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病好了,卻無法走路!9歲女童A流後,輕忽「這症狀」腿痛到送醫急救,竟是併發橫紋肌溶解症
以為病好了,卻衍生更嚴重的問題!這樣始料未及的身體疼痛,就發生在一位9歲女童身上。醫師提醒,流感痊癒後仍須留意身體變化,切勿操之過急恢復運動,以免釀成大禍。
彰化一名9歲黃姓女童,日前感染A型流感,出現咳嗽、喉嚨痛、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到診所就醫後確認感染A流。她服藥幾日後症狀減輕,體溫也恢復正常,僅餘小腿些微不適,便返回校園繼續上課、參與體育活動。
然而就在上完體育課、參與跑步與丟飛盤等活動後,女童小腿疼痛急遽加劇,甚至出現僵硬與無法行走的情況,最終家長緊急將她送往衛福部彰化醫院就醫。
小兒科主任馬瑞杉指出,女童的血液檢查發現肌酸磷化酶(CPK)指數飆高至1萬多 U/L,正常值應低於300 U/L,明確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立即安排住院治療。經過5天密切觀察與治療後,女童病情穩定,成功康復出院。
感染後劇烈運動,恐引發橫紋肌溶解
為什麼明明病好了,卻出現腿部劇痛無法行走!
馬瑞杉表示,感染A型流感後出現肌肉痠痛是常見症狀,但併發橫紋肌溶解症的情況相對罕見。他指出,女童雖然症狀緩解,但身體仍處於恢復期,卻提早回校參與劇烈運動,導致肌肉細胞大量壞死,引發橫紋肌溶解。
橫紋肌溶解症,是指骨骼肌(橫紋肌)在短時間內大量受損壞死,造成細胞內的肌紅蛋白、鉀離子及酶類等釋放進血液中,進而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嚴重時甚至可能致命。常見誘因包括過度運動、外傷、藥物副作用、毒性物質、長時間壓迫及感染等。
延伸閱讀 兒童流感鼻噴疫苗10月上線,爸媽終結打針惡夢 ! 優點、價格 、副作用、什麼人適合一次看
馬瑞杉提醒,尤其是孩童或體弱者,在感染疾病後,身體尚未完全恢復前,務必避免過度活動或體力消耗,應充分休息,才能避免併發症的風險。
未服抗病毒藥,恢復期恐延長
此外,醫師也發現,女童雖經診所確認為A型流感,卻未服用克流感(Tamiflu)等抗病毒藥物,可能讓身體復原時間延長,導致即使其他症狀減輕,肌肉損傷仍持續未癒。在這種情況下過早劇烈運動,更容易引發肌肉崩解與橫紋肌溶解的嚴重後果。
目前流感尚未進入大流行期,但馬瑞杉提醒,今年冬天預期將是流感高峰,10月起政府將提供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建議高風險族群(如幼童、長者、慢性病患者等)應儘早接種疫苗以預防感染。此外,一旦確診流感,即使不符健保給付條件,也可自費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降低重症及併發症的風險。
痊癒≠恢復,養病期切勿輕忽
流感雖然是常見的季節性疾病,但其引發的併發症不可小覷。
馬瑞杉最後提醒,切勿將「症狀減輕」誤認為「痊癒」,尤其在兒童身上更應加強觀察。流感感染後應給予身體足夠時間修復,若仍有肌肉痠痛、疲倦、頭痛等症狀,應避免恢復運動、上課或長時間外出,以免加劇身體負擔。
若感染流感後出現不尋常的肌肉疼痛、無力、尿液顏色變深(呈茶色)、發燒持續不退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排除橫紋肌溶解等危險併發症。總之,流感不可小覷,痊癒也需保養,別讓輕症變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