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校園意外導致罕病女童重傷,法院認定男童及其父母須共同賠償約53萬元

校園意外導致罕病女童重傷,法院認定男童及其父母須共同賠償約53萬元

台南小學發生意外,一名患有罕病「纖維性骨失養症」的二年級女童,被同學跳躍撞傷導致股骨骨折。法院認定男童及其父母須共同賠償約53萬元。纖維性骨失養症會使骨骼脆弱,患者易骨折,需長期治療與防護。

文章目錄

台南一所小學發生校園意外,一名患有罕病「纖維性骨失養症」的二年級女童,被同班洪姓男童跳躍撞擊後,導致左股骨幹骨折。法院判決洪童及其父母需賠償約53萬元,仍可上訴。

校園意外經過與醫療結果

2023年5月30日中午,女童在教室走道與同學聊天。洪童未請求讓路,而是直接跳躍通過,卻不慎撞到並踩踏女童腿部。女童當場痛哭倒地,經醫院診斷為股骨幹骨折,骨頭明顯分離,確定為外力造成。

 

什麼是「纖維性骨失養症」?

「纖維性骨失養症」(Fibrous Dysplasia, FD)是一種少見的骨骼發育異常疾病,屬於罕見疾病範疇。此病通常由GNAS基因突變引起,使骨細胞的正常分化受阻,導致骨頭內部被纖維組織與未成熟骨組織取代,失去堅硬結構。

臨床上,患者的骨骼會變得脆弱、彎曲或不對稱,甚至容易因輕微外力造成骨折。常見症狀包括反覆性骨折、骨痛、骨骼畸形,若發生在顱顏骨還可能造成臉型不對稱或視覺、聽覺受影響。該病可分為「單骨型」與「多骨型」,嚴重者還可能合併內分泌異常或皮膚斑塊,稱為 McCune-Albright 綜合症。

診斷上,醫師會透過 X 光、骨骼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典型「毛玻璃狀」骨質變化;病理切片亦能確認診斷。

目前尚無根治方法,治療以症狀控制與骨骼保護為主。包含手術矯正骨骼畸形、骨折修復,以及使用雙磷酸鹽藥物減輕骨痛。患者需長期追蹤,並特別注意避免跌倒與外力撞擊,以降低骨折風險。

延伸閱讀:兒童罕見疾病有哪些?常見類型一覽表整理給你!

校園意外

雙方說法與爭議

女童家屬提出賠償145萬元,涵蓋醫療、看護與復健費用。洪童一家則辯稱,他們並不知女童患有罕病,且事發原因與女童自身動作有關,認為洪童並未直接造成骨折。並指出洪童事後已轉學,女童精神損害不大。

法院判決與責任歸屬

台南地院審理後,認定洪童的跳躍行為為事故主因,女童並無過失。洪童父母未善盡監督義務,需與洪童共同承擔責任。最終判決洪童一家賠償女童約53萬元,包括住院、輔具與復健費用。

孩子缺乏風險意識,往往不會理解自己行為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若教師與家長沒有持續教育、校園規範未落實,這些危險行為就更難以預防。對於身體狀況特殊的學生,應建立風險通報與保護機制。這樣才能兼顧孩子的活動需求與安全保障。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孩子也玩「蘿蔔刀」?!國小老師神邏輯一語道破,一味禁止不如「好好使用」

國小驚爆霸凌,男童三度被咬、頭撞腫,校方讓被害者「自己轉班」!家長無力說道:我已經不知道如何保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