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momself> 《我們意外的勇氣》拍出安胎媽媽的堅強、陪產爸爸的脆弱,導演游紹翔專訪

《我們意外的勇氣》拍出安胎媽媽的堅強、陪產爸爸的脆弱,導演游紹翔專訪

他曾經是華語樂壇最熟悉卻也最安靜的鏡頭。從五月天、梁靜茹、劉若英到光良,導演游紹翔拍出了無數關於青春、愛與時間的影像。 但直到他坐在醫院那間沒有窗的病房裡,看著太太安胎、聽著胎心音的節奏,才真正開始理解「生命」這件事的重量。 《我們意外的勇氣》是他從這段經歷裡誕生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也是一段關於陪伴、關於恐懼,也關於學會「在不確定中仍相愛」的真實故事。

文章目錄

即便過了十六年,導演游紹翔仍清楚記得,那間病房沒有窗。

白天與黑夜一樣明亮,儀器的綠色線條像細長的心跳,把時間切成一格一格。太太(當時的女友)因為子宮肌瘤,懷孕來得突如其然,必須長期臥床安胎。他在床邊張羅三餐、處理便桶,再靜靜坐下——學會把話吞進喉嚨,學會在「不能讓媽媽太緊張」的前提下,把慌張收好。

我們意外的勇氣

電影裡,薛仕凌扮演他。那個在手腕上綁著繩子的人,只為了夜裡若太太呼喚,能立刻被喚醒。

「今天還好嗎?」他每天問著同一句話,卻總覺得兩人之間隔著一道厚厚的牆。那是一段既無力又堅定的日子——唯一的共識,就是要讓孩子平安誕生。

多年後,那個小小的奇蹟已長成少年。直到疫情讓世界暫停,他才終於有時間回望那段光景,拍下人生第一部電影。

「我想為16歲、正在面臨學業挑戰的兒子做個示範。」游紹翔說:「在人生的困難關卡裡,只要保持專注、相信自己,老天會幫你讓夢想成真。」

《我們意外的勇氣》,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懷孕,迫使兩人面對親密關係的瓶頸

我們意外的勇氣

《我們意外的勇氣》改編自導演游紹翔的的人生經驗。

電影裡,樂芙與柏恩相戀多年——她是資深藝人經紀,他是廣告導演。年齡差距、原生家庭的陰影與對未來的遲疑,像薄而韌的膜,隔在兩人之間。

樂芙四十五歲生日那天,工作與生命同時「出事」,逼著他們正視那個長久未談的問題:要不要一起承擔?又該怎麼一起承擔?

原本她有大好的職涯,但安胎後她每天醒來看到的,只有天花板與點滴架。身體的疼痛、時間的停滯,讓角色一度懷疑自己成了「廢人」——連呼吸都怕驚擾胎兒。

太太看著天花板,先生則看著肚子上滿是針孔的她:「她什麼都不能動,我只能看著她,看著她努力撐過每一天。」那個小小的房間就像壓力鍋,讓親密關係面臨爆炸邊緣。

游紹翔不只是在拍安胎的過程,更是拍一對男女在意外來臨時,如何重新學會靠近。

劉若英細膩演出安胎母親的力持鎮定

我們意外的勇氣

樂芙由劉若英飾演。為了呈現高齡懷孕的真實狀態,她從產檢流程到身體姿態都親自研究,連呼吸節奏都依據醫師指導重新調整。導演說:「劉若英的表演很細膩。當她激動的時候,還得穩住自己的呼吸,要提醒自己下半身不能有任何移動,才不會傷到寶寶。」

這一幕應該也讓媽媽觀眾們的腦海裡,閃過自己懷孕生產時每一個瞬間吧:得知懷孕那天、產檢的等待、看到超音波照片的喜悅、破水時的慌亂......那些畫面其實從未真正離開,只是被時間輕輕覆蓋。現在回想起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忍過的!

而這也是當年游紹翔在妻子身上看到的「為母則強」——那就像內建在女性身體裡的開關,當成為母親,體內所有的堅強都自動開啟了!

男性陪產的真相:在子宮外的他,也在學習如何愛

我們意外的勇氣

在陪產與安胎的過程中,我們常聚焦於媽媽的堅強,卻忘了身旁那個靜靜守候的男人,其實也在經歷自己的恐懼與學習。

對多數華人男性而言,從小被教導要「有肩膀」、要扛起責任,於是他們更習慣壓抑情緒,把害怕、無助和不安都藏進沉默裡。但在這部電影裡,游紹翔誠實呈現了:男人在面對未知時,其實比想像中更害怕,只是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

他回憶安胎那段時間,醫護人員一再叮嚀:「情緒要穩。」於是許多重要的事被延後:擔心不敢說,爭執先不談。但當伴侶面對身體風險,這種『不說』,卻會讓對方更孤單

而真正的陪伴,不只是撐住對方的身體,更是要學會照顧自己的心。當爸爸願意說出「我也會害怕」、「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那一刻,其實已經在學會成為父親。溝通,讓彼此的焦慮有出口,也讓兩個人能真正站在同一條線上,一起去面對那個即將到來的未來。

重返醫院作田調,才知道當時不知道害怕

拍片過程中,游紹翔也回到當年的醫院做田調,訪問主治醫師、助產士與護理師。他驚訝地發現,那時的自己其實比記憶中更慌張,但也更「不知道害怕」。

人在高壓裡會自動把情緒縮成一條線,先撐過去再說。回過頭訪問這些醫師與護理師,他才明白,當初一切都發生得太快——勇氣急救、太太需要拿掉子宮、大量出血……許多決定都是一線之隔。選了另一條路,或許人生就會不同。直到多年後,他才真正理解當時每一個決定的重量。

其實爸爸也需要學習:五月天石頭是學長

我們意外的勇氣

電影結束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孩子出生後的故事呢?游紹翔笑說,孩子出生之後,自己就像孩子的大哥,兩人的關係更像玩伴。

兒子「勇氣」也在台北電影節時來看這部電影。回家路上,他問爸爸:「你們當初有想過不要我嗎?當時懷我的時候有吵架嗎?」爸爸機智回答:「那是為了電影要服務劇情、營造戲劇張力。」要他不要太走心......

游紹翔說,父親這個角色,沒有人一開始就懂。「我們常以為要堅強、有肩膀,可是沒人教過爸爸怎麼面對焦慮、怎麼表達愛。」直到他也成為爸爸,才了解自己原生家庭中爸爸的那份壓抑。

還好,這條路上他不孤單。

因工作而成為好友的五月天石頭,不僅催生了這部電影,也成為他育兒路上的學長。。

游紹翔:「石頭比我早兩年當父親,之前我還是旁觀者,後來直到我自己也成為爸爸,我們的孩子成了玩伴,也成了彼此的傾聽者。我們會聊親子關係、聊孩子兩三歲時的情緒爆炸期……當有一個朋友經歷過、也懂那種混亂,就不會那麼慌張。」

面對爸爸的新身分,其實男人也會害怕。但游紹翔也鼓勵新手爸爸:「沒有人天生準備好當爸爸,我覺得小孩會一步一步教你怎麼當爸爸。」

至於電影中,爸媽似乎為孩子犧牲了光鮮亮麗的職涯、犧牲了時間,但游紹翔並不這麼看。他說,那些看似艱難的決定,其實都是「選擇」:「當下看似放棄,但其實我們只是目的變高了、為了他好。很多困難的抉擇沒有絕對好或不好,回頭看都是好的。當下以為是犧牲,老天都會有他的安排。如果回頭看,都不會覺得是錯誤的。」

用劇本向太太動人告白

「我說我可以,可是我心裡明白——我怕自己做不到,更怕…其實你不想要。」

這是薛仕凌飾演的丈夫,在太太麻醉未醒的病房裡,最動人的告白。

游紹翔說,這段台詞其實就是他想對太太說的心裡話。「手術從麻醉到醒來之間,是她人生記憶的空白。她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我做了什麼。我那時有種——再不講就怕來不及——的感覺,於是一股腦地把想跟她說的話都說了出來。」

其實孩子出生後,生活被育兒佔滿,他們鮮少再提起那段時間的感受,「所以這段戲,也像是我想對她補說的一句話。」

我們意外的勇氣
(導演游紹翔與亮哥討論劇情)

提醒所有孕產階段的爸媽:我們都這樣扶持走過

看完電影,許多觀眾在戲院黑暗中默默落淚。

不只是母親,許多父親也被觸動——那份焦慮與無力,正是他們曾經藏起來的情緒。電影讓我們感動得哭了,也提醒了我們那些「一起撐過」的勇氣。只要還有一個人願意在你身邊,愛就不會斷,勇氣也會一點一滴長大。

最難的時候,也是在一起的時候。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三總婦幼天地】寶寶還這麼小,能不能讓我繼續安胎?早產安胎如何進行醫病共享決策?
.臥床安胎極度辛苦!她,夜夜惡夢最後含淚放棄;她,雙胞胎出生間隔87天,抱到寶寶那刻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