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加碼生育獎勵,第一胎4萬!明年1月上路
新北市長侯友宜17日指出,擁有404萬7千多人口的新北市,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縣市,因此在少子化浪潮下,市府必須持續精進相關政策。為鼓勵生育,明年1月起生育獎勵金將調升:第一胎4萬元、第二胎4.5萬元、第三胎(含)以後則為5萬元,以實質獎勵支持年輕家庭。
新北市生育與孕期支持措施
侯友宜強調,面對第二波少子化來襲,市府將完善生孕及養育政策列為重點。自明年2月起,「好孕專車」補助加碼,趟次由28次增至36次、金額由200元提升至250元,最高補助達9,000元,估計8,000名孕婦受惠。補助用途不限於產檢,期限更延長至產後6個月,讓孕婦獲得更貼心的支持。
延伸閱讀:行政院明天將拍板!生1胎就「補助10萬」,中央地方雙補都可領,明年元旦上路
跨局處推動婚育友善
新北市府跨局處合作,推出多元婚育政策,包括單身聯誼、聯合婚禮、婚後孕前檢查、醫療性凍卵及凍精服務計畫、解凍卵助孕計畫,以及優生保健措施減免。市府同時積極擴增公共托育中心、親子館、公共化幼兒園與準公共化服務,並提供兒童卡、孕婦與幼兒停車證、企業托育輔助等措施,目標是讓年輕人「敢婚、樂生、能養」。
第二波少子化
「台灣第二波少子化」是一個正在被討論的概念,牽涉到出生率驟降、人口結構改變、社會與政策的挑戰。
-
第一波少子化通常指的是 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以婚姻率下降、晚婚、晚生、少數高胎次(第二胎、第三胎)減少為主要特徵。那時候出生嬰兒人數從每年30多萬滑落到20萬左右。
-
第二波少子化則是指最近這幾年(大致2016 年以後)出生率、出生嬰兒人數再度出現快速、連續嚴重下滑,不僅比第一波低點更低,而且人口負成長、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的自然增加負值情況變得常態。出生率不只是低於「替代率」、而是出生的絕對數量在許多月/年度創新低。這是第二波。

為什麼會有第二波少子化,出了什麼問題?
原因包括晚婚、晚生與延後生育年齡,小家庭化、個人生活與職業追求比先前更被重視。再加上女性職場角色強化與生育角色的矛盾,很多夫妻「不願生、多生負擔大」。當然包括房價、育兒支出、托育與教育資源成本高,收入成長慢,青年壓力大。這也是政府當局應該重視的問題。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