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國小生每年驟減3.2萬!118學年恐破百萬大關,預估129學年更將剩下不到69萬人

國小生每年驟減3.2萬!118學年恐破百萬大關,預估129學年更將剩下不到69萬人

台灣少子化危機正以驚人速度衝擊教育體系。根據教育部最新預測,國小學生人數將從目前的120萬人逐年下降,到了118學年將跌破百萬,129學年更將剩下不到69萬人,等於短短16年間,少掉超過45%。

文章目錄

少子化已非警訊,而是正在進行式的社會變革。

當學生人數逐年減少,空蕩的教室將不只是教育問題,未來面對的,恐怕不只是校園變安靜,這麼簡單的問題。

國小生129學年,恐將剩68.9萬人

少子化

教育部指出,曾在107至112學年間,因龍年出生潮與鼓勵生育政策而回升的國小學生數,達到高峰123.5萬人。然而,這波短暫的紅利並未持續,自113學年起已轉為下跌,118學年度將跌破百萬,成為象徵性轉捩點。

到了129學年,學生總數僅剩68.9萬人,幾乎是腰斬,意味著許多學校將不得不面對裁併命運,其中偏鄉學區更將首當其衝。

國中高中連鎖下滑,校園將面臨規模危機

國中和高中學生數也呈現同樣趨勢。

國中生在115學年預估可達62.1萬人,但之後將快速萎縮至129學年的37.7萬人。高中方面,118學年雖受龍年效應短暫回升至63.4萬人,但後續將快速下滑至40.4萬人。對高中而言,這代表的不只是學生變少,還可能面臨學校營運不穩,甚至失去基本招生條件。

大學招生雪崩,私校面臨存亡邊緣

高等教育則是另一個戰場。

大學生人數在105學年前尚能維持110萬人以上,但近年跌勢明顯,113學年已降至90萬以下。預估118學年將探至83.8萬人谷底,雖然因龍年子女升學預期會有短暫回升,但129學年仍僅剩72.5萬人。

對長期倚賴招生維生的私立大學而言,更是一場生存危機,不少學校恐難逃退場命運。

「學生不見了」的後果,不可想像

少子化

未來教育資源的過剩與分布不均將更加明顯,都會地區或許尚能維持學生數量,但偏鄉或邊緣地區的學校,恐怕將優先面臨被整併,甚至關閉的命運。

事實上,已有部分私校出現招生未達標、教師流失、財務吃緊等現象,教育部對於高教退場機制的壓力將進一步升高。屆時,不只是校方與師生受影響,整體社會也將承擔教育失衡的代價。

令人關注的是,所謂的龍年出生潮與生育政策激勵,雖在短期內帶來回溫效應,卻未能扭轉生育率下滑的趨勢,讓教育界只能被動承受「學生不見了」的後果。

教育改革刻不容緩,從減班到轉型求生

未來不只學校數量需要縮編,教育資源也必須重新配置。

專家建議,應加速推動小班制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強化數位教育,並設法轉型學校功能,例如結合社區服務、終身學習等,延伸教育場域價值。教師培訓也需跟上腳步,協助過剩人力轉換跑道或式進行多元教學發展。

少子化已非警訊,而是正在進行式的社會變革。當學生人數逐年減少,空蕩的教室將不只是教育問題,從根本改善育兒環境與教育資源規劃,才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憂鬱症恐成為兒少最新的「國民病」!「全台兒少心理健康大調查」發現,自殺已成為6~12歲國小學生第六大死因
哈佛專家的親身實踐,預防孩子因課業壓力而憂鬱消沉,超簡單作法,每天回家先問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