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太大?因為水分補充不夠?研究顯示喝水不足會提高與壓力相關疾病的風險
根據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最新研究,喝水不足可能會提高與壓力相關疾病的風險。研究發現,每日飲水量不足的人,皮質醇反應比建議攝取量者高出50%以上。
皮質醇是人體主要的壓力荷爾蒙,其過度反應與心臟病、糖尿病及憂鬱症風險顯著相關。研究負責人尼爾·沃爾什教授指出,若面臨截止日期或公開演講等壓力情境,隨身攜帶水瓶不僅有助當下表現,更可能對長期健康帶來好處。
多喝水可以減輕壓力!
這項由達能研發中心資助的研究,將健康年輕人分為「低液體攝取組」(每日少於1.5公升)與「高液體攝取組」(女性約2公升、男性約2.5公升)。兩組在心理特質與睡眠等影響壓力反應的因素上相匹配。參與者維持日常飲水習慣一周後,研究團隊監測其血液與尿液的水合狀態,並進行模擬求職面試與心算任務的「特里爾社會壓力測試」,以測量實際壓力反應。
延伸閱讀:一天該給孩子補充多少水份?別亂喝!醫警吿「這年齡」喝多恐水中毒
脫水與壓力荷爾蒙反應過度相關
結果顯示,兩組參與者在測試中焦慮感與心率上升幅度相似,但「低液體組」的唾液皮質醇水平顯著升高。雖然該組受試者口渴感不比「高液體組」更強烈,但尿液顏色與濃度明顯偏深,呈現脫水跡象。研究團隊認為,這說明脫水與壓力荷爾蒙反應過度相關,進而增加長期健康問題的風險。卡甚博士指出,這一發現突顯了補水對於緩解壓力的重要性。
脫水對大腦與腎臟的雙重負擔
為什麼喝水不足會造成如此影響?科學家解釋,當身體感知到液體不足時,會釋放名為加壓素的荷爾蒙,加壓素除了促進腎臟回收水分、維持血液容量與電解質平衡,也會作用於大腦下視丘,進一步影響皮質醇的釋放。長期下來,腎臟需承受更大壓力,而大腦則因皮質醇增加而導致壓力反應過度,對身體健康造成長遠威脅。
補水的實用策略與建議
專家強調,雖然仍需更多長期研究,但現有證據已支持每日飲水量建議:女性約2公升、男性約2.5公升。檢查水分狀態的簡單方法是觀察尿液顏色,淺黃色代表水分充足。若面對緊湊行程、重大簡報或高壓挑戰,隨身攜帶水瓶並養成定時補水的習慣,能幫助身體更有效應對壓力,同時降低長期健康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