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開學季幼兒感冒高峰!大魔王「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如何妥善治療幫助寶寶提早舒緩病程?

開學季幼兒感冒高峰!大魔王「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如何妥善治療幫助寶寶提早舒緩病程?

隨著九月開學季,許多在托嬰中心的嬰幼兒容易在此季節感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與一般感冒或是流感不同,雖是許多爸媽頭痛的呼吸道病毒,但透過正確觀察與細心照護,多數寶寶都能安全度過。如不幸寶寶因此感染,要如何妥善治療與減短寶寶病程?同時保持警覺、及早求助醫療資源、並遵守醫師建議,是守護孩子健康的最佳方式。

文章目錄

秋季幼兒群體中呼吸道疾病高峰襲來,其中最讓爸媽煩惱的「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常被稱為幼兒呼吸道的大魔王。這種病毒高度傳染,尤其容易在教保場所爆發,令許多爸媽避之唯恐不及更深怕寶寶因此受苦。

認識RSV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呼吸道融合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科、具套膜的單股RNA病毒,極具傳染性。研究顯示約70%的嬰兒在出生第一年內會感染,大多數兒童在2歲前至少一次RSV感染。該病毒可透過飛沫、接觸分泌物或環境污染物傳播,尤其在托嬰中心、幼兒園等人群密集處特別容易擴散。感染多為輕症,但對早產兒、先天性心肺疾病嬰兒或免疫力弱者來說,可能演變為細支氣管炎或肺炎,甚至需要住院治療。

RSV常見症狀

  • 流鼻水、鼻塞、打噴嚏
  • 輕微至中度發燒
  • 咳嗽、食慾下降、嗜睡或精神不佳
  • 呼吸急促、喘鳴(哨音)、胸口明顯凹陷
  • 嚴重時可能出現唇舌發紫、缺氧等情

RSV與流感或一般感冒的差異

RSV初期症狀類似一般感冒,如鼻塞、流鼻水或咳嗽,但其特點是易侵犯下呼吸道,導致呼吸急促與氣喘等較重症狀。而普通感冒通常僅限上呼吸道、較輕微,且一週內可改善。流感則不同於RSV和感冒,通常起病迅速、並伴隨高燒、肌肉痠痛、頭痛與極度疲倦,有抗病毒藥可縮短病程。RSV目前無特效藥,治療須仰賴支持性照護,使得病程可能較感冒或流感更長、更棘手。因此,RSV對幼兒的呼吸道挑戰與病程拖延是其真正威脅所在。

爸媽如何幫助寶寶妥善治療?

感染RSV後,治療策略以支持性照護為主,以下建議幫助寶寶穩定度過病程。

  • 給寶寶充分休息,減少活動,可減輕呼吸道負擔
  • 隨時補充液體,鼓勵少量多次喝水、母乳或配方奶,可避免脫水
  • 進行鼻塞處理,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鼻腔,搭配吸鼻器,可改善呼吸
  • 退燒處理。若發燒超過38.5°C,依醫師建議使用退燒藥,不可自行使用成人用藥
  • 如需住院,醫院有提供氧氣治療、使用濕化氧氣設備,必要時監測血氧並住院觀察
  • 留意環境照護,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與適度濕度,避免二手煙與灰塵等刺激物;
  • 警覺異常。若寶寶出現呼吸急促、胸口凹陷、食慾差或嗜睡等情形,應立即就醫
  • 聽從遵從醫囑,除非有細菌併發,否則不建議使用抗生素。醫師若建議可使用支氣管擴張劑或其他對症藥物,並按指導使用。

減短病程的小技巧

  • 及早就醫掌握病情變化
  • 少量多次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 生理食鹽水清鼻,保持呼吸道通暢
  • 維持室內空氣清新與適度濕潤
  • 避免二手菸、灰塵等呼吸刺激
  • 減少群聚機會,防止交叉感染
  • 遵從醫師指示用藥,不自行使用抗生素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寒流2歲女童吹整夜暖氣,活活熱死!家有寶寶多冷才適合開暖氣?開幾度開多久,才安全?

【嬰兒腸病毒】腸病毒重症有前兆!把握黃金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