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補助相關> 行政院明天將拍板!生1胎就「補助10萬」,中央地方雙補都可領,明年元旦上路

行政院明天將拍板!生1胎就「補助10萬」,中央地方雙補都可領,明年元旦上路

為對抗嚴峻少子化,行政院拍板「好孕3方案」,涵蓋生育補助、人工生殖補助與醫療性凍卵補助,力拼提高生育率。其中最受矚目的是「生1胎補助10萬」,自2026年元旦起實施,中央統一發放,地方政府補助仍可另領,雙軌並行、補助加倍,期望大幅減輕育兒負擔。

文章目錄

根據內政部統計,2024年我國總生育率僅剩0.865,創下歷史新低,遠低於世代更替所需的2.1。

全國新生兒人數從2019年的17.8萬人驟減至2024年的12.5萬人,年減幅近30%,已正式進入「超低生育率國家」行列。人口負成長、學齡兒童銳減,對教育、勞動力及國家發展都造成長遠衝擊。為回應此危機,行政院預定明(18)日通過「好孕3方案」,正式以國家力量介入少子化戰場。

統一生育補助10萬元,2026年元旦上路

生育補助

政務委員陳時中宣布,「好孕3方案」中最具突破性的政策,是統一生育補助金額為每名新生兒10萬元,並將於2026年1月1日正式上路,涵蓋公保、勞保、農保、國保及軍保等各類保險身分。即使未投保的國人,也將納入補助範圍,確保不遺漏任何一位新生兒家庭。

目前生育給付受限於保險身分與制度不同,金額差異極大。例如勞保生育給付為60天薪資、國保僅發給2萬多元。新制實施後,將統一由中央發放10萬元補助,大幅縮小落差,也增加了公平性與可預期性。

雙胞胎或多胞胎將依比例補助,例如雙胞胎可領取20萬元,三胞胎30萬元,鼓勵生育更多子女。行政院初步估算,新政策每年約有12.7萬人受惠,顯示政策涵蓋範圍廣泛。

地方獎勵金不影響,中央地方雙補可領

陳時中特別說明,中央補助為全國一致的底線,各縣市若原本已有生育獎勵金,也將不受影響,新手爸媽可同時領取中央與地方的補助。

以目前高雄市、新北市、台中市等地方政府為例,普遍提供首胎補助2至3萬元,第二胎以上逐漸提高。若中央統一補助上路,民眾最高可望領到超過13萬元,大幅減輕初為人母的經濟壓力。

地方政府將可依本身財政與人口政策加碼補貼,維持彈性與地方特色,也讓育齡家庭享有實質誘因。

人工生殖補助擴大,首次試管最高補助15萬

生育補助

針對愈來愈多不孕夫婦仰賴人工生殖療程,「好孕3方案」中同步擴大補助年齡與金額。原本補助年齡上限為40歲,未來將下修至39歲,補助次數維持6次不變。

金額方面,首次試管嬰兒療程補助從現行10萬元提高至15萬元;第二、三次從6萬元增至10萬元;第四至第六次維持每次6萬元。

至於40歲至45歲女性,也能申請補助,但僅限前三次,金額比照39歲以上級距。中低收入戶則不受年齡限制,每次療程皆可補助最高15萬元,真正減輕經濟壓力。

醫療性凍卵補助上路,針對癌症等高風險女性

在現代醫療環境下,部分女性因罹患癌症或重症,可能需接受化療、放療而導致卵巢功能提前喪失。「好孕3方案」也納入醫療性凍卵補助,以保留未來生育希望。

補助對象為28至40歲女性,病因包括乳癌、淋巴瘤、血液疾病、骨髓瘤等,須經專科醫師評估確認。補助金額方面,凍卵療程可補助約7萬元,另加上取卵與冷凍保存費8000元。

申請機構需具備「人工生殖指定機構」與「癌症醫療品質認證」雙資格,全國目前符合條件者約36家,分布在六都與大型醫學中心,確保就近取得醫療資源。

面對急速惡化的少子化問題,「好孕3方案」不僅補助金額創新高,更強調公平、普及與實用性。從懷孕前的凍卵,到生產時的一胎10萬,再到不孕治療的實質協助,期望全方位協助年輕家庭勇敢育兒、無後顧之憂。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2025托育補助與育兒津貼完整指南:補助金額、申請流程,還有各縣市加碼生育補助詳解,一次搞懂!
2025家電補助來了!每台最高5000元,申請期限只到「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