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兩性情感> 當外界一致認為你「幸福」,你是否還能相信自己的痛?當你想離婚,卻沒有人支持你

當外界一致認為你「幸福」,你是否還能相信自己的痛?當你想離婚,卻沒有人支持你

許多人都活在別人的期待中,而當一個女人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漸漸失去自我,該怎麼逐步走向「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解「我可以怎麼活」。真正的自由,不是從婚姻中抽身,而是從他人的評價與期待中解脫。一起來看看臨床心理師黃惠萱分享的故事。

文章目錄

這是一個關於婚姻、友情與自我成長的故事。主角美寶曾嫁給一位外表優雅、條件優渥的男人,卻在婚後飽受情緒暴力與疏離之苦。她曾想離婚,卻被父母否定、被朋友勸退,在親情與友情的雙重否定中迷失自己,懷疑是否真的是「自己太敏感」。她的故事道出了許多人的共鳴:當外界一致認為你「該幸福」,你是否還能相信自己的痛?

兩性│離婚│婚姻

 

人前人後截然不同的丈夫

美寶嫁給當初在人群中一眼望去最出眾的男人。但婚後卻過著表裡不一的感情生活。

丈夫在人前親切有禮、極有魅力,但與美寶兩人獨處時,卻是個專制且疏離的枕邊人,動輒對美寶使用言語和情緒暴力。

這樣的苦,只有美寶自己知道。

結婚不到一年,美寶就想離婚。但當父母得知消息,卻慎重地表示反對。

父母聲稱如果美寶真的離婚,那麼娘家也不歡迎她。

 

在離婚這件事情上,美寶被迫重新審視父母對自己的親情。

比起心疼女兒在婚姻中所受的苦,雙親卻更在意美寶是不是能有個正常、安全、令人省心的人生。畢竟除了身為枕邊人的美寶,從旁人的角度來看,美寶的先生是個條件極好、挑不出毛病的伴侶。

自我懷疑又缺乏權威者支持的美寶,在不快樂的婚姻生活裡,待了數年。

在這一段時間裡,美寶是靠著工作和好友的扶持,才能走過來。

出乎意料的友情

曉娟和美寶一樣,都受婚姻之苦。兩個人在工作、家庭之餘,常聚在一起,互相吐婚姻的苦水。

曉娟總是講得好像自己下一刻就要去離婚,常讓美寶覺得自己的狀況和好友比起來不算什麼,似乎可以再忍一忍。

兩性│離婚│婚姻

 

後來,美寶為了自己的身心狀況,開始接受心理治療。隨著時間推移,美寶覺得自己終於走到可以下定決心離婚的一天。

令她意外且費解的,是好友的反應。

當曉娟聽到美寶真的離婚了之後,曉娟彷彿換了一顆腦袋,突然就無法同理美寶的心情,也不再跟她同一陣線了。

曉娟甚至義正詞嚴地對美寶說:「感情是會變的。我們不能光靠感情活著!」

美寶在震驚、憤怒之餘,跟多年好友斷了聯繫。

 

美寶一開始對曉娟的反應很生氣,她覺得好友的不支持,是對自己的「背叛」,就像她當初覺得雙親不贊成自己離婚,就是「不愛」自己。

等美寶自己終於準備好,能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之後,她有了不同的看法,或者可以說,有了不同深度的自我覺察。

原本,美寶對於自己在關係中的覺察,非常容易受他人觀點的影響。

因此,他人能輕易地干擾美寶的思想,進而影響她的情緒變化。好比父母不支持美寶離婚,認為美寶對婚姻的期待過於天真。女婿明明是個這麼好的人,一定是自己的女兒有問題!

當父母認為美寶的婚姻問題是出在她自己身上時,美寶不禁開始自我反思,甚至進入自我批評的循環。

同時,美寶難以忽視自己持續在婚姻中所感受到的痛苦,使得她的心情逐漸淪入憂鬱的漩渦。

種種不利的因素,讓美寶難以將自己的感受與他人的觀點整合在一起,同時也缺乏客觀的角度,以幫助她清晰認知關係中彼此不合適的現實。

延伸閱讀:「越是不甘心就越不放手」,台劇《親密之海》帶你思考情欲的糾纏與痛苦,你也會在其中找到你的台詞

心理諮商的改變 

讓美寶改變的原因,應該是我和美寶在一次次的晤談裡,所累積的自我觀察。

晤談裡的反思,不同於平常。在對談中,我協助美寶跳脫原本的思考框架,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也不再一直把那些重要他人或權威者掛在嘴邊。

 

以前的美寶說話總是用「他/她說……」作為開頭。這裡的「他/她」可以是爸媽、兄弟姊妹、丈夫、朋友等人。

每當我問美寶她的想法,她習慣性會用這類「以別人作開頭」的句子來回答我的問題,而我總是會再問美寶一句:「他/她是那樣想的,那『你』的想法呢?」

一開始,美寶會愣住。她必須思考好一會兒才能回答我。

後來不需要我問,她都會在習慣性說完別人的想法之後,自動補上自己的觀點。

更後來,我想你也能猜到,美寶可以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能分析比較他人和自己的想法之間有什麼不同,以及為什麼會不同。

 

獨立於他人的覺察能力,需要你投入心力與時間去灌溉。

我在晤談中,透過對談的方式,將求助者發散到他人身上的心靈能量,一次次拉回來,並聚焦在對自我的觀察與反思。

這樣的歷程,可以重建早期被重要他人影響的認知基模,也可以鍛鍊出不再依附於他人的覺察力。

 

有了獨立的覺察力,美寶逐漸能用不同的角度,看見那些原本就存在的事實。

美寶的父母對他們自己的婚姻並不滿意。面對美寶母親的埋怨與謾罵,父親從不反省自身,也不想改變,都推說是母親個人修養不好,而母親儘管無法得到伴侶的用心對待,仍不敢離開婚姻,讓自己的內心充滿怨懟。

至於曉娟雖然嘴上抱怨不斷外遇的伴侶,但實際上自己也有曖昧的對象,曉娟早已不再將情感寄託於丈夫。

說到底,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人生做了選擇。他們與你的觀念不同,做出的選擇不同。

如同魚不能住在樹上,鳥不能飛於水中,所以他人無法支持你,無關乎愛與不愛,更談不上誰背叛誰。

兩性│離婚│婚姻
 

●●●

 

美寶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自由,不是從婚姻中抽身,而是從他人的評價與期待中解脫。當她逐漸學會不再用「別人怎麼看」來定義自己,才終於有勇氣面對關係裡那些早已無法忽視的傷痕。她發現,那些曾讓她感到背叛的人,其實只是走在不同路上的旅人,而她無需再用愛與不愛來衡量他人的理解力。

離婚,對她而言,不是結束,而是一種主動選擇的開始。她終於明白,沒有一條路能保證不會受傷,但可以選擇一條「忠於自己感受」的路走下去。每一個能誠實面對自我、承擔選擇的人,都在某種意義上完成了一次內在的成熟蛻變。正如文末所說,這世界上沒有錯的決定,只有是否準備好為自己負責的那一天。

書名:冒牌獨立
作者:黃惠萱
出版社:寶瓶文化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真正穩固的家庭關係,來自於「共同育兒」!當男性將照顧孩子視為自己的責任,而非對妻子的支援時,夫妻關係的滿意度才會提高

反町隆史與松嶋菜菜子結婚第25年,共演廣告掀話題,感謝對方「你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