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桃園8歲男童洗澡暴斃,高大成揭「五彩瘀血」,代表了長期受虐。訪視為什麼沒有發現?

桃園8歲男童洗澡暴斃,高大成揭「五彩瘀血」,代表了長期受虐。訪視為什麼沒有發現?

桃園8歲男童疑遭長期虐待致死,身上「五彩瘀血」揭露長期暴力。法醫高大成警告,通報後若僅形式訪視,形同失職。社會安全網形同虛設、鄰里沈默,讓孩子的求救無人聽見。

文章目錄

桃園一名8歲男童在自家浴室倒下,送醫四日仍不治。起初家屬聲稱是癲癇或食物中毒,但醫院發現他身上遍布新舊傷痕,疑點重重。鄰居口中,這個孩子常獨自搭電梯、在大廳等父母開門、因飢餓向警衛要餅乾吃;常聽見哭聲,看到他被罰站,長期孤立。

兒童虐待│家暴

「五彩瘀血」,法醫眼中的求救訊號

法醫高大成指出,若一名孩子的身上同時出現深紅、紫黑、黃褐等不同顏色的瘀血,「那不是跌倒,而是天天在打。」這種「五彩瘀血」正是長期受虐的警訊。高大成批評,當社會局接到通報後,不該只是「例行關心」,而應嚴格追蹤、交叉檢驗病歷與受傷時間。他直言:「如果只是上門看看、拍張照,就錯過孩子真正的求救時刻。」

訪視卻沒有發現?

社區鄰居回憶,社工雖曾多次來訪,但多半只在大廳或公園陪孩子玩耍,鮮少進入家中。「母親不開門」成了合理化的藉口,訪視紀錄因此流於形式。案發前一晚,社工雖短暫入內,但隔日男童便身亡。

居民質疑:「若孩子已有家暴通報,社工怎能止於陪伴?不能請警察同行嗎?」這些追問,直指社會安全網的核心問題──它存在於文件裡,卻缺席在真正危險的現場。

延伸閱讀:疏忽照顧也是一種兒童虐待!台灣嬰幼兒受虐逾九成發生在家庭中,其中八成施虐者為父母

兒童虐待│家暴 

當周遭以「不方便干涉家務」而沉默

電梯裡的小男孩,曾對警衛開心說:「我長了兩排牙齒喔!」隔天他便不在了。鄰居曾看見他被母親拖行、被罰站、被剃光頭,夜裡哭聲不斷。許多人其實都察覺不對,卻因「不方便干涉家務」而沉默,使暴力延續。

孩子每天都被打的身體,應該早已被識破。這不只是司法問題,更是行政系統的責任。當社工缺乏權限、學校缺乏敏感度、鄰里缺乏勇氣,孩子就會被一層層冷漠包圍。真正的保護,應該是主動監測、即時干預、跨部門共責,而非在命案發生後開記者會。願孩子安息,也願這社會更多人有勇氣拯救孩子!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剴剴案,台大醫師呂立出席,42處嚴重的虐待型傷勢,與生殖器深度撕裂傷,哽咽嘆:「剴剴無法逃走,唯一的解脫就是死亡。」法庭哭成一片

媽媽生產竟由六歲男童請假到醫院照顧,家訪發現女嬰僅用枕套包裹,緊急安置兩名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