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哭聲引爆飛機衝突!叫罵、推擠、哭喊,嚇哭機上其他兒童,最終警察上機逮捕
瑞安航空一班倫敦飛里斯本航班,因嬰兒哭鬧引發兩名男乘客肢體衝突,警方登機逮捕,旅客被滯留機艙一小時。專家提醒,嬰兒飛行中哭鬧常因耳壓、飢餓或焦躁,餵奶、安撫奶嘴、包覆安撫可減少不適。機艙衝突增加與旅客壓力、耐心下降有關,航空公司與乘客皆應建立尊重包容氛圍,理性化解糾紛。
8月13日,愛爾蘭瑞安航空一架從倫敦飛往里斯本的班機,在降落後爆發大亂鬥。起因是一名嬰兒在機上長時間哭鬧,令一名男乘客情緒失控,與嬰兒的家長發生口角並演變成肢體衝突。混亂中,有乘客勸阻、有人叫罵,也有人急著下機,推擠聲與哭喊聲交織,甚至嚇哭了機上的其他兒童。
翻攝自網路
機艙陷入失控局面
空服員一度無法控制場面,只能關上艙門並報警。警方登機後將兩名互毆男子逮捕,其餘乘客則被滯留機艙內約一小時,等情況平息才得以下機。瑞安航空事後重申,對不守規矩行為採取「零容忍」政策,保障乘客與機組人員的安全與尊嚴。
延伸閱讀:猜猜台灣重度厭童者佔多少比例?調查顯示多數人最反感「這行為」
專家:安撫嬰兒有方法
兒科專家建議,飛機上嬰兒哭鬧多半因耳壓不適、飢餓或焦躁。家長可在起降時餵奶或給予安撫奶嘴,幫助吞嚥減輕耳壓;也可用柔和語調、輕拍背部、包覆式毛毯給予安全感,或帶上熟悉的小玩具轉移注意力。事先調整航班時間,選擇寶寶平常睡眠時段出行,也能降低哭鬧機率。
為何衝突事件頻傳?
心理學家指出,近年機艙糾紛增加與旅客壓力累積有關。航班延誤、空間狹窄、噪音與安全檢查耗時,使部分乘客情緒門檻降低。嬰兒哭聲在密閉空間中特別刺耳,對本就疲憊的乘客更易引發反應過激。疫情後社會整體耐心下降,也是加劇衝突的背景因素。
航空公司可加強空服員衝突降溫訓練,並在登機前提醒乘客「嬰兒可能哭鬧,請保持耐心」。家長則應主動安撫孩子並向周圍乘客致歉,減少對方不滿;其他乘客應意識到,嬰兒哭泣是其表達需求的方式,理性溝通遠比情緒化反應有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