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momself> 秦漢《忘了我記得》演技封神!無聲對視「好像爸爸臨走前看我的樣子....」5大名場面讓所有女兒都看哭

秦漢《忘了我記得》演技封神!無聲對視「好像爸爸臨走前看我的樣子....」5大名場面讓所有女兒都看哭

在Netflix影集《忘了我記得》中,秦漢飾演一位逐漸失智的父親,從樂觀頑皮、冷笑話不斷的長輩,到走向身心退化、記憶斷裂的老年病患,層層遞進的轉變讓人心碎。而在劇末與謝盈萱告別戲與那一場「無聲對視」,更是讓無數觀眾大崩潰。

文章目錄

許多人說:「《忘了我記得》這部劇根本是給有照顧父母經驗的孩子一記安靜的重拳。」

而秦漢,則用幾乎沒有煽情的方式,封神了「失智父親」的真實演繹。

秦漢演技名場面 1.「不再對眼」讓人看到爸爸一點一滴在消失

忘了我記得

劇初的樂爸,是個愛開外星人玩笑、帶著孩子氣的可愛老頭。但當他開始記不得門牌、重複問話、迷路時,秦漢沒有加重語氣或誇張動作,而是讓觀眾透過「不再對眼」的眼神,感受到他的混亂與不安。

這時的秦漢連垂下的手指頭、駝背的背影,都在演戲。這種淡淡的、不用說出口的改變,才是最讓人痛的演法。

秦漢演技名場面 2.病床上無聲對視,好像爸爸臨走看我的樣子....

忘了我記得

網友直呼最催淚的一幕,是謝盈萱(飾女兒程樂樂)側躺看著樂爸時,那場無聲對視:

「那個眼神,好像爸爸臨走前最後一次看我的樣子……」

「我不敢看下去……這齣劇像是在還原我們全家的記憶。」

「那眼神好像在說『我知道妳在,但我也快不在了』……」

這種「對視卻無法確認彼此」的痛,演得太真了!不用對白,我們看著秦漢渙散的眼睛突然在黑暗中發亮地看著女兒,沿著眼角慢慢地掉下一滴眼淚....這令人心碎的眼神,就讓成千上萬名女兒潰堤。

秦漢演技名場面 3.演出失禁後的不安和羞恥,令人心疼

忘了我記得

秦漢在劇中一開始是個風趣愛玩的爸爸,但隨著失智症狀愈來愈嚴重,身體漸漸失去控制,一向是照顧女兒的他,如今連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

當尿失禁的樂爸被女兒清理身體時,他突然激動大喊:「你不要看我!」

這是整部劇中秦漢情緒最高點的場景——但他沒有大哭或垮掉,而是用手急忙遮住身體,彷彿守著身為父親最後的體面。

這一幕戳中無數照顧過父母的子女,因為他們都明白:那句話背後,是無比的不安與羞恥。

秦漢演技名場面 4.鏡頭裡跨越生死,溫柔告別

忘了我記得

父親過世後,程樂樂在清理遺物時,打開了一箱東西:幾年份的春聯、一卷DV錄影帶。裡頭是秦漢每天對著鏡頭說一些話,有時候他對著鏡頭有些尷尬,有時候他隨便亂聊,自己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但他就是怕女兒孤單,想用這些影像陪伴女兒。

「等哪天我走了,你肯定也會哭哭啼啼幾天,然後回到正常的世界,或許你也會把我忘了。」說完,他眼眶濕潤,靜默,盯著鏡頭看了好一陣子。然後突然醒神,收拾情緒,拍腿笑笑地說要去上廁所,轉身離開畫面。

女兒對著那片空白的螢幕哭到肝腸寸斷。

這是一場父女跨越生死的道別,也是整部劇最溫柔又殘酷的安排:「爸爸知道你會難過,但他也希望你能繼續好好過。」

秦漢演技名場面 5.記得我愛你

忘了我記得

那一幕,是程樂樂彷彿知道自己已經快要失去父親的時候,輕聲問了他一句:

「你什麼都不記得沒關係,但你記得我愛你嗎?」

秦漢飾演的父親,此時已深陷失智的迷霧裡,眼神渙散、聲音微弱,但在那一瞬間,他彷彿從迷宮中找回了一點點出口,緩慢卻堅定地回應:「我記得。」

這句「我記得」,氣若游絲,卻也像一條細線,把父女之間即將斷裂的情感拉回原點。那是一種超越語言、穿透記憶崩塌的情感確認。對觀眾來說,那不是一個理智清醒的回應,而是從靈魂深處拚命捧出的回聲。

那一幕,秦漢不需激烈情緒,只靠一個眼神、一個停頓,讓人瞬間潰堤。這句「我記得」,不是對女兒話語的記憶,而是對愛的記得。即使他忘記了世界,也還記得她愛他。

「他不是在演戲,他就是我們的爸爸。」

忘了我記得

這場戲上線後,網友們的留言像是洩洪一樣湧出:

  • 「我父親最後也是這個眼神,我不敢再追劇,是我不敢看下去。」
  • 「當初決定不插管是對的,看著爸爸掙扎,我真的不忍……」
  • 「那無聲的對視,像是千言萬語說不出口的告別。」
  • 「不敢看,我爸就是那樣走的。我怕我一看就崩潰。」

秦漢的演技,像一把鑰匙,打開我們深埋的父愛記憶。從童趣到遺忘,從不捨到放手,秦漢不用大吼、不用煽情,每一個細節都充滿分寸。他演出的,不只是劇中那位漸漸消失的父親,而是每一位曾經愛過我們、守護我們、最後又慢慢離開我們的爸爸。

秦漢演技蛻變!從瓊瑤男神進化成「父親代言人」

忘了我記得

秦漢從影超過50年,早年因俊朗外型與深情氣質,被封為「瓊瑤御用男主角」,與林青霞、林鳳嬌合稱「二秦二林」,代表作如《窗外》《我是一片雲》《一簾幽夢》《庭院深深》,當年以深情款款著稱,為一代人心目中理想情人代表。

但這些年來,他逐漸淡出螢光幕,直到晚近復出挑戰父親角色,才真正「演技開花」!

他曾在這些作品中展現轉型演技:

  • 《我的父親母親》(2004):飾演劉若英的父親,內斂壓抑、傳統沉默型的角色鋪路了《忘了我記得》的風格。
  • 《後來的我們》(2018,劉若英導演):雖非主演,但持續與新一代導演合作,磨練出「簡化表演語言」的深厚功力。
  • 《華燈初上》(2021,Netflix):飾演羅雨儂的父親,一樣是老派固執卻隱含情感的角色,觀眾已注意到他以「少說話,多用眼神」的新路線出發。

導演劉若英也曾透露,她選秦漢,就是因為他「太不像會演戲的人」,他的演技不是來自表演訓練,而是長年累積的人生與情感厚度。

到了《忘了我記得》,他彷彿集結一生經驗,將父親這個角色演得不只是寫實,而是神似每個觀眾心中最熟悉的那個人。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媽媽你可以走,但你不要再哭了」《忘了我記得》吳卓源演出產後憂鬱媽媽,引淚潰堤

Netflix《忘了我記得》:記憶模糊的爸媽,不會忘記愛我們....寫給正在夾心中的40世代