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掌握親餵4姿勢,讓寶寶正確含乳,有效吸吮

掌握親餵4姿勢,讓寶寶正確含乳,有效吸吮

一旦掌握正確的哺餵姿勢,就能幫助媽咪們在哺餵路上更加得心應手。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汪嘉儀以簡單的插畫呈現4種親餵的姿勢,哺乳媽咪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最舒服的姿勢。

文章目錄

含乳姿勢│哺乳

哺乳的過程應該是舒服且無痛的,媽咪們可以根據自身的產後身體狀況,選擇最舒適的哺餵姿勢,並搭配寶寶正確的含乳,乳汁才能源源不絕,媽媽與寶寶也能加強親子依附關係。

寶寶正確的含乳姿勢

寶寶正確的含乳,才能有效把乳房的乳汁移出。汪嘉儀泌乳顧問指出,媽媽要先讓寶寶面向乳房,腹部貼近自己的身體,讓寶寶的上嘴唇接觸乳頭,當寶寶嘴巴張大時,讓他大口含進媽媽的乳頭及乳暈,「乳暈下半部幾乎都被寶寶含進嘴巴裡,上方乳暈露出的比較多,呈現不對稱的含乳,寶寶的上下嘴唇要呈現外翻狀,且兩頰圓滾滾的,重要的是,在親餵的過程中,媽媽的乳頭是不會感覺疼痛的。」

汪嘉儀泌乳顧問建議,媽咪產後就要儘早哺乳,趁著胸部鬆軟,好讓寶寶練習含乳姿勢,與媽媽培養哺餵默契,否則當胸部開始脹奶時,媽媽脹得不舒服,寶寶也會因為不熟悉而排斥含乳。

如何確認寶寶有喝飽?

親餵不像瓶餵,能精準掌握寶寶的喝奶量,不少媽媽會好奇,寶寶含乳後,到底有沒有順利喝到奶?「其實可以從寶寶的反應來觀察。」汪嘉儀泌乳顧問說明,當寶寶順利含乳時,會維持慢而深且有規律的吸吮,也能看到咽喉有吞嚥的動作或是聽到吞咽聲,隨著寶寶長時間的吸吮,媽媽的乳房也會從有脹感變得鬆軟,直到寶寶自動鬆開乳房,這就表示寶寶有順利喝到奶。

「最簡單的還能從寶寶的尿布及體重來評估,體重有上升,出生5天後,每日有換到5~6片黃色、清澈沉甸甸的尿布,糞便為金黃色或黃綠色糊便,則表示寶寶有穩定地成長」。

按摩力道要適當

有時要親餵寶寶,剛好碰上脹奶,胸部硬到不行,寶寶又含不上去,實在讓媽咪苦不堪言,這時建議媽咪可以先按摩乳房,使之變得鬆軟,再手擠乳排出一些乳汁後,哺餵寶寶會更加順利。在按摩力道的拿捏上,因為每位媽媽的手勁不同,主要還是以媽媽本身的感受為主,不要感覺到痛為基本原則,配上舒服的按摩,乳汁就會流出,適時緩解媽媽脹奶之苦。

哺乳4姿勢.選擇舒服的最重要

汪嘉儀泌乳顧問介紹常見4種哺乳姿勢,媽媽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最舒服的姿勢:

姿勢1:搖籃式

適合對象:新手哺乳媽咪

含乳姿勢│哺乳│搖籃式

這是媽媽最先學習到的姿勢。就像是平常媽媽抱著寶寶一樣,讓寶寶躺在媽媽的手臂內側,臉面向媽媽的乳房,腹部貼緊媽媽的腹部,使得寶寶能夠順利含乳,搭配哺乳枕或是枕頭減輕媽媽手部的疲憊,並協助支撐寶寶的身體。

姿勢2:橄欖球式

適合對象:含乳困難、早產兒、雙胞胎、胸部豐滿、剖腹產媽咪

含乳姿勢│哺乳│橄欖球式

使用搖籃式很熟練的媽咪,可進階練習橄欖球式,在哺乳側手臂下方放置哺乳枕或枕頭,讓寶寶的頭部及身體能夠支撐,把寶寶夾在媽媽的腋下,但不壓緊,手掌托住寶寶的頭頸部,讓寶寶的頭跟身體呈現一直線,並貼近乳房,有助於寶寶更順利地含上乳房。

姿勢3:生物哺育法

適合對象:適合所有的媽咪(新手哺乳媽咪、剖腹產、含乳困難)

含乳姿勢│哺乳│生物哺育法

又稱為「半躺式」,媽媽往後斜躺,頭頸部及背部需要足夠的支撐,媽媽的手部也可用抱枕支托,讓寶寶趴在媽媽的胸部上,肚子貼近媽媽的身體,讓寶寶自然找尋媽媽的乳房並含上,媽媽能夠扶著寶寶的臀部避免滑落,讓尋乳過程更加順利。

姿勢4:側躺式

適合對象:夜間哺餵、自然產媽咪

含乳姿勢│哺乳│側躺式

媽媽側躺面對寶寶,頭、頸、腰、背及雙腳,可以用枕頭支托,並讓寶寶側躺在床上並面向乳房,媽媽的另一手可以扶住孩子的背部,讓寶寶的背呈現一直線,讓寶寶儘量貼近媽媽的身體,注意寶寶口鼻避免壓迫,哺乳的同時,也能讓媽媽徹底獲得休息。


小知識:乳頭受傷怎麼餵?

乳頭受傷還是能繼續哺餵,哺餵後再擠點乳汁塗抹,能夠促進傷口的復原,或是塗上羊脂膏。倘若媽咪覺得疼痛難耐,建議停止親餵,但還是要定時把乳汁移出,假如調整過寶寶的含乳姿勢,乳頭還是反覆受傷,則建議媽咪要諮詢專業泌乳顧問,積極找尋解決辦法。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母乳新手必收!輕鬆掌握4種親餵姿勢,泌乳顧問大推的乳頭受傷救援神物,你家廚房一定有
妳的餵奶姿勢有對嗎?這樣餵讓妳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