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推動「育兒期10點上班制」,工時減少,薪水照領
南韓將自2026年起推行「育兒期10點上班制」,家長每日減少一小時工時,薪資不受影響,由政府補助企業。政策從光州市試點擴大至全國,對象涵蓋小學生與幼兒父母。相較之下,台灣雖有彈性工時制度,但落實不易,專家建議應借鏡南韓經驗,營造更友善的育兒職場,兼顧少子化與勞動力需求。
南韓政府宣布,自2026年起將全面實施「育兒期10點上班制」。政策允許育有幼兒或小學生子女的勞工,每日減少一小時工時,且不影響薪資,以兼顧工作與育兒需求。這消息讓許多台灣家長很羨慕!
南韓「育兒期10點上班制」從地方到全國政策
此政策最早於2022年在光州市試行,最初限定小學生家長適用。家長普遍認為能更安心接送孩子,企業也發現有助提升員工滿意度。光州市政府並透過補助金填補企業人力成本,成功獲得勞資雙方支持。
政策擴大與補助延長
在李在明政府推動下,制度已納入2026年度政府預算。未來適用範圍將涵蓋學齡前幼兒父母,補助期限由原先最長兩個月延長至一年,主要針對300人以下中小企業員工,讓更多家庭受惠。
延伸閱讀:育兒族好消息!明年起育嬰假30天可「彈性拆請」,照顧假「一小時也能休」
台灣現況:四成職場父母表示無法彈性上下班
相較之下,台灣現行主要透過《性別工作平等法》保障育嬰留職停薪、彈性工時與家庭照顧假,但實務上,許多家長仍面臨「申請困難」或「職場觀感壓力」問題。根據行政院統計,2024年約有四成職場父母表示無法彈性上下班。專家呼籲,台灣應借鏡南韓經驗,思考如何在政策與企業文化間找到平衡,真正減輕家長負擔。
根據新聞報導,光州市長姜基正指出,這項政策是「勞工與家庭的雙贏突破」。南韓的經驗提醒台灣,少子化與勞動力短缺已是共同挑戰,唯有創造更友善的育兒職場環境,才能同時提升生育率與工作效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