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來了,天氣變了,該好好照顧呼吸道!3款潤肺食譜推薦,簡單又溫補
2025年的霜降來得特別早,伴隨著連日濕冷與氣溫驟降,許多人已經開始出現喉嚨癢、咳嗽、鼻塞等不適。這些徵兆,其實正提醒我們:是時候好好保養呼吸道了。
中醫有言:「秋三月,萬物容平,以養收氣。」霜降時節,天氣轉寒、陽氣漸收,身體進入「收藏」模式,若不懂得順應節氣養生,陽氣散失、肺氣受傷,呼吸道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那麼,這段季節交替的時光,我們可以怎麼做,才能好好守護呼吸健康?
讓我們一起聽聽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宗翰醫師的建議,從飲食、習慣、按摩、茶飲多方面入手,幫助身體平穩過渡秋冬交接的脆弱時刻。
登高養肺好時機,但過敏體質要更謹慎

霜降時節,民間有「登高賞秋、沐日納陽」的習俗,這樣的戶外活動不僅賞心悅目,也能幫助身體儲備陽氣、強健肺功能。
周宗翰醫師表示,登山能促進氣血流通、提升肺活量,是很好的養肺運動。但需特別提醒的是,霜降天氣早晚溫差大、空氣乾冷,對於氣道敏感或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反而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氣喘或乾咳不止。
若你本身容易出現鼻塞、喉癢、咳嗽反覆等情況,應避免清晨劇烈運動,也建議戴口罩、做好頸部保暖,以防冷空氣直入肺腑,引發不適。
延伸閱讀:提升免疫力!5款精油助你抵抗黴漿菌病毒,「沒藥」緩解咳嗽、呼吸道問題,最強「肺部抗菌劑」竟是這種常見香料?
燥邪當道,最傷肺!乾咳、喉癢怎麼辦?

霜降後氣候乾冷,中醫認為這時的「燥邪」最容易入侵肺部。
《黃帝內經》說「肺主皮毛,開竅於鼻」,當燥氣侵犯肺臟,就會讓人出現一連串的呼吸道問題:喉嚨乾、鼻子癢、乾咳無痰、聲音沙啞……這些都是肺氣受損的表現。
周宗翰醫師提醒,不同體質會有不同的表現:
陰虛體質者:常見咽乾口渴、午後潮熱、夜咳
濕熱體質者:容易喉中有痰、胸悶氣短
因此,遠離燥熱食物、補充溫潤食材,就是霜降後保養呼吸道的重要關鍵。
食補潤肺食譜推薦,讓呼吸更順暢
3款潤肺食療,簡單又溫補
1.沙參麥冬
材料:沙參5g、麥冬5g、枸杞10g
功效:潤肺止咳、生津養陰,特別適合喉乾、聲音沙啞者。
作法:以600c.c.熱水沖泡或小火煮10分鐘即可飲用。
2.銀耳百合蓮子湯
材料:銀耳1朵、百合10g、蓮子10g、冰糖少許
功效:養陰潤肺、安神助眠,有助改善乾咳、夜咳。
作法:小火燉煮30分鐘,可當甜湯享用。
3.山藥蓮子排骨湯
材料:排骨適量、山藥50g、薏仁10g
功效:健脾益氣、強化免疫,適合易感冒族群。
作法:小火燉煮40分鐘即可。
貼心提醒:若有慢性病、水腫體質、孕婦,建議先諮詢中醫師再進補。
穴位按摩,讓肺氣更順、咳嗽緩解
除了食補,每天花幾分鐘按摩穴位,也能有效緩解呼吸道不適。建議每天早晚按壓以下穴位,每次3~5分鐘:
合谷穴(大拇指與食指交接處):疏風解表,緩解鼻塞與頭痛。
列缺穴(手腕橫紋上方、拇指一側):宣通肺氣、改善咳嗽氣喘。
太淵穴(手腕橫紋上、拇指側脈搏處):補益肺氣、提升免疫。
尺澤穴(手肘內側橫紋上):清瀉肺熱、止咳化痰。
技巧:按摩時可以搭配溫熱毛巾或暖暖包,加強氣血流通效果。
霜降後的5個呼吸道保養守則

1.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肺經在凌晨運行,足夠的睡眠有助修復肺氣。
2.保持空氣濕潤
使用加濕器或在床邊放杯水,降低乾燥引發的咳嗽。
3.適度運動與深呼吸
可提升肺活量、幫助氣血循環順暢。
4.避免辛辣燥熱食物
如火鍋、燒烤、辣椒,這類食物會助熱傷陰。
5.多喝溫開水與茶飲
保持喉嚨濕潤、減少喉癢與乾咳機會。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霜降到了!2025霜降養生禁忌、開運重點一次看:這3個生肖注意健康
.預防呼吸道感染,5大精油推薦!6個居家防護技巧,比薰香更有用就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