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問良醫> 醫生專欄區> 【長庚醫師團】兒童胸痛原因多,絕大多數非嚴重心臟病!但有這些狀況須就醫

【長庚醫師團】兒童胸痛原因多,絕大多數非嚴重心臟病!但有這些狀況須就醫

每當孩子突然捂著胸口說「好痛」,父母難免開始揪心,第一時間多半聯想到是否為心臟病。其實兒童的胸痛和大人的邏輯非常不同:在臨床與研究中,多數孩子的胸痛屬於良性,最常見的是胸壁肌肉或肋軟骨的問題,其次才是呼吸道、胃食道逆流或情緒壓力相關;真正由心臟造成的比例相當低,多數研究約落在百分之一到數個百分點之間。換句話說,絕大多數孩子的胸痛並非嚴重心臟病。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少數情況可能需要即刻處理。

文章目錄


十歲的小宇在週末打球時,突然停下來,說「左前胸一陣刺痛,深呼吸會更痛」,休息幾分鐘後,感覺好一些,但轉身或大力伸展又會抽一下。家人很緊張帶他來就醫。

認識兒童胸痛

一般兒童胸痛指的是小朋友胸前壁至背側胸廓範圍的任何不適,包括刺痛、悶痛、灼熱感、抽痛或難以形容的「怪怪的感覺」。

兒童的神經分布與疼痛表達與成人不同,加上常常兒童年紀較小,常難以精準指出來源;當兒童說胸痛的時候,有些是來自胸腔、心臟部分的問題,其他有些可能來自胸腔外的不適,比如說來自食道、腹上區、肌肉或是情緒壓力,都可能以胸痛來表現。

兒童胸痛常見原因

造成兒童胸痛究竟有哪些可能?最大的族群是肌肉骨骼,包括運動或咳嗽後的胸壁肌肉拉傷、肋軟骨發炎,還有一些像針刺般的痛,常在安靜或姿勢改變時發生,深吸氣會更明顯,但幾秒到幾分鐘自己就過去,不會留下後遺症。

呼吸系統的原因像氣喘、支氣管炎、肺炎或較少見的氣胸,通常會伴隨咳嗽、喘鳴、發燒,或單側胸口在呼吸時更痛;至於胃腸道方面,胃食道逆流會在餐後或躺下時讓胸口有灼熱悶脹感,有些孩子會說「有酸酸的東西跑上來」;到了青春期,情緒與壓力的影響更明顯,學校或家庭壓力、焦慮或過度換氣,都會讓胸悶胸痛變得頻繁,但多半不危險,需要的是理解與調整。

若是源自於心臟的胸痛,通常不容忽視,包括心包膜炎、心肌炎、某些結構性心臟病(例如心臟瓣膜的問題),或者罕見的冠狀動脈異常與川崎病後冠狀動脈的問題,則多半與運動有關或伴隨暈厥、顯著心悸或異常心音,這時就需要更積極的評估。

在家初步判斷時,家長可以先觀察幾個方向:

.首先留意小朋友抱怨疼痛的樣子與情境:比如說疼痛是否會被深呼吸或轉身牽動,有沒有按壓那一點會更痛?這些線索多半指向胸壁問題。

.接著可以再來看疼痛和活動的關係:如果在運動最激烈的時候,合併頭暈、差點昏倒或胸口悶緊到說不出話,這些是我們在臨床上最在意的重要訊號,需要就儘速就醫。

.觀察症狀與掌握病史:小朋友是否持續高燒、咳得很厲害、呼吸急促或嘴唇發紫,是否有已知心臟病、川崎病史,或家族中有年輕猝死、心肌病變或惡性心律不整的紀錄,這些資訊都會影響臨床上對於兒童胸痛原因的判斷。

兒童胸痛需要就醫的時機

就醫時機可依兒童胸痛狀況評估,決定是否必須緊急就醫、門診就醫,或是先行觀察與居家照護。

.緊急就醫

若孩子胸痛伴隨明顯呼吸困難、暈厥、意識改變或唇色發紫,請立刻啟動緊急醫療,撥打119,或直接前往急診。

.當天就醫

如果是在運動中或剛運動完出現胸痛,同時合併有心悸、頭暈,或疼痛的狀況而且愈來愈明顯沒有緩解,也建議當天就醫進行評估。

.門診就醫

若合併發燒與咳嗽、反覆發作影響生活、或是家長還是有擔憂,建議門診就醫,讓臨床醫師進行完整的評估。

.先觀察與居家照護

如果只是短暫刺痛、按壓會痛、休息就能改善,精神與食欲都不錯,多半可以先觀察與居家照護,同時,請家長記錄發作時的情境、持續多久、和哪些動作或餐食有關,在之後若是有機會就醫的時候,將這些詳細的資訊提供給醫師參考,能讓醫師可以更快速準確判斷胸痛的可能原因。

醫師評估兒童胸痛的檢查

在診間時,醫師會先做最有價值的一步──詳細問診與理學檢查。透過描述的細節、生命徵象與心肺聽診、胸壁觸壓與觀察全身狀況,臨床醫師多半就能把大方向抓出來。

接著根據病患狀況視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安排檢查。一般有可能安排的檢查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抽血檢查、24小時心電圖、運動心電圖或是進一步的影像檢查。

.心電圖快速無創,可篩出心律不整與部分心肌或心包膜的問題。

.胸部X光能看出肺炎、氣胸或初步評估心臟大小。

.若心電圖或聽診可疑,或孩子本身有較高風險,會加做心臟超音波評估瓣膜、心肌收縮狀況與心包積液。

.抽血檢驗可能檢查如心肌酵素與發炎指數,但一般通常只在懷疑心肌炎或全身性發炎時才需要。

.若症狀以心悸為主或有暈厥,可能安排24小時心電圖檢查以監測全天心律。

.若疼痛與運動密切相關,則會考慮以運動心電圖評估運動與胸痛的關係。

少數情形下,為了釐清冠狀動脈異常或心肌發炎,會使用心臟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

重要的是,檢查並非愈多愈好,而是愈精準愈好!我們的目標是用最小的負擔,換到最關鍵的答案。

兒童胸痛評估常見診斷的臨床處置與治療

針對胸痛的治療是「對症下藥」!以下為常見診斷與處置:

.肌肉骨骼造成的胸痛以休息、熱敷、溫和伸展、暫時避免伏地挺身與重訓最有效,必要時短期使用止痛藥,通常幾天到幾週就能改善。

.呼吸道感染需要的是時間與適當的支持療法;若是細菌性肺炎,醫師視情況會給予適當的抗生素。

.氣喘則依指引調整吸入型藥物並減少誘發因子。

.氣胸依大小與症狀而定,從觀察到胸腔引流都有可能。

.胃食道逆流可藉由少量多餐、餐後不要立刻躺下、減少油炸辛辣及含咖啡因食物而改善,必要時可短期使用制酸劑;如果同時合併體重過重者,長期的體重管理非常重要。

.若是情緒與壓力相關的胸痛,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痛是真的,但並不會造成生命的影響」,學習放鬆心情、規律運動與睡眠,若持續困擾學習或生活,有時候心理諮商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至於心臟來源的胸痛,如果是心包膜炎,醫師會視情況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心肌炎則需要更嚴密的住院監測與活動限制,並視情況給予心臟衰竭與心律治療;結構或冠狀動脈異常,則由小兒心臟團隊評估是否以需要使用心導管或手術矯正,並安排運動安全與長期追蹤。

在家照護方面,家長可以做的其實遠比想像中重要。

.先陪孩子把痛的情境說清楚,讓他知道身體的訊號值得被聽見,但多半不危險。

.協助記錄發作時點、持續時間與可能的誘因。

.幫忙調整運動強度,讓身體有恢復的時間;飲食與睡眠作息規律化,對胃食道逆流與情緒都很有幫助。

但若孩子突然失去意識且沒有呼吸,請立刻打119並進行心肺復甦。想提醒家長的是,若有機會參加基礎救命術課程,很有機會在關鍵的時刻救命,雖然此狀極少發生。

兒童胸痛多良性.有疑慮請就醫

最後,簡而言之,兒童胸痛多半良性,不必聞之色變;真正需要警覺的是與運動相關的暈厥、明顯呼吸困難、唇色發紫、持續高燒或家族早發心臟病史。有疑慮時,讓專業醫師用問診與理學檢查先畫出大方向,再以少而精的檢查求證,往往就能既安全又有效地解決問題。

當我們理解了疼痛的語言,就不需要過度焦慮,陪伴孩子健康安心的成長。


劉顥筌醫師

現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心臟科暨遺傳代謝科主治醫師
經歷╱台北榮總兒童心臟科、遺傳內分泌科研究員.台北榮總員山分院兒科主治醫師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士.英國倫敦大學精準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長庚醫師團】我的孩子被告知有心雜音,該怎麼辦?兒心醫師:有心雜音未必心臟有問題,即使有先天性心臟病,預後大多良好
【長庚醫師團】好痛!我的肺破掉!談兒童氣胸,青春期瘦高男生突發胸痛時,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