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新知> 小心頭髮!嬰兒因「頭髮止血帶症候群」差點截肢!家長請注意三大常見纏繞部位

小心頭髮!嬰兒因「頭髮止血帶症候群」差點截肢!家長請注意三大常見纏繞部位

一名6個月大比利時女嬰因腳趾腫脹送醫,竟是頭髮纏繞造成「頭髮止血帶症候群」,險些壞死需動手術清除。林口長庚吳昌騰醫師提醒,這種情況雖罕見卻危險,應定期檢查嬰兒的手腳與生殖器,特別產後掉髮的媽媽更需注意,將頭髮綁起或剪短可降低風險。

文章目錄

林口長庚兒科急診吳昌騰醫師日前在 Facebook 分享,一名6個月大的比利時女嬰因腳趾腫脹就醫,竟發現是被頭髮緊緊纏繞導致血流阻斷,險些壞死。這種罕見卻危險的情況被稱為「頭髮止血帶症候群」(Hair Tourniquet Syndrome),若未及時處理,恐導致組織壞死甚至截肢。

圖片為一位美國媽媽在社群分享的圖片,她5個月大兒子因為一根頭髮差點失去腳趾,這種罕見疾病會影響嬰兒的危險。  

頭髮止血帶症候群

頭髮止血帶症候群

血液供應受阻,頭髮嵌入肌腱需手術清除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2025年5月的病例報告,該女嬰因左腳第四趾紅腫3天送醫,醫師發現腳趾末端已呈發紺,原來是頭髮纏繞腳趾、造成血液供應受阻。雖嘗試以機械方式去除毛髮,卻因頭髮嵌入過深,最終必須動手術清除。術後三週,女嬰腳趾復原良好。

止血帶效應:頭髮乾燥收縮造成惡性循環

吳醫師指出,頭髮濕時柔韌、乾後會收縮,宛如止血帶。這種收縮會阻礙靜脈與淋巴循環,導致腫脹與組織壓力升高,進一步壓迫動脈形成惡性循環。而腫脹可能掩蓋纏繞的頭髮,使診斷更困難。

三大常見纏繞部位:手指、腳趾、生殖器

「頭髮止血帶症候群」雖然罕見,但屬外科急症。最常見的部位包括手指、腳趾與生殖器,其中腳趾最易發生於1.5歲以下幼兒,生殖器則常見於4個月至6歲間的男嬰。這些部位皮膚脆弱,稍有不慎即可能出現壞死風險。

醫師分享如何預防?

吳昌騰醫師強調,預防重於治療。以下是他建議的日常預防措施:

  • 留意嬰幼兒身上是否有頭髮、纖維或線材纏繞。

  • 定期檢查嬰兒手指、腳趾與生殖器。

  • 若發現纏繞情形應立即解除。

  • 媽媽若有產後掉髮情形,可考慮將頭髮綁起或剪短,以減少風險。

「頭髮止血帶症候群」雖不常見,卻可能在短時間內對嬰幼兒造成嚴重後果。吳昌騰醫師呼籲家長們日常要細心觀察、定期檢查,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充氣城堡恐怖意外,4國小學童被吹至三樓高重摔。類似致死事件頻傳,家長應提高警覺!

慟 ! 一歲男嬰爬窗墜樓亡 快看看這幾處有沒有做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