANG)

爸媽看到那滿地樂高積木與玩具,應該一想到就痛,覺得很熟悉吧!藝術家瑞安甘德以兒子排列玩具的習慣為靈感,建立一個「封閉的小宇宙」。把是孩子最專注、最誠實的思考方式呈現出來。

他把這份「來自日常」的感知帶到展場,提醒我們:理解他人,有時就像理解孩子那樣,需要蹲下來看。

親子看點2.AI 光影構築虛實世界

基隆美術館
(圖/基隆美術館;攝影 KRIS KANG)

山內祥太擅長用虛擬替身、遠距影像探索「後人類身體」。新作以 AI 光影生成忽近忽遠的光與聲。你知道那不是人,但又覺得「有人在」。那虛實世界,就是數位生活的日常。

親子看點3.四驅車被迫慢下來後,停頓突然變得有意義

基隆美術館 
(圖/基隆美術館;攝影 KRIS KANG)

南韓藝術家YANG02把迷你四驅車改造成「慢速版」。當玩具不再競速,而是慢慢走,你反而會看得更清楚:轉彎、震動、停頓,都像慢動作一樣變得有意義。

基隆美術館
(圖/基隆美術館;攝影 KRIS KANG)

親子看點4.把情緒拼成一座小島

 基隆美術館
(圖/基隆美術館;攝影 KRIS KANG)

藝術家陳怡潔邀在這件新作中,她透過觀眾輸入的資料庫,轉化成色彩圓盤組成的小島。人與人的差異,被色彩包容成溫柔的集合。誰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格顏色。

親子看點5.讓光點跟著你走

 基隆美術館
(圖/基隆美術館;攝影 KRIS KANG)

巨型珠簾像一面會呼吸的螢光瀑布,從天花板一路垂落。每一顆珠面都刷上螢光塗料,只要有人走近,光點就像被喚醒般沿著你的腳步閃動、分散、交錯。

整個空間就像你正在穿越一幕「會亮起來」的舞台,既像LED螢幕,又像一場被光包住的夢——介於真實與虛構之間,充滿奇幻感。孩子會追著光跑,大人則會被那種靜靜的流動療癒。作品讓每個人的「離開與靠近」也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親子看點6.從作品看存在意義

基隆美術館
(圖/基隆美術館;攝影 KRIS KANG)

陳松志作品「倒裝的語句-16」,鏡面上的「灰塵」也是作品的一部分,這回展出卻發生一個小插曲:被志工誤以為是髒汙,擦拭乾淨失去原貌!網友也稱這真或許也是行為藝術了!

作品記錄你走過的軌跡。痕跡散落、消失、再出現——像生活裡那些被悄悄存下的瞬間。提醒我們:存在,本來就留下痕跡。也請爸媽提醒孩子不要動手擦拭喔!

重新定位後的基隆美術館,正在成為北部最具話題的展覽場域之一。假日別錯過這檔年末最具話題性的展覽!

展覽資訊

《WE ARE ME — 我(們)到此一遊》

展期|2025.10.30-2026.02.01

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7:00

地點|基隆美術館 1 楼、M 楼

參展藝術家|陳怡潔、陳松志、鄭先喻、瑞安.甘德、卡蜜兒.安侯、謝佑承、納溫.努通、山內祥太、YANG02

主視覺設計|永真急制工作室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基隆美術館「第25小時」,大型親子互動裝置藝術、「以母之名」的創作作品,邀請大小朋友一起玩

「基隆美術館」正式對外開幕,展覽亮點、空間設計、開放時間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