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兩性情感> 二寶媽簡嫚書頭戴白紗與老公拍「類婚紗照」好甜!不是紀念日也能拍,在平凡日子記起相愛初衷

二寶媽簡嫚書頭戴白紗與老公拍「類婚紗照」好甜!不是紀念日也能拍,在平凡日子記起相愛初衷

簡嫚書結婚多年仍願意為婚姻創造浪漫,近日與老公拍下「類婚紗照」,寫下「不是紀念日,只是比日常認真了點」,也提醒著我們,不只是爸媽,也是情人。婚姻需要感恩、珍惜與情趣。

文章目錄

婚姻不只是一場婚禮,而是日復一日的經營。36歲的簡嫚書已是二寶媽,近日在IG分享與老公雲昌隆的「類婚紗照」,寫下:「不是為了什麼紀念日,就是比起日常認真了點。」這份小小的浪漫,折射出她對家庭與婚姻的態度:感恩、珍惜,也懂得在柴米油鹽中創造情趣,讓平凡日子有了不同層次的記憶。

簡嫚書
(照片翻攝自簡嫚書IG;攝影:@z0echiu ;化妝: @ara.wu)

婚後的浪漫:不是紀念日,也要認真對待

在簡嫚書眼中,婚姻不需要等待特別的節日才值得慶祝。她在社群分享與老公合拍的白紗美照,笑著寫下:「不是為了什麼紀念日,就是比起日常認真了點。」這段話看似隨意,卻流露出她對婚姻的珍惜與用心。即使結婚多年、育有兩個女兒,她仍願意與伴侶一起創造「只屬於兩個人的時刻」,提醒自己,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充滿浪漫的舞台。這樣的用心,不僅是給彼此的驚喜,更是一種經營婚姻的態度:無論生活多忙碌,都要留點空間給愛情。

簡嫚書
(照片翻攝自簡嫚書IG;攝影:@z0echiu ;化妝: @ara.wu)

柴米油鹽中的磨合:在崩潰與擁抱之間學會感恩

婚姻生活從來不是永遠甜美的白紗,而是穿插在柴米油鹽中的日常。簡嫚書分享過,兩個女兒的性格迥異,大女兒動作緩慢,常常用餐就要兩小時;小女兒則情緒強烈,哭鬧起來可能持續兩小時。對她而言,這些日子裡有崩潰、有眼淚,但最後總會回到擁抱與和好。她說,孩子和家庭讓她學會了「感恩」——感謝另一半在背後默默支持、感謝公婆在身邊分擔育兒辛勞,也感謝自己願意在困難中不斷調整。經營婚姻,不是避免衝突,而是在衝突過後,仍能選擇相愛與包容。

簡嫚書
(照片翻攝自簡嫚書IG;攝影:@z0echiu ;化妝: @ara.wu)

珍惜彼此:從漂泊到安定的歸屬感

成長過程中,簡嫚書因父母離異,常年缺乏穩定的家庭氛圍。直到與雲昌隆結婚、與公婆同住,她才第一次體驗到「不再變動」的生活。她形容,婚後下班回到家,總有熱騰騰的飯菜等著自己,那份被照顧的感覺,讓她懂得什麼是「家的溫度」。剛開始同住時,雙方因為陌生而客氣,但隨著時間過去,慢慢磨合出自然的相處模式。對她來說,這份安定感是最珍貴的禮物。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與另一個家庭的連結,而能夠在其中找到歸屬,是她格外珍惜的幸福。

創造情趣:讓婚姻不只是責任

簡嫚書
(照片翻攝自簡嫚書IG;攝影:@z0echiu ;化妝: @ara.wu)

簡嫚書與老公的感情故事也充滿趣味。當年第一次見面,是雲昌隆替她剪頭髮;當追求者向她告白時,她腦海中卻浮現了小隆的臉。兩人確定關係後,戀愛僅僅七個月便步入婚姻。多年來,他們不只是一對父母,更是彼此的生活夥伴。無論是婚紗照中「拍攝老妝」的創意,還是日常裡突如其來的浪漫小巧思,夫妻倆始終願意用幽默與用心,讓愛情不被時間沖淡。簡嫚書常說,婚姻不是單純的責任,而是需要經營的關係,能夠在瑣碎裡創造樂趣,才能走得長久。

婚姻裡的溫暖:與公婆同住,第一次感受到家的安定

簡嫚書
(照片翻攝自簡嫚書IG;攝影:@z0echiu ;化妝: @ara.wu)

對簡嫚書而言,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進入一個新的家庭。父母離異的童年,讓她一直缺乏穩定的「家」的感受,直到與老公結婚、與公婆同住後,她才第一次體會到什麼是「不再變動」的家庭生活。她回憶,下班回到家,總有熱騰騰的飯菜等著自己,那種被照顧、有人等待的感覺,是過去從未擁有的溫暖。雖然同住初期彼此還有些拘謹,但隨著時間過去,生活習慣逐漸磨合,客氣的界線慢慢消失,真實的互動才浮現出來。簡嫚書說,如今一家人相處起來自然許多,關係也比以前更緊密,她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在婚姻裡擁有這樣的歸屬感。

婚姻的提醒:白紗不只屬於開始

簡嫚書的這組「類婚紗照」,也給了許多媽媽靈感:婚姻的甜蜜不該只停留在結婚那一刻。白紗不只是新娘專屬的初登場,而是可以在日常中再次披上,提醒自己與伴侶——我們依然相愛。媽媽們也不妨找個午後,換上喜歡的裙子、拉著先生一起拍幾張簡單的「類婚紗照」。不用等到紀念日,不用隆重排場,只要用心記錄,這些照片就會成為提醒彼此初心的標記:愛,不只是柴米油鹽裡的責任,更是隨時都能被重溫的小浪漫。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簡嫚書 首次跟女兒拍封面!慶幸眼光好選到神隊友,開啟幸福的可能

簡嫚書哽咽獻金鐘獎給7月過世媽媽,她單親卻擁有強大愛的後援,成為母親後演技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