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健康百寶箱> 防颱準備懶人包》颱風來了怎麼辦?一篇搞懂屋內外檢查、必囤食物、防災包與薪資規定

防颱準備懶人包》颱風來了怎麼辦?一篇搞懂屋內外檢查、必囤食物、防災包與薪資規定

看似熟悉的「颱風警報」、「豪大雨特報」、「停止上班上課公告」,其實背後潛藏著強風、豪雨、土石流、停電、甚至人身安全的嚴重風險。

文章目錄

每年7至9月,是台灣最容易遭遇颱風侵襲的季節。看似熟悉的「颱風警報」、「豪大雨特報」、「停止上班上課公告」,其實背後潛藏著強風、豪雨、土石流、停電、甚至人身安全的嚴重風險。你是否也曾在颱風來臨前才匆忙搶購泡麵、電池?亦或是風雨交加中,才發現排水孔堵塞、窗戶滲水、冰箱不夠冷?與其臨時抱佛腳,不如提前做好準備。

颱風無法避免,但災損卻可以預防。這篇「防颱準備懶人包」整合各方建議與防災原則,從居家檢查、停電備案、行動指引,到避難包、勞工權益一次整理,協助你和家人更安心度過每一場風雨。

居家檢查7步驟:颱風前先檢查屋內外!

颱風報到前,是決定接下來幾天是否「穩坐家中、滴水不進」的關鍵時刻。從屋外環境到冰箱冷凍、通訊電力、防水措施,這7項檢查是風雨來前最實用的防線:

1.陽台與頂樓排水孔暢不暢通?

淹水從來不是只有路面問題,家中陽台、頂樓若排水孔被葉子、泥沙或積灰堵住,很容易在短時間內積水倒灌。不但破壞地板、泡壞家具,還會造成水氣滲入牆面發霉。建議每次颱風前都清理排水孔一次,並加裝濾網或卵石做簡單過濾防堵。

2.棚架、黑網架是否已收妥?

家中如有種植作物、搭設黑網架、陽台遮雨棚等臨時結構,颱風天容易被強風吹走或搖晃破損,甚至砸傷人車。建議風雨來前立即拆除或用強韌繩索、束帶固定收納。

3.頂樓與陽台的植物需「落葉清理」

植栽雖美,風災時卻可能成為災害源。建議颱風前輕敲枝葉,讓過熟或老化的葉片自然脫落,並將落葉掃除乾淨,以防堵住排水系統。小盆栽亦應集中收納於陽台牆角或室內。

4.窗框與冷氣口是否密合?

每當颱風來臨,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在玻璃窗上貼膠帶」,但其實這樣的作法早已被專家打上問號。玻璃在強風壓下容易變形破裂,膠帶幾乎無法發揮真正的防護效果,甚至可能讓玻璃破碎時變得更危險。可使用防水膠條、遮雨罩或透明膠布加強封邊,也建議拉上窗簾並用夾子固定,萬一玻璃破裂時能擋下部分碎片。

5.室外家具與物品是否已搬至安全處?

颱風來時強風亂竄,花盆、曬衣架、椅子、鞋架等室外物品若未固定,很可能成為「飛物殺手」。建議:

  • 小型物品搬進屋內。
  • 大型物件放置於低處,並用束帶與陽台圍欄繫牢。
  • 廣告看板、遮陽傘應事先拆除或捲收。

6.冰箱調至最低溫,備戰停電

停電時冰箱會快速升溫,造成食材變質。建議在颱風來臨前將冰箱溫度調至最低,冷凍庫可預先放入保冷劑或冷凍水瓶延長冷度。亦可提前煮熟易腐食材,冷凍保存並分類擺放,方便停電時快速取用。

7.緊急照明與備品準備好了嗎?

停電不只造成不便,夜間無光還可能導致跌倒或意外。颱風前務必檢查:

  • 手電筒+備用電池。
  • 行動電源充飽、手機更新天氣App。
  • 備有飲用水(每人每日約3公升)、乾糧、泡麵、嬰幼兒或長輩用品。
  • 蠟燭需遠離紙張、窗簾等可燃物,避免二次災害。

防颱囤糧怎麼吃?比泡麵更健康的囤貨選擇

每當颱風來襲前,超市貨架總是被泡麵、微波食品塞滿購物車,不少人覺得這些食物方便又耐放。但你知道嗎?這類食品通常含有高油、高鈉與高熱量,長時間食用反而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其實,防颱備糧也可以吃得營養又健康。根據高敏敏營養師建議,以下這些食材兼顧耐放、易準備與營養價值,是更理想的囤糧選擇:

澱粉類:選擇原型食物更安心

全穀米、蕎麥麵、麥片、地瓜、南瓜、馬鈴薯等根莖類食物,可補充能量又富含膳食纖維。

蔬果類:冷凍+耐放蔬果替代新鮮菜

急凍蔬果:花椰菜米、冷凍莓果、冷凍蘆筍;耐放蔬果:高麗菜、紅白蘿蔔、乾香菇、洋蔥、蘋果、檸檬、芭樂、奇異果、香蕉。富含植化素與維生素C,有助抗發炎、維持免疫力。

蛋白質類:冷凍與罐頭都是好幫手

冷凍毛豆、凍豆腐、冷凍肉品、水煮鮪魚罐頭、鷹嘴豆罐頭、黃豆罐頭,為身體提供穩定且可久放的優質蛋白質。

鈣質補給:乳製品也能耐放

保久乳、奶粉、起司、乳酪,保久乳營養價值與鮮奶相當,是應急又方便的選擇。

萬用好物:料理方便、省事又營養

雞蛋(室溫可存放數天)、堅果、即沖飲品如燕麥飲、無糖豆漿,實用又多變,不需複雜烹調。

颱風來襲中怎麼辦?風雨之中這樣做最安全

颱風警報發布後,除了避免外出,也要謹記以下行動守則:

  1. 密切關注中央氣象署、水利署與地方政府發布的水庫洩洪、淹水警戒、封路通知與災情資訊。
  2. 住在低窪區者應檢查社區排水,必要時預做撤離準備。
  3. 發生停電時,優先使用手電筒,避免蠟燭引發火災。
  4. 地下室一旦淹水,切勿下樓查看,以防觸電或溺水。
  5. 外出駕駛請減速慢行、勿硬闖積水道路或強風區域。
  6. 不要靠近海邊釣魚、觀潮、戲水,瞬間強風巨浪容易發生意外。
  7. 發現路面電線垂落,請勿觸碰,應立即通知1999或電力公司通報。

緊急避難包怎麼準備?關鍵時刻派上用場!

隨著氣候變遷導致天災頻率增加,行政院將每年9月21日訂為「國家防災日」,提醒全民學習災難應變。當住家位於可能土石流、淹水區,或發生地震、火災等緊急狀況需疏散避難時,「緊急避難包」就是黃金救援72小時的生存關鍵。

避難包3大原則:

  1. 放在玄關或大門口,緊急時隨手可拿。
  2. 每半年檢查內容物效期與功能。
  3. 建議使用輕便雙肩包,攜帶方便。

建議內容物:

分類
建議物品
食物 3日份乾糧、罐頭、嬰兒奶粉
水源 每人每日3公升飲用水
醫療 日常藥品、OK繃、口罩、酒精、紗布
衛生 衛生紙、濕紙巾、生理用品、尿布
衣物 毛毯、外套、毛巾、暖暖包
通訊 手機、行動電源、收音機、電池
文件 身分證、健保卡、提款卡
其他 現金、哨子、雨衣、瑞士刀、地圖、筆

 

颱風天出勤怎麼算薪水?別等被扣薪才後悔!

每次颱風假總有人問:「不上班會扣薪嗎?」其實,根據《勞動基準法》與中央人事行政總處公告:

  • 政府公告停班停課:勞工不上班,雇主不得扣薪。
  • 雇主要求出勤:應支付雙倍薪資(例假日加班計算方式)。
  • 公司自行放假未公告:雇主可視為事假,得不給薪。
  • 特殊勤務(警消、醫療):應有補休或加班費。

另外,若因颱風上班途中發生交通意外,亦可能列為「通勤災害」,依法申請職災補償。

颱風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沒有準備」

天災無法控制,但危害可以降低。無論颱風會不會直撲而來,平時就該做好防災準備。這份懶人包請你存下,也提醒家人一起閱讀,關鍵時刻,它可能保護你的生命、財產與健康。



👌本文由【良醫健康網】授權
 文/
防颱準備懶人包》颱風來了怎麼辦?一篇搞懂屋內外檢查、必囤食物、防災包與薪資規定
 更多文章請見 良醫健康網,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颱風假有薪水嗎?上班薪水怎麼算?颱風天出勤規定與薪水算法一次看
地震來了,「緊急避難包」怎麼準備?一表看懂緊急避難包內容物及3大災害避難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