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冰會經痛」是迷思!婦產科醫蘇怡寧:高糖高脂肪、精製穀物、加工肉品、含咖啡因飲料才是罪魁禍首
長輩總叮嚀,月經來不要吃冰,不然會經痛!更有甚者,是懷孕吃冰會導致寶寶氣喘、流產,不過這些都屬無稽之談。
未有研究顯示正相關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時常在臉書粉專「破除謠言」,關於孕婦吃冰部分,已澄清過非常多次!
「孕婦吃點冰並不會讓寶寶的氣管變差,這個說法是民間流傳的迷思,並沒有科學證據支持,寶寶在媽媽子宮裡是恆溫37度。」
根據全球哮喘防治倡議(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2025年指南,目前的醫學證據並未顯示孕婦攝取任何特定食物(包括冷食或冰品)會增加胎兒日後罹患氣喘的風險。
雖然極端氣溫暴露(如孕期長時間處於寒冷或高溫環境),可能與兒童氣喘風險增加有關,但這與單純食用冰品無直接關聯。
接著,是吃冰與經痛的關聯性:「月經來的時候吃冰,到底會不會導致經痛或對身體不好?」
蘇怡寧明確指出:「根據研究,月經期間吃冰並『不會』影直接導致經痛或對身體造成明顯不良響。」
確實有研究顯示,在冬季高頻率食用冰品(如冰淇淋)與經痛有一定相關性,尤其在寒冷氣候下更為明顯。
但這種關聯可能與「寒冷」刺激影響子宮血流和前列腺素產生有關,而且這種關聯在不同族群間有差異,且部分結果可能受文化因素影響。
目前尚無高質量隨機對照試驗證實吃冰本身是痛經的直接原因。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定論啦,在21世紀的現在此時此刻,沒有定論就是沒有定論🤷♂️」,蘇怡寧表示。
常吃「這些」才是經痛原因
而根據目前醫學文獻顯示,「飲食習慣」確實與經痛嚴重程度有顯著關聯!
多項橫斷面及系統性回顧研究指出,經常攝取高糖、高脂肪、精製穀物、加工肉品、含咖啡因飲料(如可樂)及甜食,會增加經痛的發生率與嚴重程度。
相反,攝取較多新鮮蔬果、富含維生素A的植物性食物、魚類、蛋類及乳製品,則與經痛風險降低相關。
蘇怡寧提到,每個人狀況不同,但冰品本身並未被明確列為高危險食物;部分文化習俗認知,認為吃冰會加重經痛,但這更多是基於習俗而非嚴格醫學證據。
目前醫學文獻未發現,月經期間「適量」食用冰品會造成嚴重健康問題。
若女性本身有經痛的問題,建議優先注意均衡飲食、維持適當體重、增加富含維生素A及抗炎營養素的食物攝入,而非單純限制冰品。
總結來說,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吃冰會直接導致經痛或明顯危害健康,但部分人群可能因寒冷刺激而感覺不適,臨床建議以個人耐受為主,但無需普遍禁忌。
「用白話文說就是,你自己可以不吃,但不要隨便禁止你的好朋友吃啦!就醬。」
吃「黑巧克力」可緩解經痛
有網友問到,吃冰會讓血量變少嗎?她感覺自己覺得量變少、有排不出來的感覺,但不知是否為真?
蘇怡寧解答:「月經血量主要受子宮內膜脫落、局部前列腺素、激素水平及子宮動脈血流阻力等因素影響,而不是由短暫的外部冷刺激所決定。
飲食習慣和能量攝入對月經症狀有一定影響,但並未發現冷食或冰品與月經血量減少或排血不暢有直接關聯。」
至於吃「巧克力」能緩解經痛?衛福部解答:根據研究文獻顯示,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富含鎂,而身體攝取適量的鎂可達到肌肉放鬆的效果。
另外,黑巧克力也富含可可多酚與糖分,可促進腦內啡與血清素的分泌,讓心情比較愉快。如果攝取黑巧克力(約30克),再搭配一杯富含鈣質的熱牛奶,效果會更好。
雖然攝取巧克力可以稍微緩解經痛,但切勿攝取過量,以免引發肥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