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看似正常、內心長期低落的憂鬱「高功能憂鬱症」!職業婦女、新手媽媽,你是否就是如此?
高功能憂鬱症是一種外表看似正常、但內心長期低落的憂鬱形式。職業婦女與新手媽媽常因角色期待與身份轉換壓力,容易陷入隱性情緒困境。她們白天努力運作,夜晚卻可能感到空虛與疲憊。若忽略這類心理負擔,可能影響母嬰關係與個人身心健康。識別警訊並尋求專業協助、建立支持網絡,是打破「功能正常」迷思、走向療癒的關鍵。
高功能憂鬱症(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 HFD),雖非正式的精神疾病診斷名稱,但許多人在外表看似功能正常,如持續上班、完成家庭與社交責任,卻長期經歷憂鬱低落、疲憊、失望、自責等內心症狀。正因為這類憂鬱不影響表面運作,常被忽略或誤認為「壓力大」、「情緒不穩」等日常狀態。
職業婦女:標準高、壓力更高
許多職業婦女承受多重角色壓力,努力在職場與家庭中維持「完美」形象。這樣的高標準與高期望,容易讓她們對自我要求過度,一旦情緒低落就容易內化、無法被察覺,陷入典型的高功能憂鬱感染力。她們懂得怎麼完成工作、照顧家庭,卻難以承認內心的疲憊與掙扎。
新手媽媽:轉型期的隐藏憂鬱
新手媽媽面臨身分轉換與職業挑戰,尤其在產後心理健康上更易疊加壓力。學術資料顯示,圍產期憂鬱(包括產前或產後憂鬱)高達 1/7;很多新手媽媽雖然白天能照顧寶寶、上班,但深夜可能在焦慮、自責、失眠中崩潰。
這類人若屬高功能憂鬱,往往因「看起來還好」,反而延遲就醫。若未及時支援,可能影響母嬰互動與親子情感連結。
延伸閱讀:其實你的憂鬱不是憂鬱症,9種類似憂鬱症的病症,你一定要知道,別錯過治療先機
警訊與應對:不讓「功能正常」成為隱形枷鎖
高功能憂鬱的辨識與症狀
-
持續低落、疲倦、焦慮、失去興趣
-
即使有成就感,仍覺空虛、無力
-
無法真正休息,容易過度工作或擔任「完美守護者」
-
感到情緒壓抑但不願承認

關鍵因應策略
-
尋求協助:專業心理諮詢與支持系統不可或缺
-
個人照護:設立小目標,允許喘息與自我接納
-
家庭與職場支持:夫妻、雇主與同儕的理解與彈性協助,對於病情改善相當關鍵。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