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去沙灘玩,踩到死魚,感染「海洋無聲殺手」,男童高燒送進ICU,險截肢

去沙灘玩,踩到死魚,感染「海洋無聲殺手」,男童高燒送進ICU,險截肢

中國一名6歲男童在沙灘踩到死魚被魚鰭刺傷,隔日高燒不退、腳底腫脹,緊急送醫後確診感染「創傷弧菌」,一度險些截肢。創傷弧菌存在於海水與生食海鮮中,可導致壞死性筋膜炎與敗血症,死亡率高,被稱為「海洋無聲殺手」。

文章目錄

中國廈門近日發生一起驚險案例,一名6歲男童在沙灘光腳玩耍時,不慎踩到一條死魚,被魚鰭刺傷。原以為只是小傷口,沒想到隔天卻高燒不退、嘔吐不止,腳底腫脹劇痛,緊急送醫後被送進加護病房,甚至一度面臨截肢危機。

創傷弧菌

感染創傷弧菌

男童母親透露,醫師診斷孩子感染的是「創傷弧菌」。經過醫療團隊搶救,男童雖然撿回一命,但後續仍需多次清創與植皮手術。母親感嘆,這次意外讓孩子與家人心有餘悸,也呼籲民眾前往海邊時務必小心。

什麼是創傷弧菌?

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種常見於溫暖海水中的細菌,被醫界稱為「海洋無聲殺手」。感染多來自於:

  • 傷口接觸海水或海產刺傷(如魚鰭、蝦螯、螃蟹夾傷);

  • 食用未煮熟的海鮮(如生魚片、生蠔)。

一旦感染,細菌可在數小時至一兩天內迅速繁殖,造成壞死性筋膜炎與敗血症,嚴重時引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極高。它在夏季繁殖最旺盛,水溫超過20℃時菌量快速增加,因此常見於每年5月至10月。

創傷弧菌
翻攝抖音

延伸閱讀:孩子跌倒流血了!擦傷、撕裂傷要怎麼辦?傷口照護4步驟,教妳止血與後續照顧

創傷弧菌臨床表現

  • 傷口感染型:數小時內出現紅腫、劇痛,進展迅速,皮膚可壞死、潰瘍,甚至引發壞死性筋膜炎。

  • 食源性感染型:多為嘔吐、腹瀉、發燒,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進展成敗血症。

  • 敗血症型:細菌進入血液,會導致休克、多重器官衰竭,死亡率高達50%以上。

高風險族群更要小心

醫師提醒,肝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等高風險族群,若感染創傷弧菌,病程進展更快、死亡率更高。因此,去海邊玩或食用海鮮時應特別謹慎,若發現傷口紅腫疼痛並伴隨高燒,應立即就醫。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高燒40℃不退!這細菌惹禍!醫師籲別讓孩子碰「生雞蛋」
吃了退燒藥沒有改善怎麼辦?可以多吃幾顆嗎?食藥署:退燒需要時間等待,小心藥物中毒與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