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雙颱?中秋前後,雙颱潛勢引關注,10月仍可能再迎颱風活躍期
今年颱風生成數量偏高,專家指出中秋前後仍可能有新颱風形成,但是否影響台灣仍待觀察。短期內台灣受太平洋高壓籠罩,高溫炎熱不減。雖然颱風博羅依影響越南、浣熊無威脅,但10月仍可能再迎活躍期,提醒各界持續警戒並預作防災準備。
歐洲EC-AIFS與美國NCEP模式皆顯示,中秋節前後熱帶擾動依舊頻繁,未來仍可能有1至2個颱風生成。但目前尚難判定是否會接近台灣,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民眾無需過度憂慮,仍可持續追蹤觀察,以便及早準備。
熱帶擾動醞釀發展中。(圖:翻攝臉書「林老師氣象站」)
林得恩指出,今年至今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域已有20個颱風生成,明顯高於過去114年1至9月的平均值18.6個。其中侵襲台灣的颱風共有丹娜絲、楊柳與樺加沙等3個,略高於長期平均的2.93個,顯示今年颱風活躍度偏高。
現有颱風動態:博羅依侵越南、浣熊無威脅
另一位氣象專家吳德榮提到中颱博羅依在28、29日侵襲越南,相關行程須注意安全;至於中颱浣熊距台灣遙遠,不會造成威脅。也指出美國與歐洲模式模擬出菲律賓東方海面即將有新擾動生成,路徑大致偏西,通過菲律賓後進入南海,朝海南島方向前進,但各國模式差異仍大。
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擾動發展。(圖:翻攝自中央氣象署)
延伸閱讀:颱風過後要注意「這疾病」,像感冒恐被忽略,糖尿病、肝病、癌症病患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是高危險族群
台灣近期天氣,持續晴朗炎熱
短期內台灣受到太平洋高壓籠罩,天氣將維持晴到多雲,北部氣溫甚至飆至38度,紫外線經常落在過量級或危險級。中南部及山區午後偶有局部雷陣雨,但整體降雨不多。預估中秋前夕仍無鋒面或東北季風南下,氣溫不會明顯轉涼。
颱風季仍未結束,防災準備不可鬆懈
提醒10月第一週仍以高壓主導,但第二週可能迎來新一波颱風活躍期。由於目前模式仍存變數,專家建議相關單位及早規劃,做好因應準備,以降低未來可能帶來的影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