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寶寶一定要抱著才肯睡?專家教你幫助寶寶戒掉「抱睡」、「直立睡」的溫和策略

寶寶一定要抱著才肯睡?專家教你幫助寶寶戒掉「抱睡」、「直立睡」的溫和策略

你家的寶寶是不是也只有「在懷裡」才肯睡著?一放到嬰兒床就驚醒?這其實是許多新手爸媽常遇到的狀況。別擔心,透過理解寶寶的需求與溫和的睡眠過渡練習,爸媽可以幫助孩子慢慢學會自我安撫、安心入睡,不再讓抱睡成為你和寶寶的「睡眠負擔」。

文章目錄

如果你發現寶寶一放下就清醒,只有抱著才能熟睡,那麼你不是孤單的。許多新手爸媽就是因為孩子要抱著睡、直立睡才肯睡,因此造成睡眠不足,成為新生兒時期的大魔王關卡。

為什麼寶寶只有被抱著才能睡

抱睡

根據睡眠專家說法,以下幾個原因最常見:

  1. 離開子宮後的適應期

嬰兒睡眠顧問 Courtney Zentz 解釋,寶寶剛出生時,習慣了在子宮中被溫暖包覆、聽著心跳聲與晃動入睡。出生後,懷抱正是他們唯一熟悉的安全區。

「寶寶在媽媽子宮裡住了40週,溫度、律動、聲音都是他的全世界。懷抱對他們來說,是延續這段安全感的方式。」

  1. 驚嚇反射(Moro reflex)

新生兒的「驚嚇反射」會讓他們在睡夢中突然張開手腳,進而被自己驚醒。這時需要父母的懷抱安撫,才能再次入睡。

  1. 習慣依賴

如果一開始總是用抱、搖、餵來讓寶寶入睡,久而久之,寶寶會將「需要這些行為」視為「入睡的前提」。

「入睡其實是一種學習來的能力。當孩子把『被抱』視為入睡儀式,他們每次睡眠週期結束後,就會期待再被一樣的方式哄睡。」

  1. 胃食道逆流、脹氣或腸絞痛

睡眠專家 Suzy Giordano 補充,若寶寶有胃食道逆流或腸胃不適,在被抱著、身體直立時會比較舒服,因此自然也比較容易入睡。

如何打造寶寶安心入睡的睡眠環境

雖然想讓寶寶從懷裡轉到小床看似困難,但透過幾個溫和的步驟與環境調整,你可以幫助孩子學會獨立入睡:

睡眠空間先準備好

Zentz 建議,寶寶的睡眠空間應具備以下條件:

  • 使用平坦堅固的嬰兒床或搖籃
  • 室溫維持在21°C左右(約69~70華氏度)
  • 空間盡量昏暗,有助於寶寶建立晝夜節奏

善用包巾與白噪音

包巾能減緩驚嚇反射,模擬子宮的緊緊包覆感。而白噪音如海浪聲、雨聲、心跳聲,也有助於隔絕環境噪音,讓寶寶更快放鬆入睡。

建立固定的睡前儀式

從睡前洗澡、換衣、哄抱、哼唱、讀故事書,每天固定順序能幫助寶寶漸漸預期「該睡覺了」,形成入睡的心理節奏。

幫助寶寶戒掉「抱睡」的溫和策略

睡眠

想要讓寶寶不再依賴懷抱入睡,最重要的不是「一次切斷」,而是循序漸進

Zentz 建議的「漸進式退場法」,可以幫助寶寶在不失落安全感的情況下,慢慢學會自己入睡。

「從抱睡到不抱睡,需要時間與耐心。每天縮短哄睡時間、放下寶寶的時機提早一些,讓他在快睡著時就放到床上。這樣可以讓他在安全的環境中練習自己入睡。」

Giordano 強調,不要因為今天寶寶還是需要你抱就氣餒,堅持與溫柔是關鍵,育兒是一場長期馬拉松。

「每天都是重新開始的一天,只要你持續練習,有一天他會自己睡著,你也終於可以睡個好覺。」

爸媽常見「抱睡」FAQ:

Q:寶寶黏著懷抱,是不是我太寵?

A:不是!寶寶依賴懷抱,是天生的安全需求。建立獨立睡眠不是「冷處理」,而是透過溫柔過渡,建立新的入睡習慣。

Q:他只要直立才能睡,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A:若寶寶只能直立睡覺、橫躺就一直哭,可能與呼吸道或胃部問題有關。此時請務必儘早諮詢小兒科醫師,避免長期不適影響發展與睡眠品質。

Q:「戒抱睡」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嗎?

就算今天又是一夜未眠,也請相信:寶寶的睡眠能力,是可以被溫柔教會的!你不需要急於「戒掉」懷抱,而是一步步替他打造更有安全感、更能安穩睡去的環境與節奏。最終的目標,不只是讓寶寶能放手睡,更是讓你也能安心放手,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睡眠與喘息空間。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寶寶睡眠狀態大解析

新手父母最常犯的8大寶寶睡眠錯誤訓練習慣,明明睡前餵奶了,嬰兒仍半夜哭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